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9662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以穿着状态为基准,软质鞋底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增强鞋底脚弓部分的强度,避免鞋底在穿着运动过程中发生扭曲,该结构大大减轻了鞋底的重量,同时保证了鞋底脚弓部分的强度,有利于鞋底力的传导,使马拉松运动员跑步时更省力,更快更轻松,也就有效提高了比赛成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结构,特别是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普通马拉松鞋鞋底为了避免脚弓部分发生扭曲是采取以下措施将鞋底的脚弓和后跟部分的着地面做成一体的加厚层来提高整体强度,而又在脚弓部分的着地面上做成一向鞋内侧凹陷的结构,通过这种结构来防止脚弓部分发生扭曲变形,然而这种结构会导致鞋底重量大,且脚弓与前掌过渡突然,传力性能差,增大运动员的做功量,易使运动员产生疲劳感,不利于马拉松运动员长时间、远距离的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使用该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的运动鞋能够使得马拉松运动员训练、比赛时更省力,从而可有效提高运动员比赛成绩。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以穿着状态为基准,软质鞋底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是脚的前掌部分用力,脚弓部分传力和支撑的,这就要求鞋底的脚弓部位具有一定的强度来避免脚弓部分发生扭曲,在鞋底的着地面加加强筋保证了鞋底脚弓部分的强度,而加强筋为沿鞋底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结构恰与鞋底脚弓部分传力方向一致,保证了鞋底强度,同时避免了其他方向的多余材料,减轻了鞋底重量,减少了运动员为克服鞋底重量所作的功,减少其体力消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鞋底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的结构为软质鞋底穿着面位于脚弓部分设有一内凹槽,该内凹槽的下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通孔,设有一硬质材料制成的嵌入片,该嵌入片一侧设有与鞋底上条形通孔形状一致的条形加强筋,该嵌入片另一侧上固设有软质内垫,该嵌入片恰能够嵌入鞋底的内凹槽内,嵌入片一侧的加强筋恰嵌合伸入鞋底的条形通孔内,嵌入片另一侧的软质内垫恰与鞋底的穿着面平滑过渡连接,嵌入片上的加强筋嵌入在鞋底的着地面上,使鞋底位于脚弓部位处于软硬并存的良好过渡状态,既有效防止鞋底发生断面又保证鞋底的脚弓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片上设有一通风区域,该通风区域内设有若干贯通的通风网孔(尼龙丝网),软质内垫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嵌入片上通风区域连通的透气孔,鞋底内凹槽的下侧面设有与嵌入片通风区域连通的贯穿开口,使得鞋底具有通风透气性,能够将脚上的汗液快速散发掉,保证鞋内始终处于干爽舒适的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软质内垫上透气孔的数量为三个,保证鞋底具有充分的透气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嵌入片一侧位于通风区域周边设有一圈凸缘,鞋底的内凹槽下侧面的贯穿开口与嵌入片一侧凸缘外形一致,嵌入片一侧的凸缘恰能够嵌合伸入鞋底内凹槽的贯穿开口内,保证嵌入片的通风区域始终与鞋底的贯穿开口对应,保证鞋底的通风透气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的加强筋的数量为三条,保证加强筋具有足够的强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鞋底上加强筋自后跟向前掌方向呈渐开的辐射状排列,使得加强筋将鞋的后跟和前掌逐渐过渡,便于力的传导,使穿着更舒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加强筋具有朝向脚内侧面方向的弧度,与人的脚弓具有相同方向的弧度,使加强筋在力的传导上更高效,防止出现鞋底位于脚弓部分发生扭曲。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前掌部位的着地面固设有一层尼龙材质的基布层,基布层外侧固设有若干含均勻分布的超细颗粒致密体系(DSP)材料制成的颗粒状凸起,保证鞋底重量轻的同时增大摩擦力。