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6673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通过对电池前表面溅射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即TCO膜,相比传统电池片前电极用细栅线收集电流方式,可以获得多于传统电池约6~8%的太阳光并发生光电转换,提高其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而采用磁控溅射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其表面本身就呈现绒面结构,相比传统电池片加工工艺,表面不需要形成氮化硅抗反射层即可达到陷光效果。且采用透明导电胶带连接电池片前后电极,可达到减少遮光面积效果,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
技术介绍
传统电池片前电极通常用含银成分的细栅线排布,为了收集较多的光生电流,一般会将栅线排布的更密;但为了减少遮光面积,使更多的太阳光进入电池,通常会将银栅线设计的足够细来减少遮光区。而就目前太阳能电池组件前电极与背电极连接的专利技术,为了使电池受光面的增光变少,受光面采用窄的互联条焊接,而背电极的互联线采用宽的互联条焊接,进而产生了 T形焊带等新型焊带。以上技术特点存在的缺陷表现在电池前电极即使设计成细而密的栅线,仍然会有部分太阳光被栅线遮挡;电池片间连接用的T形焊带加工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片、前电极和背电极,硅片受光面设置一层透明导电薄膜,透明导电薄膜作为前电极,该透明导电薄膜简称为TCO膜。硅片的背面烧结铝背场,在铝背场上设置银背电极,硅片受光面的透明导电薄膜为通过磁控溅射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组件中的每两片该太阳能电池片的前电极和背电极通过透明导电胶带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电池前表面溅射一层TCO膜,相比传统电池片前电极用细栅线收集电流方式,可以获得多于传统电池约6 8%的太阳光并发生光电转换,提高其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而采用磁控溅射形成的TCO膜,其表面本身就呈现绒面结构,相比传统电池片加工工艺,表面不需要形成氮化硅抗反射层即可达到陷光效果。且采用透明导电胶带连接电池片前后电极,可达到减少遮光面积效果,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透明导电薄膜,2.硅片,3.背电极,4.透明导电胶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太阳能电池,首先对扩散后的硅片2表面磁控溅射一层透明导电薄膜1,该透明导电薄膜1简称为TCO膜,该TCO膜作为前电极,硅片2背面烧结铝合金背场,且印刷银背电极3,这与传统工艺相同。该太阳能电池构成的组件每2片电池片采用透明导电胶带4连接,电池片封装成组件工艺同于传统工艺。该设计使受光面基本无遮光面积,使更多的太阳光进入电池而发生光电转换,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及输出功率。本方案在常规的太阳能电池连接结构的基础上,对受光面的前电极结构和前、背电极3连接采用新型设计,具有2个优势一方面保证受光面可以接收更多太阳光发生光电转换;另一方面采用磁控溅射形成的TCO膜,其表面本身呈现绒面结构,相比传统电池片加工工艺,表面不再需要专门镀上氮化硅抗反射层达到陷光效果,工艺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片O)、前电极和背电极(3),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片(2)受光面设置一层透明导电薄膜(1),透明导电薄膜(1)作为前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片(2)的背面烧结铝背场, 在铝背场上设置银背电极(3),硅片( 受光面的透明导电薄膜(1)为通过磁控溅射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3.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其特征是组件中的每两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硅片的前电极和背电极⑶通过透明导电胶带⑷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通过对电池前表面溅射一层透明导电薄膜即TCO膜,相比传统电池片前电极用细栅线收集电流方式,可以获得多于传统电池约6~8%的太阳光并发生光电转换,提高其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而采用磁控溅射形成的透明导电薄膜,其表面本身就呈现绒面结构,相比传统电池片加工工艺,表面不需要形成氮化硅抗反射层即可达到陷光效果。且采用透明导电胶带连接电池片前后电极,可达到减少遮光面积效果,提升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和输出功率。文档编号H01L31/048GK202004004SQ20112013503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30日专利技术者陶武松 申请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硅片(2)、前电极和背电极(3),其特征是:所述的硅片(2)受光面设置一层透明导电薄膜(1),透明导电薄膜(1)作为前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武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