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9839 阅读:5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重车辆,载重车辆具有抗弯曲、但易于扭曲的底盘车架,在其上设置抗弯曲和抗扭曲的上部结构,该上部结构具有至少两个横向于车辆纵向的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纵梁(15),所述纵梁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纵梁之间的横梁(16)彼此连接。该上部结构在至少三个部位上通过运动支承部与底盘车架连接。运动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转动支承部,其转动轴大致沿车辆纵向中轴线延伸。至少两个运动支承部构成为支座,其在侧面设置在转动轴的两侧并且在车辆纵向上与转动支承部保持一定距离。纵梁(15)分别构成为敞开的型材,且至少一个横梁(16)构成为抗扭的空心型材。在横梁(16)上为每个纵梁(15)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纵梁(15)的连接法兰。该连接法兰借助螺栓和/或铆钉与纵梁(15)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抗弯曲的、但易于扭曲(verwindungsweichen)的底盘车架 的载重车辆,在其上设置有抗弯曲和抗扭曲的上部结构,其具有至少两个横向于车辆纵向 的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纵梁,所述纵梁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彼此连 接,其中,该上部结构在至少三个部位上通过运动支承部直接或间接借助辅助车架与底盘 车架连接,对此,所述运动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转动支承部,其转动轴大致沿车辆纵 向中轴线延伸,并且其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承部构成为支座,所述支座在侧面设置在转动轴 的两侧,且在车辆纵向上与转动支承部保持一定距离。
技术介绍
从EP 1 231 129 Bl已知一种这一类型的载重车辆。其具有抗弯曲的、但易于扭 曲的底盘车架,在其上设置有可扭曲的辅助车架。在辅助车架上设计有抗弯曲和抗扭曲的 上部结构,其具有两个纵梁,其在侧向彼此成一定距离,且通过横梁彼此连接。该纵梁分别 具有大致呈梯形的、敞开的空心型材部件,其在其纵向边缘上通过焊缝与上部结构的底盘 连接成在周向方向上封闭的空心型材。该上部结构在四个部位上借助运动支承部通过辅助 车架与底盘车架连接。其中两个运动支承部构成为转动支承部,其转动轴大致沿车辆纵向 中轴线延伸。两个另外的运动支承部构成为支座,其在侧面设置在转动轴的两侧,且在车辆 纵向上大致居中地设计在转动支承部之间。该载重车辆在实际中首先表明的是,在纵梁间 构成一个自由运动空间,其在底盘车架和辅助车架扭曲时接纳辅助车架的部分区域。由此 可形成由底盘车架、辅助车架、纵梁和底盘构成的系统的较小的结构高度,且该上部结构在 不平的地带上行驶时很少扭曲。然而,该载重车辆的缺点在于底盘由钢组成。然而在特定应用情况下,例如在弹药 运输时,为了减少由载重车辆使用者引起的火花形成的危险优选木制底盘。此外不利的是, 在制成所述上部结构时须制造相对长的焊缝,在其上会出现误差,例如气孔、凹穴和/或裂 缝。因此,焊缝必须进行误差检验,例如通过X光或超声波。在发现误差时反馈出在误差 位置上的焊缝,且然后重新焊接。与此相关的工作与粉尘负荷有关,其有害健康,且以金属 粉尘污染制造设备以及其他设备,其特别是对电气设备会带来问题。此外不利的是,焊缝 对彼此待焊接的部分要求有高的尺寸精确性,因为在焊接时接缝的搭接仅在受限情况下可 能。因此特别是在大型的上部结构的情况下需要有相应的具有用于待焊接部分的夹紧和定 位装置的制造设备。出于这个原因,以如下方式构造制造设备也是相应费事的,即可以用 同样的生产设备选择性地或交替地生产不同尺寸的上部结构(Aufbauten),例如短的和长 的上部结构和/或不同宽度的上部结构。最后在较大的车辆上也需要注意在焊接时出现变 形。此外存在的问题是,上部结构的防腐蚀保护的花费是巨大的,因为例如为了上部结构的 镀锌需要相应大的浸渗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开头所述类型的载重车辆,其实现以较小的高度 设置上部结构的纵梁,并且其能用简单的机械方式制成,且在底盘车架扭曲时该上部结构 尽可能地保持不扭曲。该目的通过下述方式得以解决,即纵梁分别构成为敞开的型材,且至少一个横梁 构成为抗扭的空心型材,在横梁上为每个纵梁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纵梁的连接法 兰,且连接法兰借助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与纵梁连接。令人惊异地表明,尽管纵梁构成为敞开的型材,按本专利技术的载重车辆的上部结构 使得强的抗弯曲和扭曲性成为可能。