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3815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识别系统、门禁系统、报警系统、监视系统、调控装置和打印机。中央控制器集中处理上述各子系统提交的数据信息,并下达控制指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高效、可靠的RFID智能识别技术对涉密文书进行包括定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同时,对涉密文书资料室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控和预警,实现了涉密文书及环境的集中监控,通过高效、安全的信息化手段杜绝了高密级信息流向低密级人群等类似泄密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涉密文书管理的效率、加强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控制及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涉密单位一直缺乏一种准确、快捷的自动化设备,用来对涉密文书、涉密信息物资以及涉密人员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尤其是很难对涉密文书进行包括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传统的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依据人工方式进行,效率不高、透明度差、缺乏对涉密文书实时的跟踪,难免出现工作疏忽和人为差错,特别是涉密等级高并对文件个体化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单位,其安全隐患尤为突出,涉密文书很容易被有意或无意地携带到公开场合,涉密文书的非法复制、丢失等泄密事件时有发生。针对此类泄密隐患,些部门已经采取了积极的防范及管理措施,如采用涉密文书柜双锁安全管理、门口条形码防盗、视频监控管理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安全性和威慑力,但依然无法建立全程的自动化监管体系,文件的查找和登记操作非常繁琐,需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并且,不能动态掌握各种涉密文书的实时信息,对不同密级的文件管理难以实现细颗粒的动态控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由人工管理带来的各种弊端和安全隐患。基于以上情况,必须采取先进、高效且安全可靠的智能管理系统加强对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进行监管审计,特别要严格落实涉密文书的密级标识和借阅权限问题,要严格杜绝高密级信息流向低密级人群,另外,要制定并落实涉密文书管理标准化制度,对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和使用记录等都应具备详尽的审计信息,做到有据可查、责任到人。目前基于RFIDO^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物联网应用技术正在为物品管理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以识别距离远、响应迅速、群体识别、不易损坏、 存储容量大等条码无法比拟的优势,简化繁杂的工作流程,有效改善物品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对涉密文书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自动化的数据采集,保证涉密文书管理各个环节数据输入的速度和准确性,确保涉密单位及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掘涉密文书的真实数据,显著提高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集涉密文书监控、门禁及人员管理、视频监控、温湿度监控及安全防范于一体,实现对涉密文书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在内的完整生命周期的全程监管,动态掌据各种涉密文书的实时信息,提高资料室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和识别系统、门禁系统、声光报警装置、短信发送装置、监控摄像头、温湿度传感器和打印机;识别系统包括用于涉密文书唯一身份识别的RFID标签、用于扩展读写器识别范围的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以及读写器;其中,RFID标签粘贴于涉密文书背面,该RFID标签记录有与之绑定的涉密文件的文件名、密级、保密期和文件来源等信息。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分别用于放置于资料室门通道两侧,读写器放置于资料室入口外侧,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通过线缆与读写器连接,读写器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线进行连接。门禁系统包括用于控制资料室房门开闭的电子锁和置于资料室门入口外侧的读写器;其中,电子锁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读写器通过网线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报警系统包括声光报警装置以及短信发送装置,其中,声光报警装置和短信发送装置放置于资料室内,声光报警装置和短信发送装置分别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保持连接。用于实时监控资料室内情况的监控摄像头与中央控制器通过网线连接。用于采集资料室内环境因素的温湿度传感器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用于打印涉密文书借阅凭证的打印机通过线缆与中央控制器进行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了基于RFID的多目标快速识别技术,通过中央控制器并结合行业特点对识别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进行相应的人机互动和反馈。通过本
技术实现思路
