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灰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928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灰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由烯酰吗啉、嘧霉胺及福美双复配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各原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烯酰吗啉5~20%;嘧霉胺5~30%;福美双10~40%;可以制成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该杀菌组合物能有效防治粮、棉、果、蔬等作物的灰霜病、霜霉病,通过将不同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复配,有效降低各单剂的施用量,对扩大杀菌谱和延缓植物抗药性有较好的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配农药,具体地说是由烯酰吗啉、嘧霉胺、福美复配成的杀菌剂。
技术介绍
灰霉病和霜霉病是一些经济作物(如葡萄、草莓等)和保护地蔬菜的多发病,经常给农作物造成大量减产甚至绝产。常规药剂如多菌灵,乙磷铝等已不能有效控制该类病害,一些原高效品种如甲霜灵、异菌脲、霜霉威,乙霉威等因大剂量频繁使用使农作物抗药性与日俱增,对灰霉病和霜霉病防治效果越来越差。而且这些药剂不能同时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两种病害。近年来研究发现,两种病害的病原菌常同时寄生于同一寄主,因环境不同二者发病程度不一,其中一种病害得到有效控制不久,另一种病害又形成危害,如此反复,常造成施药次数多,防治成本增加。近年来出现的防治灰霉病和霜霉病特效药剂如烯酰吗啉、氟吗啉、乙霉威、嘧霉胺等在该类病害的防治中很具潜力。其中氟吗啉对霜霉病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但价格偏高;乙霉威对抗药性灰霉病菌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对低抗性病菌效果低。烯酰吗啉和嘧霉胺在防治霜霉病和灰霉病方面具有防治成本适中,抗性小等特点,但二者均存在不能同时兼治两种病害的缺点,而且作为内吸治疗药剂,较触杀为主的保护性药剂更易产生抗药性,且使用单一制剂也不利于药效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灰、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烯酰吗啉、嘧霉胺、福美双,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烯酰吗啉:5~20%嘧霉胺:5~30%福美双:10~40%填料及助剂: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灰、霜霉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配方中含烯酰吗啉、嘧霉胺、福美双,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如下烯酰吗啉5~20%嘧霉胺5~30%福美双10~40%填料及助剂余量2.如权力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为烯酰吗啉5~15%,嘧霉胺5~20%,福美双15~30%,填料及助剂余量。3.如权力要求1和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嘧霉胺可用嘧霉胺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盐代替。4.如权力要求1和2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福美双可用代森锰锌或百菌清代替。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建方方许良忠焦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