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912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镜组,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一第一透镜、一挡光片及一第二透镜。第一透镜与第二透镜以斜面嵌合方式组合。第一透镜包括一第一光学部,第一光学部靠近像侧的面为第一面。第二透镜包括一第二光学部、一非光学部及一连接第二光学部与非光学部的接合部。第二光学部靠近物侧的面为第二面,且第二面为凹面。接合部靠近透镜组的光轴的面为第三面,经过第三面上的任意一点在第三面上的切线与透镜组的光轴的夹角α满足以下关系式:且夹角α为锐角,其中,D1为第二面与透镜组的光轴的最大距离;T为第一面的中心与第二面的中心在透镜组的光轴上的间距。所述透镜组能有效减轻杂散光束对成像造成的干扰,从而使所拍摄的图像的品质得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学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透镜组
技术介绍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具有相机模块的数码相机、摄影机等电子产品越来越成 为广大消费者青睐,人们在对数码相机、摄影机追求小型化的同时,对其拍摄出物体的影像 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绝大多数相机模块由透镜组、镜筒及影像感测器等部件构成。相 机模块的具体构造一般为将透镜组收容于镜筒内部,影像感测器设于透镜组的像侧。进入 镜筒的光学影像信号经过透镜组聚焦后到达影像感测器,影像感测器将光学影像信号转换 为电子影像信号。由于现有透镜组自身结构的局限,实际操作中经常有一些杂散光束进入 镜筒并被影像感测器接收,从而对拍摄效果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削弱杂散光束的透镜组。 —种透镜组,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透镜、一个挡光片及一个第二 透镜。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以斜面嵌合方式组合。该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光学 部,该第一光学部靠近像侧的面为第一面。该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光学部、一个非光 学部及一个连接该第二光学部与该非光学部的接合部。该第二光学部靠近物侧的面为 第二面,且该第二面为凹面。该接合部靠近该透镜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镜组,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透镜、一个挡光片及一个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以斜面嵌合方式组合,该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光学部,该第一光学部靠近像侧的面为第一面,该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光学部、一个非光学部及一个连接该第二光学部与该非光学部的接合部,该第二光学部靠近物侧的面为第二面,且该第二面为凹面,该接合部靠近该透镜组的光轴的面为第三面,其特征在于,经过该第三面上的任意一点在该第三面上的切线与该透镜组的光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35×D1/T-19)<α<(45×D1/T-23),且该夹角为锐角,其中,α为该夹角的大小;D1为该第二面与该透镜组的光轴的最大距离;T为该第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透镜组,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一个第一透镜、一个挡光片及一个第二透镜,该第一透镜与该第二透镜以斜面嵌合方式组合,该第一透镜包括一个第一光学部,该第一光学部靠近像侧的面为第一面,该第二透镜包括一个第二光学部、一个非光学部及一个连接该第二光学部与该非光学部的接合部,该第二光学部靠近物侧的面为第二面,且该第二面为凹面,该接合部靠近该透镜组的光轴的面为第三面,其特征在于,经过该第三面上的任意一点在该第三面上的切线与该透镜组的光轴的夹角满足以下关系式 <mrow><mrow> <mo>(</mo> <mn>35</mn> <mo>&times;</mo> <mfrac><mrow> <mi>D</mi> <mn>1</mn></mrow><mi>T</mi> </mfrac> <mo>-</mo> <mn>19</mn> <mo>)</mo></mrow><mo>&lt;</mo><mi>&alpha;</mi><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玫君黄俊翔叶信宗张炜修林光伟陈冠廷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