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4138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先按重量组分:荆芥1份、桔梗4份、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通过如下步骤制备得到:1)药材烘干,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3~4h;2)药材粉碎成粗粉;3)药材装进超临界萃取罐中,加入夹带剂乙醇或甲醇,萃取条件:一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10MPa,温度为40~60℃,流量15~20L/h的条件下进行萃取3~4h;二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10MPa,温度为35~50℃;4)提取物进行脱水,干燥。通过该超临界制备工艺,能有效地富集黄酮、皂苷、萜类成分。所述的提取物成分特征:按重量比计,甘草酸≥2.8%,甘草苷≥0.7%,桔梗皂苷D≥0.3%,薄荷酮≥0.04%。该提取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疗效更显著,制备工艺简单,提取率高,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炎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经典中药复方 “荆芥汤”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提取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咽喉炎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咽炎,在祖国医学中属“喉痹”范畴。现代医学认为它是由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的咽部粘膜的急性炎症。中医认为多因热邪毒侵袭咽喉, 内伤于肺,相搏不去,致咽喉肿塞痹痛;或邪热壅盛,由肺卫传里,热邪循经灼伤咽喉肿痛而成喉痹。临床主要表现为咽部红肿、疼痛、干痒不适及异物感,常伴发热。本病是以咽喉疼痛,咽部红肿底或有颗粒突起,喉核肿胀不明显,全身有风热症状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急性炎症。西医治疗多以抗生素为主但多有毒副作用,而且易耐药,而中医中药治疗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传统中医认为急性咽炎(急喉痹)分为风寒外侵、风热袭肺、肺胃热盛三型。临床则多见风热袭肺、肺胃热盛两型。风热袭肺型咽痛,口微渴,发热,微恶寒,咽部,轻度充血,水肿,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肺胃热盛型症见咽痛较剧,口渴多饮,咳嗽、疲粘稠,发热,大便偏于干。小便短赤,咽部充血较甚,舌质红,苔薄黄, 脉数有力。治宜泻热解毒,利咽消肿。荆芥汤载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原方为“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 一两。”其功能主治为“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其制法及用法为“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六分,去渣,食後温服”。历代主要方剂著作中均有该方剂记载, 如明代《赤水玄珠》等。但所有记载,在制备工艺均为传统水煎方。可见,传统工艺粗糙,且服用、携带不方便,服用量大,也不适宜加工成其他剂型。更关键是通过加热水煎,低极性成分易挥发,使其确切疗效受到影响。荆芥主要含挥发油1.8%,油中主成分为右旋薄荷酮(a-Menthone)、消旋薄荷酮、少量右旋柠檬烯(α-Limone)。荆芥地上部分含挥发油1.3%,穗含挥发油约 4. 11% ;挥发油中主成分为d-薄荷酮(d-menthone)约42. 9%,消旋薄荷酮、1-胡薄荷酮 (Ι-pulegone)约33. 9 %及少量d_苎烯(d-limonene),另尚含γ-菔烯。而这些成分是很容易挥发的成分,传统工艺中,通过加热,很容易导致该类成分的损失。桔梗主要含桔梗皂甙(Platycodin),水解产生皂甙元为三萜酸的混合物,其中一种为远志酸(Polygalacic acid),另一种为桔梗皂甙元(Platy-codigenin),尚含桔梗酸A、B及C(Platycogenic acid A、B、C)、菊糖、桔梗聚糖、葡萄糖及植物甾醇。如菠菜甾醇(a-Spinasterol)、 α-菠菜甾醇-β-D-葡萄糖甙(a-Spinasteryl-β-D-glucoside)等。桔梗皂甙元水溶性差,因此,传统工艺也容易导致该类成分的损失。甘草中根和根茎主含三萜皂甙。其中主要的一种,谷称甘草甜素(glycyrrhizin),系甘草的甜味成分,是1分子的18 β -甘草次酸(18β -glycyrrhetic acid)和2分子的葡萄醛酸(glucuronic acid)结合生成的甘草酸(glycyrrhi zic acid)的钾盐和钙盐。其他的三萜皂甙有乌拉尔甘草皂甙 (uralsaponin)A、B 和甘草皂试(Iicoricesaponin) A3、B2、C2、D3、E2、F3、G2、H2、J2、K2。 