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医疗器械。尤指一种集中正骨理论中的“背法”治疗机理而设计的立式腰椎复位牵引机。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是骨科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其临床表现有脊柱侧弯,生理曲度消失或后突,椎间隙不规整等,以使运动发生障碍,影响工作和生活,病人痛苦很大,西医对早期患者采用输液治疗(能量合剂),对后期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去除突出之髓核,使突出髓核复原后在椎体两侧用钢板固定。采用该手术的缺点是病人痛苦大,合并症多,皮肤表层有手术斑痕,病人仍存在下肢坐骨神经痛症状,当病人复发后,则不能再行手术。中医采用“背法”按摩治疗此症,疗效较为显著,但医务人员在按摩时采用“背法”治疗消耗体力大,临床治疗经验不容易掌握,并对多发病部位的患者治疗不好控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从仿生学出发,模拟中医“背法”按摩的治疗机理,以取代医务工作者的人力的新型立式腰椎复位牵引机。其突出特点是以机械牵引和靠背的后倾替代人力对病患者背姿,以可无级调整的机械顶压力和附加的振打力替代人力对患者病发部位的按压和按摩、牵引、后倾、顶压、振打可同时进行,且对位准确,从而扩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腰椎复位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机架(1),牵引导轨(2),牵引架(5),牵引机构(8),倾角靠背(9),倾角操纵机构(10),顶压机构(12),振打机构(15)组成,牵引架(5)套在机架(1)内部,与机架(1)沿牵引导轨(2)以导 向轮(6)衔接,牵引架(5)与机架(1)的相对位置,由设在机架(1)中心位置的牵引机构(8)控制;倾角靠背(9)与牵引架(5)铰接,并与倾角操纵机构(10)的铰链板(11)焊接或铆接;顶压机构(12)位于牵引架上部,与牵引架(5)间 间用丝杠及导轨联接;振打机构(15)安装在顶压机构(12)的上方的顶压盘(16)的中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复位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它是由机架(1),牵引导轨(2),牵引架(5),牵引机构(8),倾角靠背(9),倾角操纵机构(10),顶压机构(12),振打机构(15)组成,牵引架(5)套在机架(1)内部,与机架(1)沿牵引导轨(2)以导向轮(6)衔接,牵引架(5)与机架(1)的相对位置,由设在机架(1)中心位置的牵引机构(8)控制;倾角靠背(9)与牵引架(5)铰接,并与倾角操纵机构(10)的铰链板(11)焊接或铆接;顶压机构(12)位于牵引架上部,与牵引架(5)间用丝杠及导轨联接;振打机构(15)安装在顶压机构(12)的上方的顶压盘(16)的中部,与顶压盘(16)固定联接;其中机架(1)是由四根竖直柱构成的长方体立式框架,柱的内侧有牵引导轨(2),下前端设有脚踏平台(3)和固定桩(4);牵引架(5)是由四根竖直柱构成的长方体立式框架,它的顶部有扁平托架(7);牵引机构(8)是由立向的丝杠、手轮、轴承和螺母组成,螺母固定在牵引架(5)的底部;倾角靠背(1)上装有皮带和皮带卡;倾角操纵机构(10)是由一组梯形螺纹付及一组滑动付、一组四连杆机构组成;顶压机构(10)是由螺母和螺杆组成的的立向微调装置(13)和螺母和丝杠组成的水平向微调装置(14)组成;振打机构(15)是由可控转速的激磁微电机(17)和起振盘(19),钢球(18),轴承(20),轴承座(21),套筒(22),振子(23),触头(57),顶杆(58),弹簧(59),键(60),轴套(61),轴套(62)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腰椎复位牵引机,其特征在于其振打机构(15)是由激磁微电机(17)通过套筒(22)与起振盘(19)的轴端相连,起振盘(19)的轴端中部还装有一对滚动轴承(20),滚动轴承装在轴承座(21)内,轴承座装在机壳(26)中,起振盘端面上有一偏心盲孔,孔中装有一钢球(18),钢球的一部分突出盘面,与该钢球突出部分相接触的振子(23)的端面上亦设有一个偏心盲孔,并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令勤,石学敏,
申请(专利权)人:孔令勤,石学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