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平正专利>正文

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2226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2)、左侧大脑前动脉(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5)、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上述脑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脑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的整体为网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结构设计新颖,脑动脉及各个分支的形态、方位、走行、分布一目了然,透视效果好,容易形成对脑动脉整体的直观、立体视觉效果,且制作简单,实用性强。(*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教学器材
,特别是指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脑血管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骤升,这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现有脑血管教学模型是由橡塑材料制成,脑动脉附着在脑组织模坯表面,由于模坯阻挡只能观察到脑动脉的局部或一个侧面,不能看到其另一侧面的形态及分布,很难形成对脑动脉整体的直观、立体视觉效果,造成在临床诊疗或科研教学中,不能透彻地去观察、分析脑动脉及各个分支的形态、方位、走行、分布,透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解决现有脑动脉教学模型存在的对脑动脉及各个分支的形态、方位、走行、分布,透视效果不好,缺乏直观、立体视觉效果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O)、左侧大脑前动脉(3)、右侧大脑前动脉G)、左侧大脑中动脉(5)、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 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 (12)、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上述脑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脑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为网状结构。上述脑动脉可以用铁丝弯曲而成的,各动脉之间的固定连接处点焊连接。上述脑动脉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其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整体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涉及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结构设计新颖,脑动脉及各个分支的形态、方位、走行、分布一目了然,透视效果好,容易形成对脑动脉整体的直观、立体视觉效果,且制作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脑动脉分布模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的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2、左侧大脑前动脉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5、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左侧后交通3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上述脑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脑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的整体为网状结构。上述脑动脉可以用铁丝弯曲而成的,各动脉之间的固定连接处点焊连接。上述脑动脉也可以由塑料制成,其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整体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O)、左侧大脑前动脉 (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 、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 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其特征在于,上述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为网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动脉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 、左侧大脑前动脉C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 、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采用铁丝弯曲而成,各动脉之间的固定连接处点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动脉分布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 、左侧大脑前动脉C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 、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 、左侧后交通动脉(1 、右侧后交通动脉(14)由塑料制成,其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整体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2)、左侧大脑前动脉(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5)、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上述脑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脑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的整体为网状结构。本技术涉及的脑动脉分布模型结构设计新颖,脑动脉及各个分支的形态、方位、走行、分布一目了然,透视效果好,容易形成对脑动脉整体的直观、立体视觉效果,且制作简单,实用性强。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993972SQ20112003887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刘艳丽, 周光, 李克泉, 李春雷, 王平正 申请人:王平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脑动脉分布模型,包括左侧颈内动脉(1)、右侧颈内动脉(2)、左侧大脑前动脉(3)、右侧大脑前动脉(4)、左侧大脑中动脉(5)、右侧大脑中动脉(6)、前交通动脉(7)、左侧椎动脉(8)、右侧椎动脉(9)、基底动脉(10)、左侧大脑后动脉(11)、右侧大脑后动脉(12)、左侧后交通动脉(13)、右侧后交通动脉(14),其特征在于,上述动脉之间是透空的,由上述动脉组成的脑动脉分布模型为网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平正周光李克泉刘艳丽李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王平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