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3732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针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容易过载的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对过载时隙内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大小排队,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首;然后对队首的群组降低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一个级别,判断此时时隙是否过载;如果过载,则继续降低该群组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一个级别,直到系统不过载或该群组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到达最低级;如果该群组自适应多速率编码速率到达最低级,则对下一个群组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直到系统不过载或到队尾。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方式对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进行控制,实施方法简单,群组通信质量有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特别是TD-SCDMA集群系统中下行基于AMRC的负荷控制算法。
技术介绍
数字集群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我国,随着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节奏加快,许多专业团体对可用于广域调度指挥的集群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我国已经被信息产业部批准的数字集群通信体制目前有四种,即TETRA、 iDEN、GoTa和GT800。这四种体制主要都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虽然具有比较完善集群功能和业务,但支持高速多媒体业务的能力比较弱,不能完全适应未来集群通信发展的需要,潜力较差。而且这四类产品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大量的技术专利掌握在国外厂家手里,系统和终端设备价格较高;国内自主研发的GoTa和GT800这两个系统分别基于CDMA和 GSM技术,在专利方面也无法完全摆脱国外企业对其核心专利的控制,而且也同样在后续功能增强上略显不足。TD-SCDMA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经过多年的努力, 其研究开发和产业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群体,并已经在国内商用。基于TDD技术的TD-SCDMA系统,在开展PTT (即按即通)业务时,不仅具有3G的所有技术能力,更是具有其他3G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TD-SCDMA具备的上下行不对称时隙分配能力,可根据业务量分配上下行资源,这对半双工通信的集群系统非常有用。同时,作为3GPP国际标准的TD-SCDMA无线接入技术,在此基础上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集群系统拓展,既可进一步拓展TD-SCDMA技术的应用空间和产业竞争能力,也完全符合集群技术发展方向和国家利益发展战略。基于TD-SCDMA的集群系统,由于是半双工通信系统,并且下行采用广播方式发射,主要占用上行业务信道,群组被叫用户共享下行数据,没有上行业务信道,主要用户与普通TD-SCDMA系统控制方式基本一样,属于点对点控制,而被叫用户属于点对多点控制方式。因此,需要根据这些特点,设计适合于TD-SCDMA集群系统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负荷控制是一种无线资源管理算法,在蜂窝网中已经有广泛研究。在集群通信中, 基站根据群组中信道质量最差的用户决定发射给群组的功率,这很可能导致系统下行过载。已有的负荷控制算法不适合于TD-SCDMA集群系统。因此,需要设计适合于TD-SCDMA 集群系统的负荷控制算法。AMRC(Adaptive Multi-Rate Coding,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技术是3GPP提出的话音编码标准,它根据网络情况实时调整AMR语音的编码速率,从而以最合适的速率保证语音的通话质量达到最优,标准定义的8种AMR速率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12. 2kbps, 10. 2kbps>7. 95kbps>7. 4kbps>6. 7kbps>5. 9kbps>5. 15kbps 禾Π 4. 75kbps。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在TD-SCDMA集群通信中,当下行过载时,采用基于AMRC的方法逐个降低群组发射功率,直到系统不过载或所有群组AMR速率均降低到最低级别。该方法在保证群组一定服务质量的同时,使系统尽可能恢复正常负荷状态。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AMRC的TD-SCDMA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它包括3 个阶段群组优先级排序、降负荷、负荷检查。本专利技术的TD-SCDMA集群系统负荷控制方式,是运用AMRC原理,从基站发送功率最大的群组开始执行降负荷操作,每降低AMR速率一个级别,就重新检查负荷,如果负荷满足要求则算法结束,否则再降低AMR速率一个级别。该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当检测到某时隙过载后,首先对该时隙的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大小进行优先级排序,基站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首,基站发射功率最小的排在队尾。2)从队首开始执行降负荷操作; 3)对该群组的AMR速率降低一个级别; 4)判断此时是否过载 ①如果不过载,则算法结束; ②如果过载,则转5)。5)判断该群组AMR速率是否到最低级别 ①如果没有到最低级别,则转3); ②如果到最低级别,则转6)。6)判断是否到队尾 ①如果到队尾,则算法结束。②如果没有到队尾,则转7)。7)队列指针指向下一个群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TD-SCDMA集群系统的负荷控制方法,通过降低群组的AMR速率级别,在保证群组服务质量的同时达到降低基站总发射功率的效果。附图说明 图1是负荷控制算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基于AMRC方法,当TD-SCDMA集群系统下行出现过载时,实施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保证群组通信质量的情况下,使系统负荷恢复到正常状态。本专利技术包括三个阶段 1)群组优先级排队。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的大小排队,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首,发射功率最小的排在队尾; 2)降负荷。从队首开始降低群组的AMR速率,每执行一次降负荷,就是降某群组的 AMR速率一个级别。当某个群组AMR速率到达最低级别时换下一个群组。3)负荷检查。每执行一次降AMR速率的操作后,就计算此时的系统负荷,如果满足要求则算法停止,否则继续执行降AMR速率的操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包括以下步骤 101、在过载时隙内的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从大到小排队,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首,发射功率最小的排在队尾; 102、算法开始时,指针指向群组队列的队首; 103、对指针指向的群组,降低其AMRC速率一个级别; 104、对指针所指群组AMRC降低一个级别,重新计算基站发射给各群组的功率; 105、判断此时基站发射功率是否大于基站允许的最大发射功率。如果大于,则系统过载,转步骤106 ;如果小于,则不过载,转步骤109 ; 106、如果系统还过载,则判断该群组的AMRC速率是否到最低级别。如果没有到最低级别,则转步骤104 ;如果已经到最低级别,则转步骤107 ; 107、判断指针是否到群组队列的队尾。如果没有到队尾,则转步骤108 ;如果已经到队尾,则转步骤109; 108、调整指针,指向下一个群组,然后转步骤103。109、结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C降低基站发射给各群组的功率,对各群组依次实施降速率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某时隙过载时,对该时隙内的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从大到小排队,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列首位;2)指针指向队首,降负荷处理从队首开始;3)对指针指向的群组降低其自适应多速率编码一个级别;4)判断此时时隙是否过载:①如果不过载,则算法结束;②如果仍然过载,则转5);5)判断指针指向的群组,其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是否到最低级别:①如果已经到最低级别,则转6);②如果没有到最低级别,则转3);6)判断指针是否指向队尾:①如果已经到队尾,则算法结束;②如果没有到队尾,则转7);7)指针下移,指向下一个群组,转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集群系统下行负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自适应多速率编码AMRC降低基站发射给各群组的功率,对各群组依次实施降速率操作;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某时隙过载时,对该时隙内的群组按照基站发射功率从大到小排队,发射功率最大的排在队列首位;2)指针指向队首,降负荷处理从队首开始;3)对指针指向的群组降低其自适应多速率编码一个级别;4)判断此时时隙是否过载①如果不过载,则算法结束;②如果仍然过载,则转5);5)判断指针指向的群组,其自适应多速率编码是否到最低级别①如果已经到最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美娟邵世祥朱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