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8876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该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T/F?1.4;R3/F>4;S1/S2>3,其中,T为成像镜头全长,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R3为该第二镜片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S1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直分量,S2为第三透镜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T/F?1.4;R3/F>4;S1/S2>3,可在缩小尺寸的同时提高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成像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成像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应用于成像系统的影像感测器,如电荷 耦合器(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或补充性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装置,在提高像素的同时,朝小型化方向发展,以此满足消费者 对成像系统的成像品质及便携性的要求。 对应地,成像镜头需提高分辨率、縮小尺寸,以配合影像感测器组成高成像品质、 小尺寸的成像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分辨率、小尺寸的成像镜头。 —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 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该成像镜头满足条 件式 1 < T/Fl. 4 ; R3/F > 4 ; Sl/S2 > 3, 其中,T为成像镜头全长,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R3为该第二镜片物侧表面的 曲率半径,Sl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直分量,S2为第 三透镜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 本专利技术的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 < T/F1. 4 ;R3/F > 4 ;S1/S2 > 3,可在縮小尺寸 的同时提高分辨率。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球差特性曲线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场曲特性曲线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成像镜头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畸变特性曲线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l,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10、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20、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30及具有负光焦 度的第四镜片40。 成像镜头IOO成像时,光线自物侧入射成像镜头IOO,依次经第一镜片10、第二镜 片20、第三镜片30及第四镜片40后汇聚(成像)于成像面99。设置CCD或CMOS的感测 面(图未示)于成像面99处便可组成成像系统。 为得到高分辨率、小尺寸的成像镜头IOO,成像镜头100满足条件式 (1)1<T/F1.4; (2) R3/F > 4 ; (3)S1/S2>3。 其中,T为成像镜头全长,F为成像镜头100的有效焦距,R3为该第二镜片20物侧 表面的曲率半径,S1为第三透镜30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30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直 分量,S2为第三透镜30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30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 条件式(1)给出成像镜头全长T与成像镜头有效焦距F的关系,以限制成像镜头 全长T,得到小尺寸的成像镜头100。具体地,在T/F1. 4的情况下,已可得到较短的成像镜 头全长,考虑到过分縮短成像镜头全长T,将产生较严重的单色像差,故,另限制T/F > 1 ,以 将单色像差控制在可以修正的范围内。 条件式(2)给出第二镜片20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3与成像镜头有效焦距F的关 系,以修正单色像差,特别是像散及场曲。另外,较大的曲率半径R3,使得第二镜片20易于 制造/组装 条件式(3)给出第三透镜30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30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 直分量与第三透镜30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30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需满足的 关系,此条件限定了第三镜片30的物侧表面弯曲度,确保了第三镜片30的光焦度在成像镜 头100中的比例,可有效降低球差以及畸变。 优选地,成像镜头100还满足关系式 (4)D23>D2; 其中,D2为第二镜片20沿光轴方向的厚度(第二镜片20截得光轴的长度),D23 为第二镜片20与第三镜片30的轴上间距(即第二镜片20的像侧表面与第三镜片30的物 侧表面截得光轴的长度)。 条件式(4)给出第二镜片20轴上厚度D2与第二镜片20与第三镜片30轴上间距 D23的关系,可降低成像镜头100偏心公差。 优选地,第三镜片30还满足条件式 (5)R5<R6<0。 其中,R5及R6分别为该第三镜片30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及该第三镜片30像侧 表面的曲率半径。 条件式(5)给出第三镜片30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5与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6 的关系,以进一步修正场曲。 具体地,成像镜头100还包括设置于第一镜片10与第二镜片20之间的光阑96。 光阑96可限制轴外光线进入成像镜头100而产生较严重的畸变及场曲。将光阑96设置于 第一镜片10与第二镜片20之间有利于縮短成像镜头全长T。4 另一方面,为修正色差,还限定成像镜头100满足关系式 (7)vdl > 55 ;vd2 < 35。 其中,vdl, vd2分别为d光(波长为587.6纳米,下同)在第一镜片10及第二镜 片20的阿贝数。 可以理解,为节约成本,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镜片10、第二镜片20、第三镜片30及第 四镜片40均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更加具体地,成像镜头IOO成像时,光线还可能经过设置于成像镜头IOO像侧的用 于保护影像感测器的保护玻璃97。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镜片10、第二镜片20、第三镜片30及第四镜片40中的两 个表面都采用非球面。具体的,以镜片表面中心为原点,光轴为x轴,镜片表面的非球面面 型表达式为 <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formula> 其中,c为镜面表面中心的曲率,k是二次曲面系数,为从光轴到镜片表面的高度, 表示对累加,i为自然数,&为第i阶的非球面面型系数。 另外,设定Fw。为成像镜头100的光圈数,2为成像镜头100的视场角。R为对应 表面的曲率半径,D为对应表面到后一个表面(像侧)的轴上距离(两个表面截得光轴的 长度),Nd为对应镜片对d光的折射率,vd为d光在对应镜片(滤光片)的阿贝数。 第一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100满足表1及表2所列的条件。其中,F = 3. 79 毫米(millimeter, mm) , FN。 = 2. 8, 2 w = 61. 69° 。 表1 <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 表2 表面表面非球面面型参数第一镜片物侧 表面k=-0.711037; A4=0. 026673; A6=0. 050671; A8=-0. 117008; A10=0. 175503; A12=-0. 109353第一镜片像侧 表面k=0; A4=0. 021435; A6=-0. 057658; A8=-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T/F1.4;R3/F>4;S1/S2>3;其中,T为成像镜头全长,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R3为该第二镜片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S1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直分量,S2为第三透镜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成像镜头,其从物侧到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镜片、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二镜片、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镜片及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镜片;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T/F1.4;R3/F>4;S1/S2>3;其中,T为成像镜头全长,F为成像镜头的有效焦距,R3为该第二镜片物侧表面的曲率半径,S1为第三透镜像侧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端表面中心距离之垂直分量,S2为第三透镜像端表面边缘到第三透镜像侧表面中心距离之水平分量。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还满足条件式 D23 > D2 ;其中,D23为第二镜片的像侧表面与第三镜片物侧表面之间的轴上间距,D2为第二镜 片沿光轴方向的厚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淳义黄俊翔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