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光来专利>正文

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433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2%~10%,仲丁威含量为10%~40%。该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可制成乳油,即原药中加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也可制成水乳剂,即原药加有机溶剂、助溶剂、湿润剂、扩散剂、防冻剂、乳化剂和水等。其共毒系数达564~786,其杀虫谱广,速效和持效性好,成本较低,比单用氟虫腈的亩用成本下降55~65%。适用于水稻害虫和飞蝗的防治,尤其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反应。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中的配比均为重量含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配农药
,具体为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
技术介绍
氟虫腈1994年在我国水稻上获得临时登记(5%悬浮剂),登记号为LS94007。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稻害虫和飞蝗防治,对水稻害虫,如稻瘿蚊、稻蓟马、二化螟、稻飞虱、稻蝗等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但对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对水稻上发生的大螟防治效果不好,因此,在使用氟虫腈3~4年的水稻产区,大螟的种群比例上升较快。加之对鱼虾的毒性高,在水网、湖区使用亦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氟虫腈农药的速效性稍差,农药价位高(每亩6~7元),这也是限制该药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因素之一。为了使氟虫腈这种具有中等毒性,杀虫谱广以及对二化螟等害虫防治效果好等优点的农药能适应我国水稻害虫防治市场,能在水稻病虫综合防治中起到更好的作用。若采用我国目前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低毒(包括对鱼、蜜蜂)、成本较低的现用农药,与其进行合理的复配,经一系列的筛选试验,选择增效明显的组合物,如仲丁威等农药品种,增强速效性、扩大杀虫谱、降低农药成本是氟虫腈复配农药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设计提供一种低毒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的技术方案,其杀虫谱广,速效和持效性好,成本较低。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2%~10%,仲丁威含量为10%~40%。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3%~8%,仲丁威含量为20%~30%。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6%~5%,仲丁威含量为25%~30%。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9%~3%,仲丁威含量为25%~30%。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1.2%~2%,仲丁威含量为25%~30%。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1.5%~2%,仲丁威含量为25%~30%。氟虫腈(又名锐劲特、Fipronil、Regent),是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是r~氨基丁酸调节的氯离子通道的有效阻塞剂,并因此干扰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作用。杀虫谱广,对同翅目、直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缨翅目和鞘翅目等多种昆虫具有胃毒、触杀作用、并且有一定的内吸作用。化学名称为(±)-5-氨基-1-(2,6-二氯-α,α,α-三氟-p-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硫酰基吡唑-3-碳化腈,分子式C12H4Cl2F6N4OS,为已知物质,是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研制,现为西德拜尔农药公司生产。仲丁威(BPMC),又称巴沙、扑杀威、OMS-313,对害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并具有内吸作用,还有一定的杀卵作用。对高等动物低毒,对鱼低毒,对兔的皮肤、眼睛有很小刺激。化学名称为仲丁基苯基甲基氨基甲酸酯,为已知物质,可由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购得。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可制成乳油,即原药中加有机溶剂和乳化剂。也可制成水乳剂,即原药加有机溶剂、助溶剂、湿润剂、扩散剂、防冻剂、乳化剂和水等。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共毒系数达564~786,其杀虫谱广,速效和持效性好,成本较低,比单用氟虫腈的亩用成本下降55~65%。适用于水稻害虫和飞蝗的防治,尤其是对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反应。在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的配比均为重量含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除另有说明外,所有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配方一氟虫腈0.3%,仲丁威29.7%。配方二氟虫腈0.6%,仲丁威29.4%。配方三氟虫腈0.9%,仲丁威29.1%。配方四氟虫腈1.2%,仲丁威28.8%。配方五氟虫腈1.5%,仲丁威28.5%。上述配方的氟虫腈·仲丁威复配农药及80%氟虫腈水分散剂、20%仲丁威乳油以二化螟4~5龄幼虫为对象,进行对比试验,其共毒系数和药效试验数据如下30%氟虫腈·仲丁威对二化螟的共毒系数测定 80%氟虫腈水分散剂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20%仲丁威乳油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配方一)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配方二)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配方三)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配方四)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配方五)对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30%氟虫腈·仲丁威乳油(0.9+29.1%自配)每亩用药100克;5%氟虫腈悬浮剂(拜尔作物科学公司生产)每亩用药40克;40%仲丁威乳油(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原药)每亩用药100克;20%三唑磷乳油(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每亩药100克;清水对照,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其试验数据如下30%氟虫腈·仲丁威复配剂防治二化螟效果试验表 为了筛选氟虫腈及其不同复配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选择水稻所基地连作晚稻(品种为秀水11号)田,作田间小区试验。水稻处于拔节—孕穗期。稻纵卷叶螟成虫多为8月14号(云娜)倒槽迁入,幼虫发育历期较整齐。小区面积为30m2,每药剂处理重复三次。由于各小区药前卷叶率发生程度不一致,因此,将空白对照设置五次重复,以求能代表全田的虫情自然发生程度。试验于9月3日施药,稻纵卷叶螟幼虫为2-3龄期,由于药前已有一定数量的卷叶,因此,于药前和药后7天各调查卷叶率一次,计算卷叶增长率,将各处理与空白对照的卷叶净增长率计算相对防治效果,同时观察各药剂对水稻有无药害发生。30%氟仲复配剂,5%氟虫腈悬浮剂,40%仲丁威乳油,40%毒死蜱乳油,空白对照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其试验数据如下30%氟虫腈·仲丁威复配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试验效果表 测定结果表明,配方一的共毒系数为739;配方二的共毒系数为786;配方三的共毒系数为606;配方四的共毒系数为564;配方五的共毒系数为614,均大于10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各配比增效明显,从药剂成本和药剂的持效性考虑,以配方二和配方三作为优选。经田间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氟虫腈·仲丁威复配剂(0.9+29.1%配比)亩用药100克防治二化螟,药后20天检查,枯心率仅为0.23%,防治效果为97.3%;5%氟虫腈的枯心率为0.28%,防治效果为96.7%;40%仲丁威乳油的枯心率为2.43%,防治效果为71.0%。国内目前常用的20%三唑磷乳油亩用药100克,枯心率达3.1%,防治效果仅为63.1%。可见,氟虫腈与仲丁威的复配剂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最好。上述各处理药剂对水稻生长发育无不良的反应,氟虫腈·仲丁威复配剂的处理区,水稻长势良好,叶色清秀,后期抽穗整齐。在田间对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试验,结果如下30%氟虫腈·仲丁威(0.9+29.1%配比)复配农药亩用100克,卷叶净增值为1.3,防治效果为88.5%;5%氟虫腈悬浮剂亩用30克,卷叶净增值为3.2,防治效果为71.7%;40%仲丁威乳油亩用100克,卷叶净增值为7.5,防治效果为33.6%。国内目前防治稻纵卷叶螟最好的农药—毒死蜱,亩用100克,卷叶净增值为0.7,防治效果为93.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2%~10%,仲丁威含量为10%~40%。

【技术特征摘要】
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2%~10%,仲丁威含量为10%~4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3%~8%,仲丁威含量为20%~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氟虫腈与仲丁威复配农药,其特征在于氟虫腈含量为0.6%~5%,仲丁威含量为25%~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小丽胡国文张光来徐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光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