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一直以开,在走廊、入口等处,使用通过安装于天花板上的多个荧光管和照明罩而实现平面照明的照明装置。此外还有照明装置的提案,其具有防止进入到照明装置内的虫子等的尸骸堆积在照明罩上而影响美观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如下照明罩的照明装置,即在框体的荧光管侧贴有透光片,在该侧的相反侧贴有光扩散片。在该照明罩中,由框体、透光片以及光扩散片形成密闭空间。进入到照明装置内的虫子的尸骸不会堆积在照明罩内,而是堆积在透光片上。因此,从下方看照明装置时,不易看到虫子的尸骸,因此可以保持美观。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2006-20997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如上所述的照明装置中,根据建筑物结构的实际情况,需要缩短荧光管与照明罩的下表面的距离而实现薄型化。然而,若缩短该距离,则不仅容易从下方看到荧光管,而且产生发光不均勻,从而不能得到均勻的平面照明。此外,由于照明罩的薄型化,虫子的尸骸容易在照明罩上形成投影。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即使在薄型化的情况下,从下方也不会看到荧光管和虫子等的尸骸 ...
【技术保护点】
1.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以覆盖该光源的方式设置的照明罩,所述照明罩具有框架、第1光扩散部件以及第2光扩散部件,所述框架具有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光源侧的端部被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覆盖,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光源侧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被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覆盖,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由玻璃纤维薄板形成,其中,所述玻璃纤维薄板具有玻璃纤维织物以及覆盖该玻璃纤维织物的树脂覆盖层,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的总透光率为80%以上,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的总透光率为40%以上,基值为80%以上,由所述框架、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以及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形成密闭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具有光源和以覆盖该光源的方式设置的照明罩, 所述照明罩具有框架、第1光扩散部件以及第2光扩散部件, 所述框架具有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通过的开口, 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光源侧的端部被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覆盖, 所述开口的位于所述光源侧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被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覆盖, 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由玻璃纤维薄板形成,其中,所述玻璃纤维薄板具有玻璃纤维织物以及覆盖该玻璃纤维织物的树脂覆盖层,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的总透光率为80%以上,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的总透光率为40%以上,基值为80%以上,由所述框架、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以及所述第2光扩散部件形成密闭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的基值为70%以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光扩散部件由玻璃纤维薄板形成,其中,所述玻璃纤维薄板具有玻璃纤维织物以及覆盖该玻璃纤维织物的树脂覆盖层。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与所述光源的相对位置被固定,所述固定框与所述框架具有矩形的外形,且被分别成对的第1联结杆以及第2联结杆相互联结,所述成对的第1联结杆的端部分别...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