对于敞开的型材,可理解为横向于车辆纵向中轴线具 有不同于直线的、非环形封闭的分布的型材。此外,通过具有位于其间的、构成为空心型材 的横梁的敞开的纵梁产生由纵梁和横梁构成的系统的较小的结构高度。空心型材优选经过 由纵梁所张开的平面或者经过与此平行延伸的平面、且特别垂直于车辆纵向方向。至少一 个转动支承部在车辆纵向中轴线方向上可与空心型材保持一定距离,从而转动支承部可整 个或部分地设置在位于纵梁间的空间中。因为空心型材借助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抗 扭地与纵梁连接,在制造载重车辆时空心型材和纵梁可无需焊接工作以简单的方式安装。 由此特别可能的是,借助这种生产设备制造具有不同尺寸的上部结构。在本专利技术的按目的的构造方式中,空心型材的端部与连接法兰焊接。因为空心型 材与纵梁相比具有相对小的尺寸,所以在制造载重车辆时在连接法兰上的焊接工作可以较 少的耗费进行。然后,如果必要空心型材可用防腐蚀保护层进行覆层。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面向各个的纵梁的连接法兰构成为法兰板,其通过至少 一个空心型材部分抗扭地彼此连接,其中,法兰板横向于至少一个空心型材部分的纵向延伸 在侧面超过所述空心型材部分,且具有用于穿过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的孔。螺栓、铆钉 和/或闭锁环销于是可在载重车辆安装时很好地在法兰板上通过。但是也可能的是,连接法 兰和必要时在其中设计的孔完全可设置在空心型材或其直线延长的外轮廓的内部。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构造方式中,法兰板通过至少两个在车辆纵向中轴线方向上彼 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空心型材部分抗扭地彼此连接。由此,在重量较轻的同时形成特别抗扭 的横梁。优选的是,法兰分别平面地贴靠在与法兰板相邻的纵梁的壁部区域上。横梁优选 这样构成,即在载重车辆安装时将能够多个结构一样的横梁直接一个叠一个地堆叠。有利的是,至少一个空心型材包括圆柱体的空心型材和/或优选地构成为矩形型 材的箱型型材。于是,横梁可以低成本地制造。箱型型材的宽度可在200和600mm之间,优 选在300和500mm之间。箱型型材的高度可在80和160mm之间,且优选在100和140mm之 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构造方式中,纵梁构成为Z形型材,其分别具有两个通过纵向接 片彼此连接的侧边部分,其中,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优选穿过纵向接片和连接法兰。 于是,纵梁使得与横向于车辆纵轴线的在水平方向上延伸的弯曲轴相关的高的抗弯曲性成 为可能。在其上设置有纵梁的侧边部分的平面优选彼此平行,且分别与纵向接片的平面垂 直。所述侧边部分也可具有不同于平面的,例如角形的分布。有利的是,纵梁具有至少一个前面的梁部分、后面的梁部分以及设置在所述前面 的梁部分和后面的梁部分之间的中间件,其中,所述梁部分和所述中间件设置彼此成直线的延长线上,其中,面向纵梁的连接法兰分别搭接相关的纵梁的中间件,并且其中,梁部分 和中间件分别借助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与面向它们的连接法兰连接。在此甚至可能 的是,在梁部分和连接法兰上设置有这样的用于接纳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的孔,以使 得纵梁在其安装时能够彼此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距离与连接法兰连接。于是,为了制造不同 长度的上部结构,纵梁在安装时或者可以没有中间件以其彼此面对的端部优选直接彼此邻 接地与横梁连接,或者纵梁能够以彼此间的轴向距离安装在横梁上,其中,所述距离通过中 间件进行搭接。在本专利技术的合适的构造方式中,所述上部结构具有外部车架,所述外部车架具有 前面的和后面的车架横向件以及两个对所述前面的车架横向件和所述后面的车架横向件 相互进行连接的车架纵向件,其中,前面的车架横向件和后面的车架横向件具有连接部位, 所述链接部位借助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与纵梁连接。由此,在制造载重车辆时,外部 车架无需焊接可与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载重车辆(1),所述载重车辆具有抗弯曲的、但易于扭曲的底盘车架(3),在所述底盘车架上设置抗弯曲和抗扭曲的上部结构(14),所述上部结构具有至少两个横向于车辆纵向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纵梁(15),所述纵梁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16)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上部结构(14)在至少三个部位上通过运动支承部直接或间接地借助辅助车架(10)与所述底盘车架(3)连接,其中