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柯明贤专利>正文

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746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主要为由一导电层、一绝缘层和一支撑层组成的轻薄结构,导电层为导电胶连接一碳纤线,来导入电源,绝缘层为橡胶或树脂,支撑层为棉质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做成手套型电子针灸装置,将一发泡棉层制成的上部,与下部的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缝合成手套型,缝合处结合强度大,不易损坏,套上使用活动自如、轻便,长时间使用不易疲劳。(*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属于人类生活必需的保健用品领域物理疗法器械类。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针灸装置(参见图1),其电子针灸片A包括有一电源连接部B、一橡胶层C、一导电胶层D,其中电源连接部B用来连接一电源线(图中未示出),而为了能支撑整个结构,将橡胶层C制成极厚的一层,体积较大,使用时不方便,且橡胶层易于缝合处发生破裂,故无法进行缝合后加工,使产品形状及用途受到限制,而且现有的电子针灸装置,重量过重,使用者感觉过重很不适应,且其电源线皆用铜线,使用一段时间后,易发生接触不良。上述缺陷致使该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由三层结构组成,克服缝合后的加工问题,其本体轻薄且使用自由度大,该装置还可制成手套型,缝合处结合强度大,使用起来灵活方便,为此本技术设计成三层,包括有一导通通入电源的导电层;一绝缘层,避免通入的电源散失;一支撑层,提供支撑各层之力。导电层可为导电胶层,支撑层可为一棉质布层;本技术还可制成手套型,将超薄电子针灸装置与发泡棉层缝制成一手套,使用时手部仍可自由活动;本技术电源线用导电好的碳纤线,绝缘层采用橡胶或树脂材料,避免通入导电层的电源未达针灸功效前与人体其他部位接触而散失,支撑层支撑各层之力,避免上、下表层从缝合线处破损,使用者将手套入手套型超薄电子针灸装置,不但活动自如,且轻便,长时间使用不易疲劳。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的视图图1B是现有技术的A-A剖视图图2A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B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B-B剖视图图3A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B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2A,图2B,本实施例中,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1,由导电层2、绝缘层3和支撑层4三层结构组成,其中导电层2经电源线5导通电源,进而利用电流来对穴道进行刺激,达到针灸的效果;一般导电层2常用的材料是导电胶,电源线5选用导电性能较好的碳纤线,以克服接触不良的问题;绝缘层3设于导电层2与支撑层4之间,用以避免通入导电层的电源在未达到针灸效果前与人体其他部位接触而散失,绝缘层3采用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制成;本技术为作到超薄,将绝缘层3设计成很薄的一层,只要能达到隔绝效果即可,再加一支撑层4以支撑各层之力,以及缝合加工时,抵抗缝合处的张力,支撑层4采用棉质布料或伸缩布料;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1可用不同的固定方式置于要针灸的穴道上,如用一腰带套于腰部穴道上针灸。参见图3A,图3B,本实施例中,手套型超薄电子针灸装置6,包括一上表层7及一下表层8,上表层7使用发泡棉材料,下表层8具有三层结构,即导电层9、绝缘层10和支撑层11,其中导电层9用电源线12导通电源,利用电流对穴道进行刺激,达到针灸的效果;导电层2常用的材料为导电胶,电源线12用导电最好的碳纤线,绝缘层10采用橡胶材料或树脂材料,以避免通入导电层2的电源在未达到针灸效果前与人体其他部位接触而散失;支撑层11用于支撑各层之力,以免上表层7与下表层8从缝合线13处破损;使用者将手套入手套型超薄电子针灸装置6中时,不但可自如活动,且轻便实用,长时间使用不易疲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主要由绝缘层、导电层及电源线组成,其特征在于:由导电胶的导电层连接一电源线、绝缘层及支撑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主要由绝缘层、导电层及电源线组成,其特征在于由导电胶的导电层连接一电源线、绝缘层及支撑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电源线为一碳纤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电子针灸装置,其特征在于绝缘层可为一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明贤
申请(专利权)人:柯明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