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800 阅读:3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由前向后之纵长方向定义一纵轴Y,该底座可稳定地平置于任一平面上; 一横向移动滑块机构,其具有一横向螺杆、一对横向滑轨、一横向滑块、一球接头、一球接头座、一大腿前滑轨固定座、一对纵向滑轨与一纵向螺杆,该对横向滑轨是垂直该纵轴Y而固定在底座之靠近前端处,该横向螺杆位在该对横向滑轨之间,该横向滑轨可被该横向螺杆驱动而在该对横向滑轨上移动,该横向滑块前端具有一球接头而与该球接头座作连接,该球接头座连接该对纵向滑轨之一端,而该纵向滑轨之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 一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其位于底座之前半部,具有一第一及第二长杆、一大腿滑座及一纵向滑座,该第一长杆之一端与该底座是以枢轴方式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长杆之一端以枢轴方式连接,该第二长杆之另一端与该纵向滑座以枢轴方式连接,而该滑座可在该纵向滑轨上移动; 一脚撑支撑滑动机构,位于该底座之后半部,具有一对滑轨及一脚滑座,该滑轨之前端两端各固定在该底座。(*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急性脑血管疾病(一般称脑中风)及脊椎病变常使患者产生下肢瘫痪的现象,下肢瘫痪后,其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常因缺乏被动性关节运动而导致关节僵直、肌肉萎缩,并可能进一步造成患者长久卧病而产生褥疮。因此在病情未恶化前,应予及时而适当的物理复健。然现今复键师人力严重缺乏,多数患者无法得到充分的复健治疗,导致下肢残废、无法适应家庭及社会生活,且为家庭、社会增加许多负担。而目前所使用的机械式复健机仅能帮助下肢作单纯的弯曲、伸张动作,无法帮助髋、膝及踝关节作旋转运动,其功能仍十分简单,因此下脚的肌肉或关节未能充分使用到,造成其功能持续退化。故现有的复健机仍无法有效替代人工复健方式。基于上述原因,若能提供一台复健功能完整的机械则可有效替代部分人力。利用机械方式代替人工,使上述的关节能作有规律且定时定量的运动,以减少关节发生僵直、肌肉萎缩及产生褥疮的机会,对患者及其家人而言应具有相当大的助益。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健机,特别是涉及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具有多个运动自由度的功能;可协助瘫痪的下肢作更多自由度的运动,有利于脑血管及脊椎病变的患者下肢的复健,在积极方面可帮助其早日康复;消极方面可减少病情持续恶化发生。本技术的复健机是以电力为能源驱动滑动机构作机械位移,产生三度空间的运动,且该运动范围及速度可调整,可带动患者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作适当周期及负荷之上下及外展与内缩的被动运动。本技术的复健机包括;一横向移动滑块机构、一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及一脚掌支撑滑动机构;其中该横向移动滑块机构乃利用具有球接头的横向移动滑块产生机构的旋转运动,使患者的肢体可向左右两侧转动;该大腿支撑滑动机构除具有支撑大腿之功能外,并利用一大腿滑座,使下肢在收缩及伸展之过程中得以顺畅进行,而患者亦不致受伤;该脚掌支撑滑动机构,其可供在脚体曲膝及伸展期间,脚掌得自由移动而不致受到不当之压迫,此滑动机械并可设定与水平面呈某一角度,使脚掌向内弯曲在适当的角度范围内。本技术的目的有三方面(1)增加瘫痪下肢的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的活动范围,有利患者肢体功能的增强;(2)增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及关节活动以减少褥疮的发生;及(3)可机动地为患者作复健,有利患者肢体功能上的庚复。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由前向后之纵长方向定义一纵轴Y,该底座可稳定地平置于任一平面上;-横向移动滑块机构,其具有一横向螺杆、一对横向滑轨、一横向滑块、一球接头、一球接头座、一大腿前滑轨固定座、一对纵向滑轨与一纵向螺杆,该对横向滑轨是垂直该纵轴Y而固定在底座之靠近前端处,该横向螺杆位在该对横向滑轨之间,该横向滑轨可被该横向螺杆驱动而在该对横向滑轨上移动,该横向滑块前端具有一球接头而与该球接头座作连接,该球接头座连接该对纵向滑轨之一端,而该纵向滑轨之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其位于底座之前半部,具有一第一及第二长杆、一大腿滑座及一纵向滑座,该第一长杆之一端与该底座是以枢轴方式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长杆之一端以枢轴方式连接,该第二长杆之另一端与该纵向滑座以枢轴方式连接,而该滑座可在该纵向滑轨上移动;-脚撑支撑滑动机构,位于该底座之后半部,具有一对滑轨及一脚滑座,该滑轨之前端两端各固定在该底座。所述的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横向机构的横向螺杆及纵向螺杆各以一具马达驱动旋转。所述的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横向滑块移动的距离使该球接头座顺时针与逆时针转动之角度均为35°。