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01668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包含一底座、一上盖、一导热夹具及一电路板。底座具有一底板,呈矩形,具有两长底边;及两侧壁,分别垂直地延伸于两长底边,而在两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上盖结合于底座而覆盖于容置空间上。导热夹具包含一夹持部,夹持于侧壁;及一顶持部,延伸于夹持部上,顶抵盖板,而朝向侧壁推抵夹持部。电路板输出电力至一冷温节能灯管;电路板设置于底板上而位于两侧壁之间,且电路板上至少具备一发热源,两侧壁之一及发热源共同被导热夹具夹持,使发热源紧贴两侧壁之一。(*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冷温节能灯的安定器电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
技术介绍
冷温节能灯管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日光灯管,作为一般家庭、办公室或大楼的照明使用。不同于传统日光灯的灯座将启动、变压、整流安定等电路元件分别设置的设计,目前冷温节能灯管都是将安定器及启动器结合于单一电路板,由电路板接收外部电力后,再输出电力至冷温节能灯管。在已知技术中,上述的电路板放置于一盒体的内部,盒体中再灌入胶体,使胶体包覆电路板,以达到保护电路板的效果;而盒体上则提供固定锁点,以固定盒体于预定位置。 上述设计缺点有二一、胶体包覆电路板之后,电路板便无法进行置换或针对个别元件进行单独检测, 因此在电路板运作不正常时,只能将电路板连同盒体一同更换;二、电路板同时具备启动、变压、整流安定等功能,运作时变压元件或整流元件发热量大,但包覆电路板的胶体的导热系数相对较低,使得变压元件或整流元件发出的热量无法迅速逸散降温,致使电路板容易因为高温而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已知技术中,以胶体包覆并固定电路板于盒体中的设置,在运用于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时,有电路板无法更换,且散热不良容导致烧毁的问题。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其电路板可快速地拆卸更换,且对于电路板的散热效果好。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用以输出电力至一冷温节能灯管,该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板,呈矩形,具有两长底边及两短底边;及两侧壁,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两长底边,而在所述两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上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两侧壁的边缘,而覆盖于该容置空间上,而使该上盖与该底座的底板保持一间隔距离;一导热夹具,包含一夹持部,夹持于所述侧壁;及一顶持部,延伸于该夹持部上,顶抵该盖板,而朝向该侧壁推抵该夹持部;及一电路板,输出电力至该冷温节能灯管;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而位于两侧壁之间,而被该上盖遮蔽保护;且该电路板上至少具备一发热源,所述两侧壁之一及该发热源共同被该导热夹具夹持,使该发热源紧贴所述两侧壁之一。进一步地,该底板的长度略长于各所述侧壁,且该底板对应所述两短底边的部分形成突出于所述两侧壁的两固定部。进一步地,该底板上还具备两固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两固定部。进一步地,该上盖包含一盖板;两相对的第一凸缘,垂直地延伸于盖板的相对两3长侧边,接触所述两侧壁的外侧面,从而使该上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两侧壁的边缘;及两相对的第二凸缘,分别垂直地延伸于该盖板相对的两短侧边。进一步地,所述两侧壁上分别具备多个扣持孔,排列于各所述侧壁的边缘;且所述两第一凸缘互相面对的一面上形成多个突出的扣持块,分别嵌入各所述扣持孔其中之一, 从而使该上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两侧壁的边缘。进一步地,至少一所述侧壁的边缘上形成一凹缺口,且该导热夹具夹持于所述侧壁,且位于该凹缺口。进一步地,该发热源直立地设置于该电路板的一侧边,并对应于该凹缺口。在本技术中,上盖可快速地移除,以供快速地检测或更换电路板。同时,电路板上主要的发热源,例如晶体管开关、功率转换芯片,可以通过导热夹具的设置,而紧贴于底座的侧壁,从而发挥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避免电路板因为过热而损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部分元件的分解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110底座111底板Illa长底边Illb短底边Illc固定孔112侧壁112a扣持孔112b凹缺口120上盖121第一凸缘121a扣持块122第二凸缘123盖板123a长侧边123b短侧边130导热夹具131夹持部132顶持部140电路板141发热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100,用以输出电力至一冷温节能灯管。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100包含一安定器盒体及一电路板140。