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98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马达壳体,包括依序组装的一前壳、一定子及一后壳,所述前壳设有一端壁,该端壁包括一外表面及一与该外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的内表面,前壳的侧壁对应该内表面的最低点贯穿开设一排出口。马达竖立置放时可将残留于马达壳体的凡立水排出,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壳体
技术介绍
马达广泛运用于各种工业产品,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以驱动各式结构作旋转 运动、振动或直线运动。 在马达的制造过程中,一般会利用凡立水(varnish,亦称为清漆)对组装完成后 的马达定子及前、后壳进行滴漏式或浸泡式的绝缘处理。然后将马达倾斜,以将残留凡立水 从马达前壳盖体的排出口排出,再进行烘烤干燥处理。由于凡立水的高黏着度,凡立水极容 易残留于马达定子的内侧面,倾斜马达不容易将凡立水完全排出,经烘烤处理后的凡立水 硬度较高,容易导致马达转子与定子之间产生磨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有必要提供一种方便排放凡立水的的马达壳体。 —种马达壳体,包括依序组装的一前壳、一定子及一后壳,所述前壳设有一端壁, 该端壁包括一外表面及一与该外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的内表面,前壳的侧壁对应该内表面 的最低点贯穿开设一排出口。 所述马达壳体竖立放置并使前壳位于底部时,不需倾斜该马达壳体便可排出残留 的凡立水,省时省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专利技术马达壳体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马达壳体的较佳实施方式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本专利技术马达壳体1的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前壳30、一后壳 10、一定子20及若干固定件40。 所述前壳30是一中空圆柱体,其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设有端壁32,该端壁32包 括一外表面322及一内表面324,请同时参照图2,该内表面324相对于该外表面322呈一 定角度9角倾斜,在较佳的情况下,该9角介于1 5度之间。前壳30的侧壁对应该内 表面324的最低点贯穿开设一排出口 33。前壳30的侧壁沿轴向向外突设有若干具通孔31 的固定部34。 所述定子20是一中空圆柱体,其两端分别设有开口 ,定子20的侧壁沿轴向向外突 设有若干具通孔21的固定部22,该固定部22及通孔21的数量及位置与前壳30的固定部 34及通孔31相对应。 所述定子20可由硅钢片堆叠构成。 所述后壳10是一中空圆柱体,其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后壳10的侧壁沿轴向向外突 设有若干具螺纹孔11的固定部12,该固定部12及螺纹孔11的数量及位置与前壳30的固 定部34及通孔31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固定件40是一些设有较大头部的螺栓。 组装时,固定件40对应穿设于该前壳30的通孔31、该定子20的通孔21及该后壳10的螺纹孔ll,而将该前壳30、该定子20及该后壳10组装固定在一起。 该马达壳体1竖立置放并使前壳30位于底部,再利用凡立水50进行绝缘处理。由于端壁32的内表面324相对于外表面322呈e角倾斜且排出口 33位于该内表面324的最低点,因而不需要倾斜该马达壳体1,凡立水50受到自然重力作用便可由排出口33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壳体,包括依序组装的一前壳、一定子及一后壳,所述前壳设有一端壁,该端壁包括一外表面及一与该外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的内表面,前壳的侧壁对应该内表面的最低点贯穿开设一排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马达壳体,包括依序组装的一前壳、一定子及一后壳,所述前壳设有一端壁,该端壁包括一外表面及一与该外表面呈一定角度倾斜的内表面,前壳的侧壁对应该内表面的最低点贯穿开设一排出口。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内表面与该外表面之间的倾斜角度 介于1 5度之间。3. 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绍中罗应照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赐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