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义元专利>正文

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6216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其特征是该装置在水平面上是一块带有两条平行底板滑轨[14]的底板[15],底板[15]近床头侧装有固定板[1],底板[15]左、右两侧装有中部设有滑轨[13]的底侧板[4],在底板滑轨[14]上通过足踏板底轮[16]穿托着一块带有两只按摩鞋[7]的足踏板[20],足踏板[20]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滑动支架[2]和压缩簧[3]连接在一起。(*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学领域里的对偏瘫下肢起治疗康复作用的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下肢偏瘫,尤其是脑血管意外导致的下肢偏瘫的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目前对下肢偏瘫的病人,急性期多着重于原发病的治疗而忽视下肢功能位的姿势。有的也仅是采用垫、靠的方式临时应付,效果不好。结果仍不可避免地出现足下垂、外旋畸形等,直接影响康复期的锻炼。况且,偏瘫下肢肌力多降为0级。由于不能自主活动,久之造成肌腱挛缩,关节活动障碍。为了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现临床上采用护理人员或嘱病人家属给予被动伸屈瘫痪肢体办法。如此即费人力,且时间也不能保证。并且被动运动难以保证各关节在正常的功能范围内运动。目前虽有少量的锻炼器械,如偏瘫下肢康复椅等。但因其费用高,体积大,作用单一,难以临床推广,尤不适于病人的家庭康复锻炼。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偏瘫病人急性期固定患肢各关节于功能位,抬高患肢和康复期偏瘫下肢功能锻炼的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水平面上是一块带有两条平行底板滑轨的底板,滑轨上穿托着一块带有两只按摩鞋的足踏板,底板一端与足踏板平行装有一固定板。固定板与足踏板之间通过滑动支架和压缩簧连接在一起。将病人双足放在足踏板上的按摩鞋内,利用内鞋底上的凸珠进行按摩穴位,促进康复。可借助可控按摩鞋外侧的调孔,按不同患肢的需要抬高患肢。利用健肢力量踏足踏板,使其借助滑动支架向固定板水平滑行,以此带动患肢伸直。当压缩簧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利用压缩簧的反弹力及健侧下肢的运动屈曲带动患肢屈曲。如此,屈曲均在小腿的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若去掉压缩簧,装上足踏板背面轮,并将足踏板与底板平行放置,交换固定板与底板位置,借助足踏板两侧的侧轮,在底侧板的滑轨上滑动及足踏板背面轮在底板滑轨上滑动进行上下方向的锻炼,当病人坐起时,则将固定板平放在地上,利用不同方向放置的足踏板进行水平或上下方向的锻炼。如此以健肢的往复运动带动患肢往复运动,达到锻炼患肢髋、膝、踝各关节与肌肉、肌腱的目的。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利用患者健下肢的往复运动带动患侧下肢往复运动,易被病人接受,保证了必要的锻炼时间,是一种集穴位按摩、主动运动、被动运动及耐力运动相结合的有效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足踏板的背面图。图3是本技术按摩鞋底的正视图。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包括在水平面上是一块带有两条平行底板滑轨〔14〕的底板〔15〕。底板〔15〕近床头侧装有固定板〔1〕。底板〔15〕左、右两侧借助合页〔5〕及固定钉〔17〕、固定卡〔18〕装有底侧板〔4〕,底侧板〔4〕内侧中部设有一滑轨〔13〕,供足踏板〔20〕及侧轮〔9〕滑行。在底板滑轨〔14〕上,通过足踏板底轮〔16〕穿托着一块带有两只按摩鞋〔7〕的足踏板〔20〕。足踏板〔20〕平行于固定板〔1〕。足踏板〔20〕与固定板〔1〕之间通动滑动支架〔2〕和压缩簧〔3〕连接在一起。为了防止压缩簧〔3〕弯曲,可在压缩簧〔3〕的两侧或上方设置固定杆。在足踏板〔20〕的正面装有带孔固定条〔8〕和鞋高低可调孔〔19〕。足踏板〔20〕的反面装有足踏板背面轮〔21〕。足踏板〔20〕左右两侧装有足踏板侧轮〔9〕,足踏板〔20〕底侧与滑轨〔14〕相吻合装有足踏板底轮〔16〕。上侧装有防震簧〔6〕。按摩鞋〔7〕的鞋底〔11〕上按人体脚部穴位设有按摩凸珠〔12〕,为了固定脚,还设有鞋扣带〔10〕。按摩鞋〔7〕可分成可调节的左、右两部分,病人用时可根据需要用螺钉调整按摩鞋〔7〕的宽松。使用时,将病人的双足放入按摩鞋〔7〕内。利用鞋底〔11〕上的按摩凸珠〔12〕进行按摩。为了穿着牢固可用鞋扣带〔10〕加固。如此起到固定患肢于功能位的作用。借助按摩鞋〔7〕外侧的鞋高低可调孔〔19〕,按患肢需要抬高患肢。为了防止屈伸时患肢外旋,可用布带将双膝固定在一起。足踏板〔20〕借助于其下方的底轮〔16〕,在底板〔15〕的滑轨〔14〕内滑行,当需锻炼患肢功能时,则根据病人力量大小在固定板〔1〕与足踏板〔20〕间安置1~3个压缩簧〔3〕,利用健肢力量踏足踏板〔20〕,使其借助滑动支架〔2〕向固定板〔1〕水平滑行,以此带动患肢伸直。当压缩簧〔3〕达到一定程度时,则利用压缩簧〔3〕反弹力及健侧下肢的主动屈曲带动患肢屈曲,如此屈曲均在小腿的正常活动范围内进行。去掉压缩簧〔3〕,装上足踏板背面轮〔21〕,并将足踏板〔20〕与底板〔15〕平行放置,交换固定板〔1〕与底板〔15〕位置,借助足踏板〔20〕两侧的侧轮〔9〕在底侧板〔4〕的滑轨〔13〕上滑动及足踏板〔20〕、背面轮〔21〕在底板滑轨〔14〕上滑动进行上下方向的锻炼。当病人坐起时则将固定板〔1〕平放,利用不同方向放置的足踏板〔20〕进行水平或上下方向的锻炼,如此以健肢的往复运动带动患肢往复运动,达到锻炼患肢髋、膝、踝各关节与肌肉肌腱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偏瘫下肢康疗器,其特征是该装置在水平面上是一块带有两条平行底板滑轨[14]的底板[15],底板[15]近床头侧装有固定板[1],底板[15]左、右两侧装有中部设有滑轨[13]的底侧板[4],在底板滑轨[14]上通过足踏板底轮[16]穿托着一块带有两只按摩鞋[7]的足踏板[20],足踏板[20]与固定板[1]之间通过滑动支架[2]和压缩簧[3]连接在一起。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元李凤婷
申请(专利权)人:张义元李凤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