又含黄酮素类化合物甘草甙元(Iiquiritigenin),甘草甙(Iiquiritin),异甘草甙元 (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试(isoliquirit in),新甘草试(neoliquiritin),亲异甘草试(neoisoliquiritin),甘草西定(Iicoricidin),甘草利酮(Iicoricone),刺芒柄花素 (formononetin),5-0_ 甲基甘草本定(5-0-methyllicoricidin),甘草甙元-4'-芹糖葡萄 Hf^ [liquiritigenin-4' -qpiofur-anosyl (1 — 2)glucopyranoside,apioliquiritin], 甘草甙元-7,4' -二葡萄糖甙(liquiritigenin-7,4' -diglucoside),新西兰牡荆甙 II (vicenin II)即是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芒柄花甙(ononin),异甘草黄酮醇 (isolicoflanonol),异甘草甙元-4' _芹糖葡萄甙。还含香豆精类化合物甘草香豆精 (glycycoum-arim),甘草酚(glycyrol),异甘草酚(isoglycyrol)。总之,原复方制备工艺通过直接水提方法,可提取部分水溶性成分,如桔梗皂苷类等,但对甘草中其他成分如黄酮类成分、低极性成分及皂苷苷元类成分,则很难提取出来,而这些损失的成分恰是该方剂的抗炎的主要活性成分,且中药发挥疗效为各成分的综合作用,因此,传统工艺对有效成分的保留很不合理,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对其工艺进行革新。有关该方剂的现代制备及相关工艺研究均为空白,限制了该方剂的扩大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解决直接水提方法存在的挥发性有效成分损失大的问题,有效地富集了各药材的主要成分。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先按重量组分荆芥1份、桔梗4份、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再通过超临界制备工艺富集总黄酮、 总皂苷、总萜类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中,按重量比计,甘草酸> 2.8%,甘草苷彡0. 7%,桔梗皂苷D彡0. 3%,薄荷酮彡0. 04%。上述抗咽喉炎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按重量组分准备药材;荆芥1份、桔梗4份、 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并包括下述方法步骤1)药材烘干,干燥温度为40 60°C,干燥时间3 4h ;2)药材粉碎成粗粉;3)药材装进超临界萃取罐中,加入夹带剂,萃取条件一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 lOMpa,温度为40 60°C,流量15 20L/h的条件下进行萃取3 4h ;二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 lOMpa,温度为;35 50°C ;4)萃取出的提取物进行脱水,干燥。即得“抗咽炎”提取物。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2、中粗粉粉碎粒度在60 200目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的夹带剂选自甲醇、乙醇等有机溶剂;夹带剂与粗粉质量比为 2 50 100。试验实施例1是各提取物的主成分含量分析,表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提取物,是指采用超临界制备方法,按传统药物复方组成比例进行制备而成,以黄酮类、皂苷、萜类成分为主要组分的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是,复方中荆芥主要为薄荷酮为主的萜类成分;甘草主要含甘草黄酮及甘草皂苷类成分;桔梗也主要含桔梗皂苷类成分;原复方制备工艺通过直接水提方法,可提取部分水溶性成分,如桔梗皂苷类等,而对脂溶性成分难以提出来,使荆芥挥发性成分及甘草三萜类成分,桔梗皂苷元能更多地富集损。因此,本专利技术通过超临界制备工艺, 有效地富集了各药材的主要成分,体现了该复方的综合物质基础,同时,提取物很容易加成工各种剂型,同时使其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先按重量组分:荆芥1份、桔梗4份、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再通过超临界制备工艺富集总黄酮、总皂苷、总萜类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中,按重量比计,甘草酸≥2.8%,甘草苷≥0.7%,桔梗皂苷D≥0.3%,薄荷酮≥0.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先按重量组分荆芥1份、桔梗4份、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再通过超临界制备工艺富集总黄酮、总皂苷、总萜类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取物中,按重量比计,甘草酸彡2.8%,甘草苷彡0.7%,桔梗皂苷D彡0.3%,薄荷酮彡0. 0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炎的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先按重量组分荆芥1份、桔梗4份、生甘草2份准备药材;并包括如下步骤1)药材烘干,干燥温度为40 60°C,干燥时间3 4h;2)药材粉碎成粗粉;3)药材装进超临界萃取罐中,加入夹带剂,萃取条件一级减压分离压力为5 lOM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启新李勇高媛陈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