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48400 阅读:4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包括:(1)配置制备液:配制含有氯化钾、EDTA-2Na、硼酸的溶液,用硼酸钠调解pH值到7.0,获得制备液;(2)样品的制备:在河豚鱼背脊距离表皮约0.5cm深处取5g样品;用刀将肉切细,再在研钵中研磨5分钟;放入均质机中,加入用制备液30ml,在中速均质2min;离心机中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向沉淀加入少许制备溶液,用玻璃棒搅拌,随后,重复以上步骤三次;收集沉淀,在将沉淀用30ml制备液溶解,获得样品悬浊液;(3)检测:利用显微镜在10×10倍观察,用计算机软件对每个样品的肌肉纤维长度进行测量;计算平均值。提高了分级的精确度,利于规范和完善河豚鱼鱼肉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水产品质量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具体是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方法。
技术介绍
河豚鱼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水产品,其肉质洁白细嫩,肉味鲜美,享有“鱼中之王”的美誉。在我国沿海、日韩等地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目前我国河豚鱼成鱼主要销售日本和韩国市场,是重要的创汇渔业对象。然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河豚鱼的健全的品质鉴别和分级的方法。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河豚鱼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对规范和完善我国河豚鱼出口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没有关于河豚鱼的健全的品质鉴别和分级的方法的情况,提供。该专利技术适用于鉴别河豚鱼鱼肉品质,并以此作为分级标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利用河豚鱼鱼肉中肌原纤维长度这一指标进行河豚鱼肉的品质鉴别和分级。利用肌原纤维长度进行品质鉴别时合适的,这主要是基于鱼肉储藏过程中的肉的品质变化,主要与构成肉质的肌原纤维变化有关,当肌原纤维分解长度变短以后,肌肉也就迅速变软。肌原纤维的变化一方面与微生物有关,另一方面与肉自身含有的酶有关。在储藏初期,由于细菌对鱼肉污染较小,所以起作用的主要是自身所含的酶类。因此,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制备液:配制含有氯化钾(1mol/L),EDTA-2Na(0.005mol/L),硼酸(0.04mol/L)的溶液,并利用0.05mol/L的硼酸钠调解pH值到7.0,获得制备液;(2)样品的制备:在河豚鱼鱼肉深处取肌肉,得到5g样品;用刀将肉切细,随后,再在研钵中研磨5分钟;研磨过的肉放入均质机中,加入用制备液30ml,在中速均质2min;随后选用离心机中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向沉淀加入少许制备溶液,用玻璃棒搅拌,随后,重复以上步骤三次;收集沉淀,在将沉淀用30ml制备液溶解,获得样品悬浊液;(3)检测:悬浊液用玻璃棒沾取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豚鱼肉品质鉴别及分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配置制备液配制含有氯化钾(lmol/L),EDTA-2Na(0. 005mol/L),硼酸(0. 04mol/L)的溶液,并利用 0. 05mol/L的硼酸钠调解pH值到7. 0,获得制备液;(2)样品的制备在河豚鱼鱼肉深处取肌肉,得到5g样品;用刀将肉切细,随后,再在研钵中研磨5分钟;研磨过的肉放入均质机中,加入用制备液30ml,在中速均质aiiin ;随后选用离心机中速离心15分钟,弃去上清液;向沉淀加入少许制备溶液,用玻璃棒搅拌,随后,重复以上步骤三次;收集沉淀,在将沉淀用30ml制备液溶解,获得样品悬浊液;(3)检测悬浊液用玻璃棒沾取少许,放在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然刘源谢晶王锡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