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佘江海专利>正文

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420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属锁,其特征是在锁体上的各弹子通孔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磁铁I并对应抵靠在各堵塞上,在各锁体弹子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磁铁II,在各锁体弹子的下中心盲孔中均嵌装S极或N极的磁铁III,各锁芯弹子的上内凹圆锥面与各锁体弹子上的下圆锥面分别对应配装,在各锁芯弹子上中心盲孔中均对应嵌装N极或S极的磁铁IV,该磁铁I与磁铁II为同性磁铁,而磁铁III和磁铁IV为异性磁铁,使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始终相互吸合;在各锁体弹子上端段的外周均开设环槽并安装密封圈,此密封圈与弹子通孔壁呈过渡配合,在密封圈与堵塞之间加有阻尼油,延长技术性开锁的时间,中止或放弃偷盗行为,提高弹子锁的防盗性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锁,尤其是涉及一种弹子锁。
技术介绍
弹子锁,广泛地用于千家万户,关系到亿万人的财产乃至生命的安全,为了更有效地保护自己,人们就不断地研制出各种新型锁具,光电感应式门锁、编码密码门锁、指纹门锁和语音识别门锁等等相继问世,虽有效地保证了家庭财产安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 有的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高,有的使用电能存在失电故障和干扰的影响,有的局限于一定的条件环境,有的成本价格相当高等问题,各种新型的锁具基本上都不如弹子锁使用方便, 现在的弹子锁技术性开启已相当成熟,快的3秒、5秒就能打开,这又给偷盗者提供了作案的时间和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延长偷盗者非法开锁的时间,促使其中止或放弃偷盗的行为,提高弹子锁的防盗性能。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包括锁体、锁体弹子、锁芯弹子和锁芯,在锁体和锁芯的上半部对应开设各竖向的弹子通孔,在各弹子通孔中分别由下至上依次安装锁芯弹子和锁体弹子,该锁体弹子的上端段为圆柱体,中部为倒圆锥台体,而下端段又为圆柱体,该锁芯弹子为圆柱体,并在锁体上的各弹子通孔的顶部分别嵌装堵塞以限位,利用钥匙上的齿槽向上克服外作用力并顶托锁芯弹子和锁体弹子,使各锁体弹子的下端均位于锁芯的外周边,钥匙转动锁芯,达到开锁的目的,其特征是在锁体上的各弹子通孔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并使各磁铁I对应抵靠在各堵塞上,在各锁体弹子(圆柱体)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I,且该锁体弹子的下端面为下圆锥面,在各锁体弹子的下端段均开设下中心盲孔,在此下中心盲孔中均嵌装S极或N极的磁铁III,各锁芯弹子的上端面均为上内凹圆锥面,该上内凹圆锥面与各锁体弹子上的下圆锥面分别对应配装,起到防拨的作用,同时,在各锁芯弹子(圆柱体)的上端部均开设上中心盲孔并均对应嵌装N极或S极的磁铁IV,该磁铁III和磁铁IV均可为圆柱形磁铁,该磁铁I与磁铁II为同性磁铁,同性相斥,产生排斥力,替代了弹子锁中的原弹簧的作用,始终下推锁体弹子,而磁铁III和磁铁IV为异性磁铁,产生吸引力而使各锁体弹子和各锁芯弹子始终相互吸合在一起;在各锁体弹子上端段的外周均开设环槽,在各环槽中分别安装密封圈,该密封圈可为橡胶圈,此密封圈与弹子通孔壁呈过渡配合,在密封圈与堵塞之间加有阻尼油。用钥匙开锁时,由于钥匙各齿的齿锋与齿谷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且各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回位的对应位置是固定的,各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回位时间相应较短,所以与普通的弹子锁开锁没有区别;而技术性开锁时,将锁芯弹子由锁芯向锁体内顶入并超过锁芯的外周边时,由于各密封圈与弹子通孔的内壁之间均产生磨擦阻力,锁体弹子与锁芯弹子回位时间相对延长,且锁体弹子与锁芯弹子始终吸合不分离,所以防止了撞击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的技术性开启方法,又由于技术性开启方法都是一组一组的拔动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的方法,普通弹子锁一般均采用五组锁体弹子和锁芯弹子,所以拨动时往往顾此失彼,而有效地延长了技术性开锁时间,迫使盗开者中止或放弃偷盗行为,保护了财产乃至生命的安全。本技术提出的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结构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有效地延长了技术性开锁的时间,迫使盗开者中止或放弃偷盗行为,保护了财产乃至生命的安全。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提出的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出的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的半剖示意图。