所述的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脚掌支撑滑动机构的滑轨与水平面间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2°至18°。所述的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另包括一大腿支撑座,该大腿支撑座是用于支撑大腿并可在该第一长杆上自由滑动。所述的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该纵向螺杆与马达之间以一挠性接头连接。所述的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产生脚掌向内弯的角度范围为5°-15°。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优点和积极效果非常明显,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除了开动马达52可作一般下肢弯曲之动作,亦可开动另一马达51使该大腿支撑滑动机构3作小辐度的旋动,如此,可令患者之髋关节作旋转运动,即图2所示的之大腿内缩、外展角度。本技术的复健机,经实际测试的结果,可使患者之髋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在90°-100°之范围,内缩与外展角度可达30°-35°,可适合不同身高的患者,并能在髋关节屈曲、大腿内缩、外展、踝关节小角度压迫运动之三方向运动,且不会使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本技术的复健机是一种新颖而独特的机构设计,并经多次模拟试用,均可获得极佳效果,足见具有医学复健上的利用价值。下面参照附图通过最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进行详细描述。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显示本技术中有关髋关节屈曲角度的定义;图2显示本技术中有关大腿部位内缩及外展的定义;图3为本技术复健机内部机构组合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复健机内部机构组合之前视图;图5为本技术复健机构中之横向平移滑动机构,利用横向螺杆带动横向滑块,进而带动纵向滑轨旋转之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复健机支撑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图;图7为本技术复健机支撑脚掌部位之脚掌支撑滑动机构图;图8显示本技术复健机之大腿滑座在大腿伸张时的位置;图9显示本技术复健机之大腿滑座在大腿屈曲时的位置;及图10显示髋关节向上屈曲时,大腿、大小与脚掌之相关位置。兹配合图式将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图1及2分别显示有在髋关节屈曲角度之定义及有关大腿部位内缩及外展之定义。有关本实新型,如图3及图4所示,该功能复健机包括一横向移动滑块机构2、一大腿支撑滑动机构3及一脚掌支撑滑动机构4;诸机构分别固定在一底座1上。其中定义底座1之纵长方向为座标轴Y,横方向为X轴向,垂直X-Y平面为Z轴向。本复健机结构中,该大腿支撑滑动机构3包括一第一长杆31、一第二长杆32、一大腿滑座33、一大腿支撑座34及一纵向滑座35。当一马达52启动时,经由一挠性接头53使与其连接之一纵向螺杆27被带动旋转,该纵向滑座35便以Y轴向沿着两平行之纵向滑轨26及该纵向螺杆27移动。当该纵向滑座35移动时,便与该第一长杆31及第二长杆32构成一基本之曲柄滑块机构。该第一长杆31得以因改变该纵向滑座35的位移而改变角度,并可由该纵向螺杆27的正反向交互转动,使该纵向滑座35产生往复式运动,并进而使该第一长杆31产生正反向旋转运动。另外,支撑大腿之该大腿滑座33采用可滑动之机构,可自由地在该第一长杆31上滑动,其详图如图6所示。该横向移动滑块机构2包括一对平行之横向滑轨21、一横向螺杆22、一横向滑块23、一球接头24、一球接头座25、一对平行之纵向滑轨26、一纵向螺杆27、一对横向滑轨支架28;其中该横向螺杆22连接至马达51,该马达51转动时带动该横向螺杆22旋转,进而带动其上之该横向滑块23朝X轴向沿着该横向滑轨21及横向螺杆22上平移。该球接头24设置于该横向滑块23上,并与球接头座25相接,而该球接头座25是绕该纵向螺杆27轴心旋转,图5显示其连接之详细情形。再同时参阅图3及图4,当该横向滑块23平移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下肢瘫痪的复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由前向后之纵长方向定义一纵轴Y,该底座可稳定地平置于任一平面上;-横向移动滑块机构,其具有一横向螺杆、一对横向滑轨、一横向滑块、一球接头、一球接头座、一大腿前滑轨固定座、一对纵向滑轨与一纵向螺杆,该对横向滑轨是垂直该纵轴Y而固定在底座之靠近前端处,该横向螺杆位在该对横向滑轨之间,该横向滑轨可被该横向螺杆驱动而在该对横向滑轨上移动,该横向滑块前端具有一球接头而与该球接头座作连接,该球接头座连接该对纵向滑轨之一端,而该纵向滑轨之另一端固定在底座上;-大腿支撑滑动机构,其位于底座之前半部,具有一第一及第二长杆、一大腿滑座及一纵向滑座,该第一长杆之一端与该底座是以枢轴方式连接,另一端则与该第二长杆之一端以枢轴方式连接,该第二长杆之另一端与该纵向滑座以枢轴方式连接,而该滑座可在该纵向滑轨上移动;一脚撑支撑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万张安欣郭有顺
申请(专利权)人:私立亚东工业专科学校财团法人徐元智先生医药基金会附设亚东纪念医院朱耀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