安定器盒体包含一底座110、一上盖120及一导热夹具130。参阅图1及图2所示,底座110具有一底板111及两侧壁112。底板111呈矩形, 具有两长底边Illa及两短底边111b。两侧壁112分别垂直地延伸于两长底边111a,而在两侧壁112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用以容置电路板140。此外,底板111的长度略长于侧壁 112,使底板111对应于两短底边Illb的部分形成突出于两侧壁112的两固定部。底板111 上还具备两固定孔111c,分别设置于两固定部,用以供固定件,例如螺丝、螺钉或插销穿过, 而固定两固定部于一物件上,从而固定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100。此外,两侧壁 112上还分别具备多个扣持孔11 ,排列于侧壁112的边缘,且至少一侧壁112的边缘上形成一凹缺口 112b。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上盖120结合于底座110的两侧壁112的边缘,而覆盖于容置空间上,而使盖板123与底座110的底板111之间保持一间隔距离。上盖120包含一盖板123,两相对的第一凸缘121及两相对的第二凸缘122。各第一凸缘121分别垂直地延伸于盖板123的相对两长侧边123a,且两第一凸缘121互相面对的一面上形成多个突出的扣持块121a。第一凸缘121用以接触两侧壁112的外侧面,并使各扣持块121a分别嵌入扣持孔11 其中之一,从而使上盖120结合于底座110的两侧壁112的边缘。两第二凸缘122 分别垂直地延伸于盖板123相对的两短侧边12北,用以在上盖120结合于底座110的两侧壁112的边缘时,朝向底座110的底板111延伸。参阅图2及图3所示,导热夹具130包含一夹持部131及一顶持部132。夹持部 131呈U字型,夹持于侧壁112,且位于凹缺口 112b。顶持部132延伸于夹持部131上,用以顶抵盖板123,从而朝向侧壁112及凹缺口 112b的方向推抵夹持部131。参阅图2及图3所示,电路板140用以连接一电源,而输出稳定的电流及电压至一冷温节能灯管。电路板140设置于底板111上而位于两侧壁112之间,而被上盖120遮蔽保护。此外,电路板140上至少具备一发热源141,例如晶体管开关、功率转换芯片等。发热源141直立地设置于电路板140的一侧边,并对应于前述的凹缺口 112b,使得侧壁112及发热源141共同被导热夹具130夹持。参阅图2及图3所示,发热源141紧贴于侧壁112 ;同时,底座110及上盖120通常为铝等金属材料冲压制成,具有相对较高的导热性。因此,发热源141于电路板140供应电力至冷温节能灯管时,其所产生的热可以快速地传导至底座110,而通过底座110所提供知大面积散热,而避免发热源141过热导致电热板烧毁。参阅图1及图2所示,于本技术中,上盖120可快速地移除,以供快速地检测或更换电路板140。同时,电路板140上主要的发热源141,例如晶体管开关、功率转换芯片, 可以通过导热夹具130的设置,而紧贴于底座110的侧壁112,从而发挥快速散热的效果,从而避免电路板140因为过热而损毁。以上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用以输出电力至一冷温节能灯管,其特征在于该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板,呈矩形,具有两长底边及两短底边;及两侧壁,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两长底边,而在所述两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上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两侧壁的边缘,而覆盖于该容置空间上,而使该上盖与该底座的底板保持一间隔距离;一导热夹具,包含一夹持部,夹持于所述侧壁;及一顶持部,延伸于该夹持部上,顶抵该盖板,而朝向该侧壁推抵该夹持部;及一电路板,输出电力至该冷温节能灯管;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而位于两侧壁之间,而被该上盖遮蔽保护;且该电路板上至少具备一发热源,所述两侧壁之一及该发热源共同被该导热夹具夹持,使该发热源紧贴所述两侧壁之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用以输出电力至一冷温节能灯管,其特征在于该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包含一底座,具有一底板,呈矩形,具有两长底边及两短底边;及两侧壁,分别垂直地延伸于所述两长底边,而在所述两侧壁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一上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两侧壁的边缘,而覆盖于该容置空间上,而使该上盖与该底座的底板保持一间隔距离;一导热夹具,包含一夹持部,夹持于所述侧壁;及一顶持部,延伸于该夹持部上,顶抵该盖板,而朝向该侧壁推抵该夹持部;及一电路板,输出电力至该冷温节能灯管;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底板上而位于两侧壁之间, 而被该上盖遮蔽保护;且该电路板上至少具备一发热源,所述两侧壁之一及该发热源共同被该导热夹具夹持,使该发热源紧贴所述两侧壁之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温节能灯管的驱动电路总成,其特征在于该底板的长度略长于各所述侧壁,且该底板对应所述两短底边的部分形成突出于所述两侧壁的两固定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梧
申请(专利权)人:方和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