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5919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其包括底座、支撑架及连接该底座与支撑架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与底座和支撑架其中之一相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可转动地穿设底座和支撑架中另外一个及该固定件的转动件、以及抵持于该固定件与该转动件之间的弹性件。转动件一端穿设固定件并伸出固定件,该转动件伸出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卡制件。固定件上形成有与卡制件相卡合的配合部及供卡制件穿设的中空部。上述支撑机构可较为方便地实现底座与支撑架的组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底座与支撑架可拆卸连接的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
技术介绍
显示装置的显示屏通常需通过支撑机构支撑于桌面上,支撑机构一般包括与显示 屏相连接用于支撑显示屏的支撑架,以及与支撑架相连接并设置于桌面上的底座。为了使 显示屏能够被稳定性地支撑于桌面上,底座一般具有较大的底面积以与桌面可靠接触。现 有的显示装置的底座与支撑架通常是采用螺纹连接、卡合结构卡接或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在一起。 然而,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在安装或拆卸底座与支撑架时需借助工具将螺纹件旋 入或旋出,费时费力,使用不便;采用卡合结构卡接的方式虽然可以较为方便地进行安装和 拆卸,但需要在底座及支撑架上设置结构较为复杂的卡合部,这样往往会增加设计和制造 的难度,从而提高成本;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底座与支撑架结合为一体,则不能单独更换 支撑架或底座,也不便于携带和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底座与支撑架的组装和拆卸较为方便的显示装置 的支撑机构。 —种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其包括底座、支撑架及连接该底座与支撑架的固定组 件。固定组件包括与底座和支撑架其中之一相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可转动地穿设底座和支 撑架中另外一个及该固定件的转动件、以及抵持于该固定件与该转动件之间的弹性件。该 转动件一端穿设固定件并伸出固定件,该转动件伸出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卡制件,该固定件 上形成有与该卡制件相卡合的配合部及供卡制件穿设的中空部。 上述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通过固定组件的卡制件与固定件的配合部卡合,可将 底座与支撑架相固定连接,通过对转动件施加推力以压縮弹性件并顶推转动件,使卡制件 与固定件之间的卡合解除,再转动拉动件,使卡制件与固定件的中空部相对,可将转动件以 及卡制件从固定件上脱出,使底座与支撑架相分离,从而上述支撑机构的底座与支撑架的 组装和拆卸较为方便,且连接底座与支撑架的固定组件的元件数量较少,结构简单。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支撑机构的固定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2是图1所示固定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所示固定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支撑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4中V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以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支撑机构为例加以说明。 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5,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支撑机构包括设于桌面上的底座31、 垂直设置于底座31上用于支撑液晶显示面板(图未示)的支撑架32及连接底座31与支 撑架32的固定组件10。 固定组件10包括固定件11、可转动地穿设固定件11的转动件12、设于转动件12 顶端的卡制件14、设置于转动件12底端的拉动件15以及抵持于固定件11与转动件12之 间的弹性件16。 请同时参见图2和图3,固定件11包括第一固定块112以及第二固定块114。第 一、第二固定块112、114均大致为半椭圆柱体。第一固定块112包括顶面1123、与顶面1123 相对的底面1127、连接顶面1123与底面1127的平侧面1125以及弧形侧面1129。平侧面 1125中部内凹形成与转动件12的外表面形状相适配的弧面1128,顶面1123上形成有两个 配合部1121、1122,底面1127与弧面1128相连接处形成用于收容弹性件16端部的弧形缺 口 1126。两个配合部1121、1122的形状分别与卡制件14的两端部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卡制 件14的两端部可分别卡合于两个配合部1121、 1122中。