,可以对借阅者权限和涉密文书的个体信息进行自动识别和比对,使拥有不同权限的借阅者仅能借阅其权限范围内的涉密文书,其权限范围可以为涉密等级或受其他约束的权限,从而实现对涉密文书的动态监管,包括涉密文书的标密归档、借阅、归还、点检、解密和销毁等,有效提高涉密文书管理的效率、加强涉密文书管理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功能结构示意图。图2为系统实物布局示意图。图3为涉密文书标密归档流程图。图4为涉密文书借阅流程图。图5为涉密文书解密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借助实施例和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以下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其系统功能结构示意图如图1 所示,包括处于上位机层面的中央控制器100和处于下位机层面的识别系统200、门禁系统 300、报警系统400、监视系统500、调控装置600和打印机700。为了进一步阐述上述各系统的功能、物理位置及其相互间的关联,现结合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的实物布局示意图,如图2所示,对整个系统的规模和运作模式进行如下更具体、形象的阐述。所述中央控制器100为一台立式工作站,采用触摸屏显示设备,用于涉密文书的归档、借还等过程中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和交互,同时,中央控制器100作为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涉密文书资料室的监控数据,包括涉密文书的所有操作记录、资料室环境监控以及安防信息等均存储于中央控制器100的数据库中。所述中央控制器100提供了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服务,使有权限的用户能够方便的通过内网客户端浏览器进行相应数据访问。特别地,对于具备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管理者,能够通过内网客户端浏览器对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进行配置,例如,系统维护及更新、各功能模块的启用、用户账号信息的设定、角色分配以及强制访问控制策略的下发等, 同时,还能够对视频录像、违规记录和泄密事件等进行查询溯源。所述中央控制器100作为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接收、处理并存储由识别系统200、门禁系统300、报警系统400、监视系统500和调控装置600提交的数据信息,并控制打印机700进行借阅凭证的打印输出,同时,根据业务需求对以上系统下达控制命令,实现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联动。所述识别系统200包括RFID标签201、第一天线202、第二天线203、读写器204。 低频近距离RFID系统主要集中在125KHz、13. 56MHz,高频远距离RFID系统主要集中在 915MHz,2. 45GHz和5. 8GHz,同时,RFID标签根据是否有内置电源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具体采用何种RFID系统,需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业务需求进行灵活选择,本专利技术所述以别系统采用的是基于915MHz频率的无源RFID系统,但不限于此。其中,读写器通过天线发射射频信号激活RFID标签,随后,RFID标签返回应答信号,完成RFID读写器和RFID标签间的通讯过程。上述RFID标签201粘贴于涉密文书背面,该RFID标签记录有与之绑定的涉密文件的文件名、密级、保密期和文件来源等涉密文书个体信息,同时,通过RFID标签201中的 EPC(Electric 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用于完成对涉密文书和涉密资料室环境数据信息的集中监控和预警,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100)和识别系统(200)、门禁系统(300)、报警系统(400)、监视系统(500)、调控系统(600)和打印机(700);中央控制器(100)用于涉密文书的归档、借还、密级判定等过程中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和交互,同时,作为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中央控制器(100)接收、处理并存储由各系统提交的数据信息,并根据业务需求对以上系统下达控制命令,实现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联动;识别系统(200)包括RFID标签(201)、第一天线(202)、第二天线(203)和读写器(204);通过上述第一天线(202)、第二天线(203)或读写器(204)来读取RFID标签(201)中的EPC信息,从而实现对涉密文书的识别,并将各EPC信息与涉密文书相关的其他数据信息一并录入中央控制器(100),为后续涉密文书的管理操作提供数据依据;门禁系统(300)包括员工卡(301)、电子锁(302)以及读写器(303);其中,员工卡(301)作为员工的身份识别卡,内含RFID标签,读写器(303)读取员工卡(301)中的身份识别信息,并提交给中央控制器(100),中央控制器(100)判断该员工的访问权限;报警系统(400)包括声光报警装置(401)以及短信发送装置(402),与中央控制器(100)保持连接;中央控制器(100)检测到异常情况,则发送控制指令给报警系统(400),报警系统(400)开启声光报警装置并发送预设报警短信到指定手机号;监视系统(500)采用监控摄像头(501)对涉密文书资料室进行24小时视频监控,并将录像资料存储于中央控制器(100);调控系统(600)参照中央控制器(100)预设的温湿度范围和放置于仓库内的温湿度传感器(601)所采集的温湿度实时信息对温湿度进行预警。打印机(700)实现涉密文书借还等操作的凭证信息的集中打印。...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基于RFID的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用于完成对涉密文书和涉密资料室环境数据信息的集中监控和预警,该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100)和识别系统000)、门禁系统(300)、报警系统000)、监视系统(500)、调控系统(600)和打印机(700);中央控制器(100)用于涉密文书的归档、借还、密级判定等过程中与操作人员进行信息确认和交互,同时,作为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的数据中心,中央控制器(100)接收、处理并存储由各系统提交的数据信息,并根据业务需求对以上系统下达控制命令,实现涉密文书智能监控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联动;识别系统(200)包括RFID标签001)、第一天线002)、第二天线(203)和读写器 (204);通过上述第一天线002)、第二天线(20 或读写器(204)来读取RFID标签(201) 中的EPC信息,从而实现对涉密文书的识别,并将各EPC信息与涉密文书相关的其他数据信息一并录入中央控制器(100),为后续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工安鼎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