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及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半固态搅拌涂覆钎料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36660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涂层技术中存在周期较长、易生成A14C3脆性化合物、氧化膜去除不彻底的问题,提出一种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旋转涂覆钎料方法,其步骤是:一、通过控温系统和加热系统使钎料处于半固态,将形钎料预置在待焊表面;二、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直接放入预置半固态钎料中预热,并与待焊表面保持一定的间隙;三、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旋转,使得半固态中的固相成分挤压以至破碎基体氧化膜,在破碎氧化膜的同时,液相部分覆盖在基体表面,避免基体二次氧化,并进行匀速相对运动,形成涂覆钎料,直至处理完毕;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设备成本低、涂覆钎料温度低、破除氧化膜率高、不存在二次氧化的及改变基体厚度的优点,提高涂覆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钎料涂层覆方法。
技术介绍
高比强度、高尺寸稳定性的新型航天结构材料是减轻航天器重量、提高航天器发射能力和提高武器装备瞬时应急特性的基础。铝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弹性模量、 高尺寸稳定性、较好的耐磨性能等优点,在航天领域和武器装备领域具有重大潜在的使用价值,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新材料基础研究的重点。但是,铝基复合材料欲在航天、武器装备及民品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就必须解决其二次加工技术问题,特别是一些复杂构件的焊接技术远远落后于其它技术的研究,成为该种材料走向实用化的瓶颈,因此深入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焊接中的科学问题是非常必要的。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研究之所以远远落后于其它二次加工技术是因为该材料的特殊结构特点导致其焊接性很差,增强相与基体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焊接的主要难点。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等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铝基复合材料焊接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也仅限于连续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得到了应用,而国内外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焊接还仅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研究,如电弧焊、激光焊、钎焊、扩散焊、 瞬时液相焊等,其中钎焊和瞬时液相焊由于可将焊接温度控制在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旋转涂覆钎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控温系统(E)和加热系统(R)使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加热至钎料处于半固态,将钎料置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的待焊面上熔化形成预置钎料(B);步骤二:将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直接插入钎料中, 且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的待焊面保持距离0.1~1mm,使得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预热至钎料温度;步骤三:旋转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由其粗糙端面带动半固态钎料,使得固相成分挤压以至破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表面的氧化膜,在破碎氧化膜的同时,液相部分覆盖在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旋转涂覆钎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一通过控温系统(E)和加热系统(R)使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加热至钎料处于半固态,将钎料置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的待焊面上熔化形成预置钎料⑶;步骤二 将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直接插入钎料中,且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的待焊面保持距离0.广1mm,使得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预热至钎料温度;步骤三旋转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由其粗糙端面带动半固态钎料,使得固相成分挤压以至破碎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 )表面的氧化膜,在破碎氧化膜的同时,液相部分覆盖在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已破膜的基体表面;同时使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与耐高温金属搅拌摩擦头(C)之间进行勻速相对运动,在铝基复合材料或铝合金材料(A)表面形成钎料涂覆层(D),钎料涂覆层(D)保护被去除氧化膜的金属不被第二次氧化,直至整个待焊表面处理完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旋转涂覆钎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钎料化学成分的百分比为锌70、5%,余量是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半固态旋转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惠斌李彦罗泉祥李春天罗怡杜长华陈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