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康复保健多用椅,包括一对前椅腿、一对分别有延伸端的后椅腿、扶手、椅面、椅座框架、椅背、振动板、振动装置及套面。椅面板及椅背的椅背板各具有数个格子状排列之孔,各孔内有高于板面而长度不等的按摩盖,其长度依人体穴位分布而调整,且每按摩盖内置有弹簧。以用者自身重量压在由按摩盖形成凸凹不平的结构上,并依设置在椅面及椅背内的振动装置使按摩盖产生振动,从而刺激人体的穴位,达到按摩康复保健之功效。(*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康复保健多用椅。目前,座椅与按摩保健器械两者分之,使用不便,需者分别购置,即费钱又占地方。另外,患者康复时期需按摩配合治疗,使用按摩器械或去医院或需别人帮助,真可谓人力、财力两全不齐美。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缺点专利技术一种结合中医穴位治疗方法,刺激穴位,舒筋活脉,有病治病,无病保健,又可作为普通座椅不用时折叠的省力省财的多用椅。本技术实施的技术方案是,该多用椅由一对前椅腿、一对分别有延伸端的后椅腿、扶手、椅面、椅座框架、椅背、振动板、振动装置及套面组成,前椅腿和后椅腿用一椅座框架连接并固定,椅面装在椅座框架上。椅背插在后椅腿向上的延伸端上且固定。一对扶手的两端分别固接在前、后椅腿。椅面由底板、椅面框架和椅面板组成。底板锁定在椅座框架上,椅面框架接合在底板上,椅面板边缘向下垂直延伸嵌入椅面框架中,并在其边缘的内壁与振动板固接,椅面板上的数个格子状排列孔内各置有呈圆柱状的按摩盖,用弹簧一端置于按摩盖凸缘内的凹陷中,另一端与振动板接触,用电线将电源与振动装置的开关和振动马达连接起来,并固接在底板上,其中开关及振动马达与振动板相接触,用者靠自身重量压迫按摩盖,压力经弹簧传至振动板,由于振动板本身的弹性而下陷,从而触动靠近振动板底面的开关而起动振动马达,振动马达发生振动,再借弹簧将振动力传至按摩盖来按摩用者与按摩盖的接触部位。椅背主要由椅背板和椅背框架组成,椅背框架两侧的槽孔用来插入后椅腿的延伸端,椅背框架内侧可用螺丝锁定在后椅腿上,椅背板有垂直延伸之边缘并嵌入椅背框架中,并在边缘之内壁固接一振动板。椅背板的结构、其上按摩盖、振动装置、电源、开关及振动马达并与振动马达之间的结构关系、按装方式、接触方式及所起作用完全与前述椅面情况相同。然后将用布面、海棉块拉链缝合的套面分别套装在椅背和椅面上。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及效果是,当用者坐在椅面上时,自身重量下压按摩盖,压力经弹簧传至振动板,由于振动板本身略具弹性,使得振动板也略为下陷,从而触动靠近振动板底面之开关,故而起动振动马达,并使振动板发生振动,再借弹簧将振动力传至按摩盖以按摩用者的接触部位。用者背部靠在椅背时,其作用与效果及工作原理与坐在椅面上时一样。按摩盖有长、短两种规格,较长者按人体的穴位分布排列,并可依患者病情而调整,以产生不同的疗效,达到舒筋活血之目的,健康者使用之,按摩身体达到消除疲劳及健身之目的。其较长按摩盖直接刺激用者的穴位,而较短按摩盖则相互配合起以按摩辅助效果。本技术的特点是造价低、使用简单、适用于一般消费者,起到按摩、康复和保健之功能。且在椅面、椅背装配一可装拆方便的软质套面起到冬暖夏凉的作用。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椅面结构局部断面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剖面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椅面结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剖面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椅面结构局部剖面放大图。图号说明前椅腿-11;后椅腿-12;扶手-12;椅面-14;椅背-15;椅面板-21;振动板-22、32;椅面框架-23;底板-24;按摩盖-25;弹簧-27;椅背板-31;椅背框架-33;振动装置-34、35;套面-51、52;孔-211、513;凸缘-251;凹陷-252;电源-341、351;开关-342、352;振动马达-343、353;布面-511;海棉块-512。图1至图4,本技术按摩康复保健多用椅主要由一对前椅腿11、一对后椅腿12、椅面14、椅背15和两个振动装置34及35组成。前椅腿11及后椅腿12用一椅座框架(未图示)连接并固定,椅面14装在椅座框架上。后椅腿12分别有向上延伸的延伸端,为使椅背15插在后椅腿12上而固定。实用的一对扶手13各扶手两端分别固接在前椅腿11和后椅腿12上。椅面14主要由底板24、椅面框架23及椅面板21组成。底板24锁定在椅座框架上,椅面框架23以嵌入或胶合等方法接合在底板24上。椅面板21边缘向下垂直延伸嵌入椅面架23中,并在其边缘的内壁固接一振动板22。椅面板21有数个格子状排列孔211,各孔内各置入长度不等、呈圆柱状的按摩盖25,其底端成一凸缘251,并有一凹陷252(见图4),用一弹簧27一端顶靠凹陷252内,另一端与振动板22接触,迫使按摩盖25之凸缘251顶靠在椅面板21之内壁,以限制按摩盖25的弹性范围。一振动装置34,用电线将电源341、开关342及及振动马达连接起来,并固装在底板24上,其中开关342及振动马达343与振动板22相接触。椅背15主要由椅背板31和椅背框架33组成。椅背框架33两侧分别设有槽孔(未图示),用来插入后椅腿12的延伸端,而椅背框架33的内侧可用螺丝(未图示)锁定在后椅腿12上。椅背板31有垂直延伸之边缘并嵌入椅背框架33中,并在边缘之内壁固接一振动板32。椅背板21之结构、其上之按摩盖,振动装置35、电源351、开关352、及振动马达353并与振动板32等之间的结构关系、按装方式、接触方式及所起作用完全与前述椅面相同。图5及图6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尤其是在椅面14及椅背15上各加装一套面51、52。套面51及52的组合方式相同,下面仅以椅面14之套面51说明之。先将椅面板21与振动板22的组合从椅面框架23中取出,再以套合方式将拉链缝合(未图示)的套面51套在此一组合外,再装在椅面框架23中达到本创作使用时保暖之目的。套面51用布面511缝制在海棉块512外而构成,其中海棉块512置于布面与椅面板21之间,其与按摩盖25之间相对位置也有等数量的孔513,好使按摩盖能穿过海棉块512。图1为说明书摘要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摩康复保健多用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椅腿、一对分别有延伸端的后椅腿、扶手、椅面、椅座框架、椅背、振动板、振动装置及套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康复保健多用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前椅腿、一对分别有延伸端的后椅腿、扶手、椅面、椅座框架、椅背、振动板、振动装置及套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一对扶手,各扶手两端分别固定在前椅腿和后椅腿之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椅座框架用来连接前、后椅腿并固定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椅面包括底板、椅面框架及椅面板,底板锁定在椅座框架上,椅面框架接合在底板上;椅面板的边缘向下垂直延伸嵌入椅面框架中,其边缘之内壁固接一振动板,该板有数个格子状排列孔,各孔内置有呈圆柱状的按摩盖,其底端成一凸缘且有一凹陷,以一弹簧一端顶靠凹陷内,另一端与振动板相接触;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椅,其特征在于椅背包括椅背框架和椅背板,椅背框架两侧各设有槽孔,以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村,
申请(专利权)人:张松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