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贺立强专利>正文

颈椎牵引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3743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用矫形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固定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相连通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颈椎牵引固定器使用时,将前颈托置于人体颈部前端,将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置于人体颈部,用充气球对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充气进行牵引。此时人体颈部前端被前颈托托住,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从人体颈部左右两侧同时用力牵引,人体颈部受力均匀,较对颈部前、后端作用感觉更舒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矫形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固定器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颈椎病所使用的牵引固定器包括气囊,气囊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等充气机构相连接。这种牵引固定器的气囊都为一个整体,在使用时,气囊端部的连接处不位于颈部前端就位于颈部后端,使病人颈部感觉不很舒服。专利号为“200620024434. 6”,为“充气式颈椎牵引固定器”的专利文件提供了一种将气囊分为前组气囊和后组气囊的牵引固定器,使用时前组气囊对颈部前端作用,后组气囊对颈部后端作用,使得颈椎牵引固定器能同时对颈部前、后端作用,但是其前组气囊和后组气囊的连接处存在空隙,仍使人感觉不是很舒适,且对颈部前、后端进行牵引作用,不如对颈部左、右侧进行牵引作用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人体颈部感觉舒服的颈椎牵引固定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相连通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其附加技术特征为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后颈托;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为一个气袋;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气袋层状叠加;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由三个气袋层状叠加;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互不连通,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通过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与左充气球和右充气球相连通。本技术所提供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同现有技术相比,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使用时将前颈托置于人体颈部前端,将前颈带打开,将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置于人体颈部,再将前颈带扣好,用充气球对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充气进行牵引。此时人体颈部前端被前颈托托住,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从人体颈部左右两侧同时用力牵引,人体颈部受力均勻,较对颈部前、后端作用感觉更舒适。而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后颈托,则使得人体颈部前后端都被托住,从左右端进行牵引效果更好。根据需要,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可分别为一个气袋、两个或两个以上层状叠加气袋。而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互不连通,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通过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与左充气球和右充气球相连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对体颈部左右两侧使用相同的力或不同的力,以使牵引效果最好,可以适应不同的病人。 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颈椎牵引固定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颈椎牵引固定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颈椎牵引固定器的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颈椎牵引固定器包括由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构成的气囊,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通过前颈带3和后颈带4相连接,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 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5,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分别由三个气袋层状叠加,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互不连通,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分别通过左导气管6和右导气管7与左充气球8和右充气球9相连通。如图2所示,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 5,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的后端设置有后颈托10。使用时,将前颈托5置于人体颈部前端,将前颈带3打开,将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置于人体颈部,再将前颈带3扣好,用左充气球8和右充气球9通过左导气管6和右导气管7对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分别充气进行牵引。此时人体颈部前端被前颈托5托住, 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从人体颈部左右两侧同时用力牵引,人体颈部受力均勻,较对颈部前、后端作用感觉更舒适。而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的后端设置有后颈托10,则使得人体颈部前后端都被托住,从左右端进行牵引效果更好。而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互不连通, 左侧气囊1和右侧气囊2分别通过左导气管6和右导气管7与左充气球8和右充气球9相连通,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对体颈部左右两侧使用相同的力或不同的力,以使牵引效果最好,可以适应不同的病人。权利要求1.颈椎牵引固定器,包括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相连通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后端设置有后颈托。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为一个气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气袋层状叠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由三个气袋层状叠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互不连通,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通过左导气管和右导气管与左充气球和右充气球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用矫形器械
,公开了一种颈椎牵引固定器。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相连通的气囊,所述的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本技术提供的颈椎牵引固定器使用时,将前颈托置于人体颈部前端,将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置于人体颈部,用充气球对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分别充气进行牵引。此时人体颈部前端被前颈托托住,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从人体颈部左右两侧同时用力牵引,人体颈部受力均匀,较对颈部前、后端作用感觉更舒适。文档编号A61H1/02GK201978115SQ20112004268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贺立强 申请人:贺立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颈椎牵引固定器,包括通过导气管与充气球相连通的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由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构成,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通过前颈带和后颈带相连接,左侧气囊和右侧气囊的前端设置有前颈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贺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