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后跟的着地面上固设有橡胶材料的耐磨层,使鞋的后跟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软质的鞋底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设置沿脚长度方向的条形加强筋增强鞋底脚弓部分的强度,避免鞋底在穿着运动过程中发生扭曲,该结构大大减轻了鞋底的重量,同时保证了鞋底脚弓部分的强度,有利于鞋底力的传导,使马拉松运动员跑步时更省力,更快更轻松,也就有效提高了比赛成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原理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原理后视图;图3为嵌入片及软质内垫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以穿着状态为基准,软质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2,运动员在跑步的过程中,是脚的前掌部分用力,脚弓部分传力和支撑的,这就要求鞋底1的脚弓部位具有一定的强度来避免脚弓部分发生扭曲,在鞋底1的着地面加加强筋2保证了鞋底1脚弓部分的强度,而加强筋2为沿鞋底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结构恰与鞋底1脚弓部分传力方向一致, 保证了鞋底1强度,同时避免了其他方向的多余材料,减轻了鞋底1重量,减少了运动员为克服鞋底1重量所作的功,减少其体力消耗。所述软质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2的结构为软质鞋底1穿着面位于脚弓部分设有一内凹槽,该内凹槽的下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条形通孔,设有一硬质材料制成的嵌入片3,该嵌入片3 —侧设有与鞋底1上条形通孔形状一致的条形加强筋2,该嵌入片3另一侧上固设有软质内垫4,该嵌入片3恰能够嵌入鞋底1的内凹槽内,嵌入片3 —侧的加强筋2恰嵌合伸入鞋底1的条形通孔内,嵌入片3另一侧的软质内垫4恰与鞋底1的穿着面平滑过渡连接,嵌入片3上的加强筋2嵌入在鞋底1的着地面上,使鞋底1位于脚弓部位处于软硬并存的良好过渡状态,既有效防止鞋底1发生断面又保证鞋底1的脚弓部位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嵌入片3上设有一通风区域5,该通风区域5内设有若干贯通的通风网孔(尼龙丝网),软质内垫4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嵌入片3上通风区域5连通的透气孔6,鞋底1内凹槽的下侧面设有与嵌入片3通风区域5连通的贯穿开口,使得鞋底1具有通风透气性,能够将脚上的汗液快速散发掉,保证鞋内始终处于干爽舒适的状态。所述软质内垫4上透气孔6的数量为三个,保证鞋底1具有充分的透气性。所述嵌入片3—侧位于通风区域5周边设有一圈凸缘7,鞋底1的内凹槽下侧面的贯穿开口与嵌入片3 —侧凸缘7外形一致,嵌入片3 —侧的凸缘7恰能够嵌合伸入鞋底 1内凹槽的贯穿开口内,保证嵌入片3的通风区域5始终与鞋底1的贯穿开口对应,保证鞋底1的通风透气性。所述鞋底1的加强筋2的数量为三条,保证加强筋2具有足够的强度。所述鞋底1上加强筋2自后跟向前掌方向呈渐开的辐射状排列,使得加强筋2将鞋的后跟和前掌逐渐过渡,便于力的传导,使穿着更舒适。所述加强筋2具有朝向脚内侧面方向的弧度,与人的脚弓具有相同方向的弧度, 使加强筋2在力的传导上更高效,防止出现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发生扭曲。所述鞋底1前掌部位的着地面固设有一层尼龙材质的基布层,基布层外侧固设有若干含均勻分布的超细颗粒致密体系(DSP)材料制成的颗粒状凸起8,保证鞋底1重量轻的同时增大摩擦力。所述鞋底1后跟的着地面上固设有橡胶材料的耐磨层9,使鞋的后跟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性。权利要求1.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穿着状态为基准,软质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马拉松鞋鞋底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以穿着状态为基准,软质鞋底(1)位于脚弓部分的着地面固设有至少一条硬质的沿鞋底(1)长度方向的长条状加强筋(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明生唐毅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多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