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泽山专利>正文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933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技术领域,包括保温桶,保温桶内设置内胆,内胆上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穿置在保温桶外,保温桶外设置真空管架,真空管架上插置至少一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保温桶与内胆之间设置内胆外套桶,内胆外套桶与内胆间隔设置,内胆外套桶的两端与内胆固定连接,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穿过保温桶与内胆外套桶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真空集热管吸收热量,将真空集热管内的液体加热,温度高的液体流向内胆外套管与内胆之间的夹层,与内胆的水进行热交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承压运行,热水器使用时出水压力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热水器的

技术介绍
现在技术是真空集热管式太阳能热水器一般是非承压系统,该太阳能热水器不能承压运行,使得该热水器使用时出水压力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承压运行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桶,保温桶内设置内胆,内胆上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穿置在保温桶外,保温桶外设置真空管架,真空管架上插置至少一根真空集热管,所述保温桶与内胆之间设置内胆外套桶,内胆外套桶与内胆间隔设置,内胆外套桶的两端与内胆固定连接,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穿过保温桶与内胆外套桶密封连接。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真空集热管吸收热量,将真空集热管内的液体加热,温度高的液体流向内胆外套管与内胆之间的夹层,与内胆的水进行热交换,本技术可承压运行,热水器使用时出水压力高。内胆外套桶的外侧设置凸台,凸台上设置与真空集热管数量相等的管口,各管口呈一直线排列,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管口内,每根真空集热管与相应的管口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凸台上连接与真空集热管数量相等的第一接管,各第一接管呈一直线排列,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第一接管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每根真空集热管与相应的第一接管之间。内胆外套桶的外侧连接与真空集热管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管,各第二接管呈一直线排列,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第二接管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每根真空集热管与相应的第二接管之间。为了方便对夹层进行加液,所述内胆外套桶与内胆之间连接夹层接管,所述内胆上还连接预留接管,夹层接管与预留接管通过连接管连接,连接管上设置电磁阀。出水管上旁接自动补水器,自动补水器的出液端与内胆外套桶连接,当夹层内的液体减少后可自动补充。内胆上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内胆外套桶上设置水位传感器。为了方便控制给夹层内补充液体,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连接同一控制器。保温桶的外侧竖向设置储液桶,储液桶的进液端与大气相通,储液桶的出液端与内胆外套筒连接。为了减少每根真空集热管内的传热液,每根真空集热管内分别设置两端封口的盲管,节省了传热液也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中,1保温桶,2内胆,3内胆外套桶,4第二接管,5出水管,6进水管,7真空集热管,8真空管架,9凸台,10管口,11密封圈,12第一接管,13盲管,14预留接管,15温度压力阀,16电磁阀,17温度传感器,18连接管,19夹层接管,20水位传感器,21电加热器,22控制器,23自动补水器,24储液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为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桶1,保温桶1内设置内胆外套桶 3,内胆外套桶3内设置内胆2,内胆外套桶3与内胆2间隔设置,内胆外套桶3的两端与内胆2焊接。内胆3上连接进水管6和出水管5,进水管6和出水管5的另一端分别穿置在保温桶1外。保温桶1外设置真空管架8,真空管架8上插置八根真空集热管7,内胆外套桶 3的外侧设置凸台9,凸台9上设置八个的管口 10,各管口 10呈一直线排列,每根真空集热管7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管口 10内,每根真空集热管7与相应的管口 10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11。内胆外套桶1与内胆2之间连接夹层接管19,内胆2上还连接预留两个接管14, 其中一个预留接管14上连接温度压力阀15。另一个预留接管14与夹层接管19通过连接管18连接,连接管18上设置电磁阀16。内胆2上设置温度传感器17,内胆2内设置电加热器21,内胆外套桶3上设置水位传感器20,电磁阀16、电加热器21、温度传感器17和水位传感器20连接同一控制器22。如图3所示,凸台9上连接八根第一接管12,各第一接管12呈一直线排列,每根真空集热管7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第一接管12外,密封圈11设置在每根真空集热管 7与相应的第一接管12之间。如图4所示,内胆外套桶3的外侧连接八根第二接管4,各第二接管4呈一直线排列,每根真空集热管7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第二接管4外,密封圈11设置在每根真空集热管7与相应的第二接管4之间。如图5所示,出水管5上旁接自动补水器23的进液端,自动补水器23的出液端与内胆外套桶3连接。如图6所示,保温桶1的外侧竖向设置储液桶24,储液桶24的进液端与大气相通, 储液桶24的出液端与内胆外套筒3连接。每根真空集热管7内分别设置两端封口的盲管 13,盲管13还可制成实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桶,保温桶内设置内胆,内胆上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穿置在保温桶外,保温桶外设置真空管架,真空管架上插置至少一根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与内胆之间设置内胆外套桶,内胆外套桶与内胆间隔设置,内胆外套桶的两端与内胆固定连接,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穿过保温桶与内胆外套桶密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包括保温桶,保温桶内设置内胆,内胆上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另一端分别穿置在保温桶外,保温桶外设置真空管架,真空管架上插置至少一根真空集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桶与内胆之间设置内胆外套桶,内胆外套桶与内胆间隔设置,内胆外套桶的两端与内胆固定连接,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穿过保温桶与内胆外套桶密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外套桶的外侧设置凸台,凸台上设置与真空集热管数量相等的管口,各管口呈一直线排列,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管口内,每根真空集热管与相应的管口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上连接与真空集热管数量相等的第一接管,各第一接管呈一直线排列,所述每根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分别穿置在相应的第一接管外,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每根真空集热管与相应的第一接管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承压式太阳能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外套桶的外侧连接与真空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泽山
申请(专利权)人:徐泽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