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晓勇专利>正文

折叠式助行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1181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帮助下肢行动不便患者安全的站立、行走,进行腿部康复锻炼的折叠式助行架。具有架体和腋垫,架体为马夹式架体,架体各支撑杆分为上、下二段,由位于中部的连接轴连接,两腋垫连接在支撑轴上,各下助行支架下端固定万向轮,各上助行支架下端固定限位档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方便将上、下助行支架折叠,使助行架折叠成一个平面,便于携带和放置,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帮助下肢行动不便的患者进行个人移动辅助器具,特别是帮助患者安全的站立、行走,进行腿部康复锻炼,以恢复萎缩肌肉的折叠式助行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肢行动不便患者的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中最简单的就是拐杖,由支架和腋垫构成。拐杖只适用病情不重的患者,对无法站立的患者不适用。下肢行动不便患者的个人移动辅助器具也有轮椅及各种助行架。轮椅虽然可帮助患者移动,但无法帮助患者进行腿部康复锻炼,恢复萎缩的肌肉。现有助行架大多结构复杂,所占空间较大,如中国专利200320102815所述的“助行器的展开与收折装置”和中国专利02290234所述的“一种拉钩式折叠助行器”均是在助行器上固设H形管等结构,其结构较复杂,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患者可自行操纵,进行安全站立、行走,进行腿部康复锻炼的折叠式助行架。本技术的解决办法是一种折叠式助行架,具有架体和腋垫,其特点是于架体为马夹式架体,架体的各支撑杆分为上、下两段的上助行支架和下助行支架,由位于中部的连接轴连接,并可绕连接轴转动,两腋垫连接在上助行支架上端的两支撑轴上,并可沿支撑轴轴向移动,各下助行支架下端固定万向轮,各上助行支架下端固定限位挡板。其工作过程是患者需助行时,将上助行支架和下助行支架放开,头从两腋垫之间升上去,腋下夹做腋垫即可站立、行走。由于上助行支架下端设置有限位挡板,所以患者向下用力时限位挡板阻止下助行支架向用力方向沿连接轴转动的可能性,从而能起到很好的支撑。设置万向轮以利于减小阻力,便于移动;当不使用时可将下下助行支架沿连接轴转动,使其与上助行支架并排相靠,从而折叠起助行架,便于携带、放置。本技术的解决办法中,腋垫连接在支撑轴上的方式可以是在腋垫底部固定一连杆,连杆一端部为一套在一支撑轴上的套环,连杆另一端部为挂在另一支撑轴上的挂钩。这样在折叠助行架时,可将挂钩从支撑轴上取下,使上助行支架相互绕连接轴转动合并靠在一起,更加方便携带、放置。本技术的解决办法中,可使各助行支架由两连接块和连接两连接块的调整螺杆构成,其中调整螺杆中间设有调整螺母,在靠近两连接块的调整螺杆上设有锁紧螺母。这样可根据患者高度,通过调节调整螺母来调节助行架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患者。当调整螺母转动后,调整螺杆将沿连接块内的内螺纹伸进或退出一定距离,从而调节助行支架的长度。在调好助行支架的长度后,转动锁紧螺母至与连接块紧靠,从而起到锁紧作用,以避免用力使调整螺杆转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本技术采用马夹式架体,其支撑杆分为上、下两段,并可在不用时折叠在一起。从而使本技术结构简单,折叠起后携带、放置方便,本技术可适用于各种不同患者站立、行走,进行腿部康复锻炼。附图说明本技术可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助行支架结构示意图。其中1-腋垫,2-上助行支架,3-下助行支架,4-连接轴,5-支撑轴,6-万向轮,7-限位档板,8-连接块,9-调整螺杆,10-锁紧螺母,11-连杆,12-套环,13-挂钩,14-吊椅,15-调整螺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折叠式助行支架由架体和腋垫1构成,架体为马夹式架体,架体的各支撑杆分为上助行支架2和下助行支架3二段,由位于中部的连接轴4连接,并可绕连接轴4转动,两腋垫1下固定连杆11,连杆11一端为套在支撑轴5的套环12,另一端为挂在另一支撑轴5上的挂钩13,通过连杆11在腋垫1下方吊一吊椅14,各下助行支架3下端固定万向轮6,在各上助行支架2下端固定限位档板7。其中各助行支架由两连接块8和连接两连接块8的调整螺杆9构成,调整螺杆9中间设有调整螺母15,在靠近两连接块8的调整螺杆9上设有锁紧螺母10。本实施例中在腋垫下方通过连杆11吊一吊椅14,其目的是在患者站立、行走一段时间后,可在吊椅上座下休息,然后再进行锻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助行架,具有架体和腋垫(1),其特征在于架体为马夹式架体,架体的各支撑杆分为上、下两段的上助行支架(2)和下助行支架(3),由位于中部的连接轴(4)连接,并可绕连接轴(4)转动,两腋垫(1)连接在上助行支架(2)上端的两支撑轴(5)上,并可沿支撑轴(5)轴向移动,各下助行支架(3)下端固定万向轮(6),各上助行支架(2)下端固定限位挡板(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助行架,具有架体和腋垫(1),其特征在于架体为马夹式架体,架体的各支撑杆分为上、下两段的上助行支架(2)和下助行支架(3),由位于中部的连接轴(4)连接,并可绕连接轴(4)转动,两腋垫(1)连接在上助行支架(2)上端的两支撑轴(5)上,并可沿支撑轴(5)轴向移动,各下助行支架(3)下端固定万向轮(6),各上助行支架(2)下端固定限位挡板(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助行架,其特征在于各助行支架(2、3)由两连接块(8)和连接两连接块(8)的调整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晓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