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极电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606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三极电开关,属电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三极电开关,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和A、B、C相负载接线端的基座,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上各安装有电源接线排,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基座3内还具有与电源接线排和负载接线排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基座3上还包括N相辅助接线端和N相负载接线端,在N相设置了控制所需的接线排,与所述的电源的A相或B相或C相形成控制器7需要的控制电源即220V,且该接线排有别于其他三相的接线排,使得用户接线方便,不会造成误接线,同时在N相负载接线端设置封盖防止了异物的进入,并使产品更加美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开关,属电器

技术介绍
电开关是一种使用广泛的终端电器,主要用于接通或分断主、备回路电源,以确保电力安全和生产的连续性,目前公知的电开关,常分为三极电开关和四极电开关两种,现有些产品在生产中根据不同的要求制造了适用于三极电开关和四极电开关的基座和盖等,因而增加了模具的数量,使生产成本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又不会造成用户误接线,且可适用于控制器电压为220V的三极电开关。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极电开关,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1和A、B、C相负载接线端4的基座3,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1上各安装有电源接线排111,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4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41,基座3内还具有与电源接线排111和负载接线排41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还包括 N相辅助接线端2,所述N相辅助接线端2的辅助接线排211在外型上区别于所述的电源接线排111。所述的N相辅助接线端2的接线排211的接线孔小于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 1的接线排111的接线孔。所述的基座3上还具有N相负载接线端5,所述的N相负载接线端5用封盖6进行封闭。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三、四极电开关做成了通用的形式,即三、 四极电开关共用一套基座和盖,使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同时由于在N相设置了控制所需的接线端子,与所述的电源的A相或B相或C相形成控制器7需要的控制电源即220V,且该接线端子有别于其他三相的接线端子,这使得用户接线方便,不会造成误接线,同时在N相出线侧设置封盖防止了异物的进入,并使产品更加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1、A、B、C相电源接线端 2、N相辅助接线端3、基座 4、A、B、C负载接线端 5、N相负载接线端 6、封盖 7、控制器 11、A、B、C相常用电源接线端 12、A、B、C相备用电源接线端 111、A、B、C相常用电源接线排121、A、B、C相备用电源接线排 21、N相常用辅助接线端 22、N相备用辅助接线端211、N相常用辅助接线排 221、N相备用辅助接线排 41、A、B、C相负载接线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将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技术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以一种三极自动转换开关为例,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1和A、B、C相负载接线端4的基座3,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1包括A、B、C相常用电源接线端11和A、B、C相备用电源接线端12,所述的A、B、C相常用电源接线端11上各安装有常用电源接线排111,所述的A、B、C相备用电源接线端12上各安装有备用电源接线排121,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4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41,所述的基座3内还具有与常用电源接线排111、备用电源接线排121和负载接线排41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所述的基座 3还包括N相辅助接线端2,所述的N相辅助接线端2包括N相常用辅助接线端21和N相备用辅助接线端22,所述N相常用辅助接线端21的辅助接线排211和N相备用辅助接线端 22的辅助接线排221在外型上区别于所述的常用电源接线排111和备用电源接线排121。N相常用辅助接线端21的辅助接线排211和N相备用辅助接线端22的辅助接线排221的接线孔小于所述的常用电源接线排111和备用电源接线排121的接线孔。所述的基座3上还具有N相负载接线端5,所述的N相负载接线端5用封盖6进行封闭。其中所述的常用电源与备用电源的负载侧通过内部的铜柱实现电连接,使负载侧只有一组接线端子。由此使开关的出线侧接线更简单,可靠。本技术的三极自动转换开关的基座3借用四极自动转换开关的基座,当基座 3用于三极自动转换开关时,常用电源、备用电源及负载侧的A、B、C三相接线端11、12、4的接线排不变,N相常用、备用辅助接线端21、22的接线排在外形上设计成有别于其它三相, 同时在固定形成上,N相常用、备用辅助接线端21、22的固定螺钉明显比其他三相小。另外 N相负载接线端5用封盖6进行封闭。当自动转换开关为四极开关时,常用、备用电源接线端A、B、C、N相分别接入两路电源,并通过各相的采样线接入控制器7,用于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7对两路电源进行监控,其中对A、N相的采样也用于控制器7的控制电源。当自动转换开关为三极时,同上所述 A、B、C相常用、备用电源接线端11、12通过采样线接入控制器7,用于控制器7进行电源监控,通过外部引入N相与所述的常用、备用电源的A相或B相或C相形成控制器7需要的控制电源。由于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案,不需要在自动转换开关的控制器7上另外再开孔接控制电源,不改变原有四极自动转换开关的基座3与控制器7的结构及两者之间的配合关系,构成了三、四极开关通用的形式。权利要求1.一种三极电开关,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1)和A、B、C相负载接线端(4)的基座(3),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1)上各安装有电源接线排(111),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4)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41),基座(3)内还具有与电源接线排(111)和负载接线排(41)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还包括N相辅助接线端(2), 所述N相辅助接线端(2 )的辅助接线排(211)在外型上区别于所述的电源接线排(1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N相辅助接线端(2)的接线排(211)的接线孔小于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1)的接线排(111)的接线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极电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上还具有N相负载接线端(5),所述的N相负载接线端(5)用封盖(6)进行封闭。专利摘要一种三极电开关,属电器
本技术一种三极电开关,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和A、B、C相负载接线端的基座,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上各安装有电源接线排,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基座3内还具有与电源接线排和负载接线排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基座3上还包括N相辅助接线端和N相负载接线端,在N相设置了控制所需的接线排,与所述的电源的A相或B相或C相形成控制器7需要的控制电源即220V,且该接线排有别于其他三相的接线排,使得用户接线方便,不会造成误接线,同时在N相负载接线端设置封盖防止了异物的进入,并使产品更加美观。文档编号H01H1/58GK201994200SQ20112011744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丁晓辉, 徐星, 沈惠新, 褚文, 顾怡文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极电开关,包括具有A、B、C相电源接线端(1)和A、B、C相负载接线端(4)的基座(3),所述的A、B、C相电源接线端(1)上各安装有电源接线排(111),所述A、B、C相负载接线端(4)上各安装有负载接线排(41),基座(3)内还具有与电源接线排(111)和负载接线排(41)相连的三组触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3)还包括N相辅助接线端(2),所述N相辅助接线端(2)的辅助接线排(211)在外型上区别于所述的电源接线排(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惠新丁晓辉顾怡文徐星褚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