图1中1、锁体2、堵塞3、磁铁I 4、弹子通孔5、磁铁II 6、密封圈7、锁体弹子 8、磁铁III 9、磁铁IV 10、锁芯弹子11、钥匙12、锁芯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包括锁体1、锁体弹子7、锁芯弹子 10和锁芯12,在锁体1和锁芯12的上半部对应开设各竖向弹子通孔4,在各弹子通孔4中分别由下至上依次安装锁芯弹子10,锁体弹子7,该锁体弹子7的上端段为圆柱体,中部为倒圆锥台体,而下端段又为圆柱体,该锁芯弹子10为圆柱体,并在锁体1上的各弹子通孔4 的顶部分别嵌装堵塞2以限位,利用钥匙11上的齿槽向上克服外作用力并顶托锁芯弹子10 和锁体弹子7,使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均位于锁芯12的外周边,钥匙11转动锁芯12,达到开锁的目的,其特征是在锁体1上的各弹子通孔4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 3,并使各磁铁I 3均对应抵靠在各堵塞2上,在各锁体弹子7 (圆柱体)的顶部均安装 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I 5,且该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面均为下圆锥面,在各锁体弹子7 的下端段均开设下中心盲孔,在此下中心盲孔中均嵌装S极或N极的磁铁1118,各锁芯弹子 10的上端面均为上内凹圆锥面,该上内凹圆锥面与各锁体弹子7上的下圆锥面分别对应配装,起到防拨的作用,同时,在各锁芯弹子10的上端部均开设上中心盲孔并均嵌装N极或S 极的磁铁IV9,该磁铁III8和磁铁IV9均可为圆柱形磁铁,该磁铁I 3与磁铁II 5为同性磁铁,同性相斥,产生排斥力,替代了弹子锁中的原弹簧的作用,始终下推锁体弹子7,而磁铁III8和磁铁IV9为异性磁铁,产生吸引力而使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始终相互吸合在一起;在各锁体弹子7上端段的外周均开设环槽,在各环槽中分别安装密封圈6,该密封圈6可为橡胶圈,此密封圈6与弹子通孔壁呈过渡配合,在该密封圈6与堵塞2之间加有阻尼油。用钥匙11开锁时,由于钥匙11各齿的齿锋与齿谷之间的距离相对较小,且各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回位的对应位置是固定的,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回位时间相应较短,所以与普通的弹子锁开锁没有区别;而技术性开锁时,将锁芯弹子10由锁芯12向锁体1内顶入并超过锁芯的外周边时,由于各密封圈6与弹子通孔4的内壁之间均产生磨擦阻力,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回位时间延长,且锁体弹子7与锁芯弹子10始终吸合不分离,所以防止了撞击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的技术性开启方法,又由于技术性开启方法都是一组一组的拔动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的方法,普通弹子锁一般均采用五组锁体弹子7和锁芯弹子10,所以拨动时往往顾此失彼,而有效地延长了技术性开锁时间,迫使盗开者中止或放弃偷盗行为,保护了财产乃至生命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包括锁体(1)、锁体弹子(7)、锁芯弹子(10)和锁芯(12),其特征是:a、在锁体(1)上的各弹子通孔(4)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3),各磁铁I(3)均对应抵靠在各堵塞(2)上,在各锁体弹子(配合,在该密封圈(6)与堵塞(2)之间加有阻尼油。圆锥面与各锁体弹子(7)上的下圆锥面分别对应配装,在各锁芯弹子(10)的上端部均开设上中心盲孔并均嵌装N极或S极的磁铁IV(9);b、在各锁体弹子(7)上端段的外周均开设环槽,在各环槽中分别安装密封圈(6),此密封圈(6)与弹子通孔壁呈过渡7)的顶部均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I(5),且该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面均为下圆锥面,在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段均开设下中心盲孔,在此下中心盲孔中均嵌装S极或N极的磁铁III(8),各锁芯弹子(10)的上端面均为上内凹圆锥面,该上内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拨撞阻尼式弹子锁,包括锁体(1)、锁体弹子(7)、锁芯弹子(10)和锁芯 (12),其特征是a、在锁体(1)上的各弹子通孔的顶部分别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3),各磁铁IC3)均对应抵靠在各堵塞( 上,在各锁体弹子(7)的顶部均安装N极或S极的圆柱形磁铁II (5),且该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面均为下圆锥面,在各锁体弹子(7)的下端段均开设下中心盲孔,在此下中心盲孔中均嵌装S极或N极的磁铁III (8),各锁芯弹子(10) 的上端面均为上内凹圆锥面,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佘江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