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6559839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及结构。是在原水池与新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延伸段,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铸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实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使用安全、可靠。可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水池改造工程,特别是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在老厂改造过程中,需要两个水池储存不同的液体,但受场地或其它条件限制不 能另外修建,而对能在原有的水池中增加隔板进行改造。所要改造的水池是钢筋混凝土结 构的,由于在一定的水压力下工作,对水池有严格的防渗漏要求。根据以往目的工程实践, 曾采用过剔除原有池壁和池底与新增隔板连接处的钢筋保护层,将新加钢筋直接焊在原水 池的钢筋上,再浇注混凝土的方法。但上述方法不能提高隔板对水压的承载力,使用一段时 间后,在新旧混凝土连接处产生微裂缝,使得液体产生渗漏,效果不理想。 一旦产生渗漏后 很快会在水压作用下使裂缝越来越宽,漏水严重,最终造成破坏,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实用、且使用安全、可靠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 的方法及结构,以增加隔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 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是在原水池与新 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X延伸段, 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 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铸成型。 上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中,所述新增隔板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中,所述加强板包括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面 结合处的底加强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处的侧加强板;底加强板和侧加强板的厚 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中,所述加固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 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200mm。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中,所述混凝土标号比原水池所用混凝土强 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25,抗渗标高不低于S8。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中,所述延伸段是底加强板或侧加强板超出 新增隔板两侧的长度,延伸段长度不小于500mm。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实施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为它包括 原水池;在原水池中设有新增隔板,新增隔板两端设有侧加强板;新增隔板底板设有底加 强板;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分别与原水池的侧壁和底板连接。 上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中,所述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原水池上开有结合槽,结合槽的宽度大于侧加强板或底加强板的宽度。 前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中,所述新增隔板、侧加强板和底加强板内设有加固钢筋,加固钢筋与原水池上的原水池钢筋焊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在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的结合处设置了加强板, 加强板与原水池的结合处开有结合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以加强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加强 板内的加固钢筋与结合槽中原水池的原水池钢筋焊接在一起,增加了连接强度。由于加强 板陷在结合槽中,且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X延伸段,大大延长了水的渗透路径,有 效阻止在结合部位出现渗漏的现象。所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有效增加隔板 与原水池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在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处产生渗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单实 用,且使用安全、可靠。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在原水池上开结合槽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增加加固钢筋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新增隔板的完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板结合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原水池,2-新增隔板,3-侧加强板,4-底加强板,5-结合槽, 6_加固钢筋,7-原水池钢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及结构作 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做任何限制的依据。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时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实施,如图1 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在原水池与新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 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X延伸段,延伸段是底加强板或侧加强板超出新增隔板两侧的长 度,延伸段长度不小于500mm。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 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 铸成型。新增隔板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加强板包括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面结合处的 底加强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处的侧加强板;底加强板和侧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 原水池壁厚。加固钢筋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200mm。浇 铸新增隔板和加强板的混凝土标号比原水池所用混凝土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25,抗渗标 高不低于S8。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实施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结构为,它包括原水池1 ; 在原水池1中设置新增隔板2,在新增隔板2两端设有侧加强板3 ;在新增隔板2底板设有 底加强板4 ;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分别与原水池1的侧壁和底板连接;侧加强板3和底 加强板4与原水池1连接处的原水池1上开有结合槽5,将结合槽5的宽度制作成大于侧加 强板3或底加强板4的宽度;在新增隔板2、侧加强板3和底加强板4内设置加固钢筋6,并4将加固钢筋6与原水池1上的原水池钢筋7进行焊接。 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将原水池1侧壁及底板在新增隔板2处的左右各不小于500mm范围内的钢 筋保护层打掉,露出原水池钢筋7。 第二,将加固钢筋6与露出的原水池钢筋7点焊,再按图5、图6所示位置将加固钢 筋6绑扎牢固。加固钢筋6为HRB335级钢筋,直径不小于①12,间距不大于200mm。 第三,浇筑施工新增侧加强板3、底加强板4和新增隔板2。混凝土标号应比原水 池混凝土强度高一级,且不低于C25,抗渗标高不低于S8。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抗渗防漏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具有制作简单,易掌 握施工的特点。可大大提高对原有水池进行分隔改造的可靠性,降低改造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原水池与新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延伸段,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铸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原水池与新增隔板的结合处开有结构槽,结构槽的槽壁打毛;结构槽宽>新增隔板厚度+2×延伸段,使原水池中的钢筋外露出来;用新钢筋编制新增隔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结合部位加强板的加固钢筋;然后制模将新增隔板与加强板用混凝土一次浇铸成型。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隔板 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 括新增隔板与原水池底面结合处的底加强板和新增隔板与原水池侧壁结合处的侧加强板; 底加强板和侧加强板的厚度不小于原水池壁厚。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钢筋 采用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不小于12mm,间距不大于200mm。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原有水池内新增隔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标 号比原水池所用混凝土强度高一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丽王茜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