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防伪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50674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RFID防伪瓶盖,包括外盖、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所述RFID 标签单元、密封层位于外盖内,RFID标签单元固定于密封层上方;所述密封层的主体为密封 片,该密封层与瓶口接触处设置与瓶口吻合的密封圈;密封片外缘、与外盖接触处设置至少 两个凸出的卡头,用以卡在外盖内随外盖转动而旋紧;所述外盖顶部设置可以在外盖旋开时 破坏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破坏机构;外盖上部周边设置阻止密封片脱落的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 身原有的气密性未被破坏可以继续使用。(*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容器包装
,涉及一种瓶盖,尤其涉及一种RFID防伪瓶盖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瓶体包装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等产品,尤其是名贵商品防伪的需要,较常用 的手段有瓶盖结构破坏防伪,即瓶盖在开启后局部或完全破坏,防止瓶盖被回收利用从而起 到防伪的目的,各种结构形式的防伪瓶盖层出不穷。随着模具加工技术的成熟和塑料成型技 术的普及,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直接仿冒生产完好的真品瓶盖用于假冒商品包装, 使得单纯的结构防伪功能大大降低。随着RFID技术的发展,利用RFID芯片的唯一性,即不可再生和无法复制的特性恰恰弥 补了上述缺陷,但是如何防止RFID标签本身被非法转移利用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 有的破坏RFID的瓶盖多有结构复杂,组装繁琐的缺点。本技术在瓶盖内只附加了一片密 封片,可广泛应用于旋开式瓶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RFID防伪瓶盖,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 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可以继续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RFID防伪瓶盖,包括外盖、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所述RFID标签单元、密封 层位于外盖内,RFID标签单元固定于密封层上方;所述密封层的主体为密封片,该密封层与 瓶口接触处设置与瓶口吻合的密封圈;密封片外缘、与外盖接触处设置至少两个凸出的卡头, 用以卡在外盖内随外盖转动;所述外盖顶部设置可以在外盖旋开时破坏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 破坏机构;外盖上部两侧设置旋紧时带动卡头旋紧的凸起,周边设置阻止密封片脱落的凸起。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RFID标签单元包括RFID标签及朝向外盖顶部有 部分突起的RFID芯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破坏机构为若干刮脚,用以紧压密封片、及在密 封层相对外盖旋开时破坏所述突起的RFID芯片。所述刮脚相对外盖顶部小于90度倾斜;刮 脚的末端设置有金属嵌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瓶盖旋紧后又被旋开时,密封圈与瓶口紧密吻合, 其形成的摩擦力大于芯片对刮脚带来的阻力;所述密封片相对瓶口静止、相对外盖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 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原有的气密性未被破坏可以继续使用。而 且瓶盖的防伪破坏结构均集成在瓶盖内部,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现有大多数的瓶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RFID防伪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密封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本技术结合RFID技术的防伪瓶盖在瓶盖被开启时,具有唯一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 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可以继续使用,达到对瓶中物品密封性的要 求。请参阅图l,本技术揭示了一种RFID防伪瓶盖,包括外盖l、 RFID标签单元、密封 层,所述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位于外盖l内,RFID标签单元固定于密封层上方。外盖及 密封层的材料可为塑料。