,所述运动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转动支承部(17),所述转动支承部的转动轴大致沿车辆纵向中轴线(2)延伸,并且其中至少两个运动支承部构成为支座(18),所述支座在侧面设置在转动轴的两侧,并且在车辆纵向上与所述转动支承部(17)保持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5)分别构成为敞开的型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横梁(16)构成为抗扭的空心型材;在所述横梁(16)上为每个纵梁(15)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纵梁(15)的连接法兰;并且所述连接法兰借助螺栓、铆钉和/或闭锁环销与所述纵梁(15)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载重车辆(1),所述载重车辆具有抗弯曲的、但易于扭曲的底盘车架(3),在所述底 盘车架上设置抗弯曲和抗扭曲的上部结构(14),所述上部结构具有至少两个横向于车辆 纵向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纵梁(15),所述纵梁通过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纵梁之间的横梁 (16)彼此连接,其中,所述上部结构(14)在至少三个部位上通过运动支承部直接或间接地 借助辅助车架(10)与所述底盘车架(3)连接,其中,所述运动支承部中的至少一个构成为 转动支承部(17),所述转动支承部的转动轴大致沿车辆纵向中轴线( 延伸,并且其中至 少两个运动支承部构成为支座(18),所述支座在侧面设置在转动轴的两侧,并且在车辆纵 向上与所述转动支承部(17)保持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5)分别构成为敞开的 型材,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横梁(16)构成为抗扭的空心型材;在所述横梁(16)上为每个纵梁 (15)分别设置至少一个面向相关纵梁(1 的连接法兰;并且所述连接法兰借助螺栓、铆钉 和/或闭锁环销与所述纵梁(1 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型材的端部与所述连接 法兰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面向各个纵梁(1 的连接 法兰构成为法兰板(23),所述法兰板通过至少一个空心型材部分抗扭地彼此连接;并 且所述法兰板03)横向于所述至少一个空心型材部分的纵向延伸在侧面超过所述空心型 材部分,并且所述法兰板具有用于穿过螺栓和/或铆钉的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通过至少两个 在车辆纵向中轴线方向上彼此保持一定距离的空心型材部分抗扭地彼此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空心 型材包括圆柱体形的空心型材和/或优选构成为矩形型材的箱型型材。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5)构 成为Z形型材,所述Z形型材分别具有两个通过纵向接片(19)彼此连接的侧边部分(20a、 20b),并且螺栓和/或铆钉优选穿过所述纵向接片(19)和所述连接法兰。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15)具 有至少一个前面的梁部分(1 )、后面的梁部分(1 )以及设置在所述前面的梁部分和所 述后面的梁部分之间的中间件(15c),所述梁部分(15a、15b)和所述中间件(15c)设置彼此 成直线的延长线上,并且面向所述纵梁(15)的连接法兰分别搭接相关的纵梁(15)的所述 中间件(15c),并且所述梁部分(15a、15b)和所述中间件(15c)分别借助螺栓和/或铆钉与 面向所述梁部分和所述中间件的连接法兰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结构(14) 具有外部车架,所述外部车架具有前面的车架横向件(25a)和后面的车架横向件0 )以 及两个将所述前面的车架横向件与所述后面的车架横向件彼此连接的车架纵向件(26),并 且所述前面的车架横向件(25a)和所述后面的车架横向件(25b)具有连接部位,所述连接 部位借助螺栓和/或铆钉与所述纵梁(1 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载重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的梁部分 (15a)的与所述至少一个空心型材保持一定距离的端部区域分别通过一延长件与所述前面 的车架横向件(25a)连接,和/或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普法夫
申请(专利权)人:越野移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