本实施例中,配合部1121、 1122为 半圆柱形凹槽且相互垂直,其延伸方向分别穿过弧面1128的轴线。第一固定块112上还开 设有一个贯穿顶面1123与底面1127的安装孔1124,该安装孔1124为阶梯孔。 第二固定块114具有与第一固定块112相同的结构,其也具有与卡制件14卡合的 配合部1141、 1142、安装孔1144、收容弹性件16端部的弧形缺口 1146以及与转动件12的 外表面相适配的弧面(图未标)。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固定块112、114成对使用。 转动件12大致为一个圆柱体,其包括一个主体部122。主体部122—端设有凸缘 部123,另一端沿径向开设有穿孔124。凸缘部123中部沿径向设有安装孔(图未标)。 卡制件14为一个圆柱体,其可与转动件12的穿孔124配合,从而与转动件12固 定连接。 拉动件15包括一个拉环151。拉环151的横断面形状为圆形,拉环151的两端部 153可转动地插设于转动件12凸缘部123的安装孔内。拉动件15用于方便使用者握持以 施加拉力或推力。拉动件15也可以通过铸造的方式与转动件12成型为一体。 弹性件16为螺旋形压簧,其受压时产生弹力,其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弹性体,比 如弹片、蝶形弹簧、锥形弹簧等。 请参阅图4及图5,底座31上开设有可供固定组件10的转动件12以及卡制件14 穿设的长条状通孔311,底座31底部还形成用于收纳固定组件10的拉动件15的凹槽312。 支撑架32底部形成有两个向外凸伸的圆筒部321,两个圆筒部321的内壁上设有 螺纹部。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5,装配时,首先将第一、第二固定块112U14套设于支撑架 32两个圆筒部321上,使两个圆筒部321自由端分别插装于安装孔1124、1144内。将两个 螺钉21分别穿设安装孔1124、 1144并与圆筒部321内壁的螺纹部相螺合,从而将第一、第 二固定块112U14与支撑架32固定连接在一起。4 此时,第一、第二固定块112、114相对设置,即第一固定块112的平侧面1125面 向第二固定件114,且第一、第二固定块112、11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从而形成长条状中空部 115。同时,第一固定块112的弧面1128与对应的第二固定块114上的弧面围成可供转动 件12的主体部122穿设和旋转的空间。中空部115与底座31上的长条状通孔311平行, 其宽度D工小于卡制件14沿轴向的尺寸而大于卡制件14沿径向的尺寸,从而使卡制件14与 中空部115大致平行时可从中空部115脱出,而当卡制件14与中空部115相斜交时可与第 一、第二固定块112、114相抵持。 之后,将转动件12以及卡制件14穿设底板21上的长条状通孔311以及中空部 115,使弹性件16 —端与第一、第二固定块112U14的底部相抵持并容纳于弧形缺口 1126、 1146内,另一端与转动件12的凸缘部123相抵持。操作者握持拉动件15并施加一个向上 的推力以压縮弹性件16并将卡制件14推动至第一、第二固定块112、114上方,再转动拉动 件15使转动件12以及卡制件14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卡制件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固 定块112、114相抵持。继续转动拉动件15,直至卡制件14的两端分别落入第一固定块112 的配合部1121以及第二固定块114的配合部1141内并卡合。此时,底座31与支撑架32 通过固定组件10固定连接在一起。弹性件16因受压产生弹力,在该弹力作用下,卡制件14 可与配合部1121、 1141稳固地卡合,从而增强底座31与支撑架32之间连接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其包括底座、支撑架及连接该底座与支撑架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包括与底座和支撑架其中之一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可转动地穿设底座和支撑架中另外一个及该固定件的转动件、以及抵持于该固定件与该转动件之间的弹性件,该转动件一端穿设固定件并伸出固定件,该转动件伸出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卡制件,该固定件上形成有与该卡制件相卡合的配合部及供卡制件穿设的中空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显示装置的支撑机构,其包括底座、支撑架及连接该底座与支撑架的固定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组件包括与底座和支撑架其中之一固定连接的固定件、可转动地穿设底座和支撑架中另外一个及该固定件的转动件、以及抵持于该固定件与该转动件之间的弹性件,该转动件一端穿设固定件并伸出固定件,该转动件伸出固定件的一端设有卡制件,该固定件上形成有与该卡制件相卡合的配合部及供卡制件穿设的中空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及第二固定 块,该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形成该可供卡制件穿设的中空部。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块以及该第二固定块上设 置的配合部数量均为两个。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鑫黄连成李坚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