外盖1顶部设置可以在外盖1旋开时破坏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破坏机构3。本实施例中, 所述破坏机构3为若干刮脚3 (如两个),用以紧压密封片2,同时用于在密封层相对外盖旋 转时破坏RFID标签单元。优选地,所述刮脚3相对外盖顶部呈30-60度倾斜(本实施例为45 度);另外,刮脚3的末端设置有硬质的金属嵌件,这样可以更有效的破坏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的主体为密封片2,该密封层与瓶口接触处设置与瓶口吻合的密封圈7;密封片2 外缘、与外盖1接触处设置至少两个凸出的卡头8,用以卡在外盖1内随外盖1转动,可参阅 图2。密封片2上方固定有RFID标签单元;RFID标签单元包括RFID标签4及朝向外盖1 顶部有部分凸起的RFID芯片5,与RFID芯片5连接的RFID天线9紧贴于密封片2上。破 坏RFID标签单元的方式可为破坏RFID芯片5与天线的连接。外盖1上部两侧设置旋紧时可带动两卡头8旋紧的凸起61,以在旋紧时带动密封片2转 动;外盖上部的周边设置阻止密封片脱落的凸起6。外盖1旋紧时,卡头8与相应凸起61密切配合,使得密封片2随外盖1一起转动。当外盖1被首次旋开时(旋开后RFID标签单元被破坏),卡头8由于在旋开方向时有最 多半圈的距离无凸起61阻挡;与此同时,密封圈与瓶口紧密吻合,密封圈7由于其与瓶口的 摩擦阻力或其他止退阻力(该力大于芯片对刮脚带来的阻力),或者说摩擦阻力或其他止退阻 力所产生的力矩大于芯片对刮脚带来阻力的力矩,外盖1相对密封片2转动。此时,外盖1 上的刮脚3相对RFID芯片5转动,从而破坏RFID芯片5与天线的连接。优选地,在设计时,卡头8在旋紧方向无凸起61阻挡、即卡头8在旋开方向紧靠凸起61, 刮脚3在旋开方向紧靠芯片5,这样卡头8在旋开的第一时间即可破坏RFID芯片5。本技术瓶盖的工作原理如下当瓶盖旋紧时,外盖1带动密封片2—起转动,同时密封圈7压紧瓶口,而密封片2上 的RFID标签单元不被破坏。当瓶盖被旋开时,密封圈与瓶口紧密吻合,密封圈7因为与瓶口的摩擦阻力或其他止退 阻力(该力大于芯片对刮脚带来的阻力,或者说摩擦阻力或其他止退阻力所产生的力矩大于 芯片对刮脚带来阻力的力矩),密封片2相对瓶体静止、相对外盖l转动,顶盖顶部的倾斜刮 脚3将RFID标签4上的芯片5刮落,从而破坏RFID芯片5与天线的连接。由此,具有唯一 编号的RFID标签被破坏,防止瓶盖被仿冒或者回收利用,而瓶盖本身原有的气密性未被破坏 可以继续使用。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中,选用PE塑料注塑成型瓶外盖,同时在顶部注塑成型一对称的倾斜角在30 60度的刮脚。瓶盖内表面凸起对6称分布在两侧或周边一圈,凸起的高度不小于0.5毫米; 内径小于密封片的最大外径。密封片外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卡头,以强压装入不易掉出为佳,另一面贴有RFID标签, 芯片厚度选用0.15毫米以上规格,也可注塑方式附着上,但芯片必需朝向刮脚一侧。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 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 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 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 的实施例进行其他变形和改变。如,刮脚相对外盖顶部的倾斜角度可以为小于90度的任意角度;密封片上可设置2个以 上的卡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RFID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盖、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所述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位于外盖内,RFID标签单元固定于密封层上方; 所述密封层的主体为密封片,该密封层与瓶口接触处设置与瓶口吻合的密封圈;密封片外缘、与外 盖接触处设置至少两个凸出的卡头,用以卡在外盖内随外盖转动; 所述外盖顶部设置可以在外盖旋开时破坏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破坏机构;外盖上部两侧设置旋紧时带动卡头旋紧的凸起,周边设置阻止密封片脱落的凸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FID防伪瓶盖,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盖、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所述RFID标签单元、密封层位于外盖内,RFID标签单元固定于密封层上方;所述密封层的主体为密封片,该密封层与瓶口接触处设置与瓶口吻合的密封圈;密封片外缘、与外盖接触处设置至少两个凸出的卡头,用以卡在外盖内随外盖转动;所述外盖顶部设置可以在外盖旋开时破坏所述RFID标签单元的破坏机构;外盖上部两侧设置旋紧时带动卡头旋紧的凸起,周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良衡陈德秋王宗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复旦天臣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