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建民专利>正文

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768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主要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在杆体前端具有一杆头,在杆体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相连接的管接头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并于杆体的管内与研磨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据而可提供一种具个人使用卫生的功能,或更换为不同功能的按摩头使用,以增进产品的实用性与经济价值。(*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笔,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
技术介绍
公知去角质按摩笔的构造,主要系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如图4),在该杆体10的前端具有一研磨头11,在其后端设有一可与抽气泵20相连接的管接头12所构成;其缺点在于上述研磨头11设于杆体10的前端一体成形,因此该公知去角质按摩笔的前端的研磨头11不能更换,所以其仅能做为个人使用的对象,若要多人使用则需每人自备一支相同构造的去角质按摩笔,导致设备成本较高;其次,该公知去角质按摩笔内未设置有任何过滤设施,所以其使用时所被除去的角质将都被吸入抽气泵20内,而易产生抽气泵20的阻塞,其不仅会缩短抽气泵20的使用寿命,且容易滋生细菌而影响使用卫生,并不符实用性,故对其实有再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中的杆头与杆体为分离的零件,且在杆体内另装设有一过滤膜,在不同人使用时仅需更换杆头即可,不仅能节省设备成本,还可同时具有较佳的个人卫生条件。本技术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前端的杆头为一研磨头,亦可为一按摩头,而能以适当的力量按摩穴道或皮肤、肌肉等功效。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杆体前端具有一杆头,在杆体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相连接的管接头;其中所述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并于所述杆体的管内与所述研磨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中的研磨头呈圆环状,在其前端缘镀有研磨颗粒而成为研磨部,其后端具有一直径较小的凸缘,该凸缘的直径等于杆体前端开口的直径,所述凸缘插入并夹固在该杆体的前端开口上。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中在杆体的开口内部设有一凹沟,该凹沟内设有一O形环。如上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中所述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为按摩头。本技术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前端为具有粗糙研磨面的环状研磨头,后端以软管与抽气泵衔接的构造;使用时利用前端的研磨头的按摩与摩擦使皮肤的角质层脱落,同时由抽气泵的吸引与收集,而达到去角质的功效。本技术的去角质按摩笔,主要将其杆头设为可拆换式,并于杆体的管内与杆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所述可拆换式杆头可为研磨头,还可为各种按摩头,据而可随使用者的不同而更换个人专用的研磨头,提供一种具有个人使用卫生的功能,或更换不同功能的研磨头、按摩头使用,可依个人的喜好或按摩位置的不同进行适当压力的按摩,以增进产品的实用性与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实施例图。图4为公知去角质按摩笔构造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杆体 10 抽气泵 20 杆头30 过滤膜4O研磨头 30a 按摩头30b、30c研磨头 11 管接头12前端开口13 内缩缘14研磨部 31 凸缘 32钢珠33 椭圆形尖头34凹沟131 O形环 1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的特征与功效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兹以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主要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杆体10前端具有一杆头30,在杆体10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20相连接的管接头12;其中该杆体10前端的杆头30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30a,并于杆体10的管内与研磨头30a之间设有一过滤膜40。如上述的研磨头30a呈圆环状,在其前端缘镀有研磨颗粒(如金钢沙)而成为研磨部31,其后端具有一直径较小的凸缘32,该凸缘32的直径恰等于杆体前端开口13的直径,可插入并夹固在该杆体的前端开口13上。又如上述的构造,其中在杆体10的前端开口13内具有一内缩缘14,可将过滤膜40置入其中,并使该过滤膜40被夹固在杆体内缩缘14与研磨头凸缘32后端之间。又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实施时,亦可在杆体的前端开口13内部设有一凹沟131,再于该凹沟131内设有一O形环132,以使该杆体10在与杆头30相结合时,可由该O形环132挟持住杆头30后端的凸缘32,以达到固定及防止漏气的功效。再请参阅图1及图3所示,其中在杆体10前端开口13亦可插接按摩头30b或30c或其它结构的按摩头以取代研磨头30a的构造,该按摩头30b或30c的后端具与研磨头30a相同规格的凸缘32;又,其中的按摩头30b于其前端面周圆环设有数颗钢珠33,以能在按摩时增加其与皮肤间的润滑性;按摩头30c前端的形状呈椭圆形尖头34,而可作为按摩穴道的工具。据上述的构造组合使用时,本技术可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一种可多人使用且能符合个人卫生的角质按摩笔;另外,本技术也可以更换具不同功能的按摩头(如30b或30c或其它类似功能的按摩头)使用,以增进产品的实用性与经济价值。虽然本技术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的范畴。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杆体前端具有一杆头,在杆体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相连接的管接头;其特征在该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并于所述杆体的管内与所述研磨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呈圆环状,在其前端缘镀有研磨颗粒而成为研磨部,其后端具有一直径较小的凸缘,该凸缘的直径等于杆体前端开口的直径,所述凸缘插入并夹固在该杆体的前端开口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开口内部设有一凹沟,该凹沟内设有一O形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为按摩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主要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在杆体前端具有一杆头,在杆体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相连接的管接头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并于杆体的管内与研磨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据而可提供一种具个人使用卫生的功能,或更换为不同功能的按摩头使用,以增进产品的实用性与经济价值。文档编号A61H7/00GK2774494SQ200520009009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3日专利技术者王建民 申请人:王建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去角质按摩笔结构,其为一管状杆体的构造,其杆体前端具有一杆头,在杆体后端为一可与抽气泵相连接的管接头;其特征在:该杆体前端的杆头为可拆换式的研磨头,并于所述杆体的管内与所述研磨头之间设有一过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王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