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帧编码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536186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帧编码方法及装置,包括:下采样模块,用于对输入视频的待编码I帧进行下采样,以降低输入视频的原始分辨率得到对应的多个子帧;第一重建模块,从多个子帧中选择一个子帧作为基础子帧进行帧内预测,并获得重建的基础子帧;第二重建模块,通过重建基础子帧对剩余的子帧进行帧间预测编码,获得对应的重建非基础子帧;以及合成模块,将重建基础子帧与重建非基础子帧进行空域合成得到原始分辨率的重建I帧,以作为下一待编码帧的参考帧。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降低编码时间,显著提高I帧编码效率,同时减弱传统I帧编码引起的块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频处理
,尤其涉及视频编码序列中I帧的编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视频领域的两大国际组织ISO-MPEG与ITU已经相继推出了一系列视频压缩标准如 MPEG-I、MPEG-2 和 MPEG-4 以及 H. 26UH. 263,H. 263+,H. 264/AVC 等, 中国也于2002年成立“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化工作组”即AVS组织,2005年完成并已成为国家标准。这些标准不断地提高了视频编码效率,也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发展。现有编码技术对应的视频编码序列如图1所示,如图所示,编码序列由关键帧I 帧(图示I。)以及多个P帧(图示P1, p2,…,p4,…)。I帧为帧内编码帧,在一个图片群 (G0P,Group of Pictures)中只有一个I帧,该帧压缩比通常较低。它只利用帧内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压缩,解码时也无须参考其他帧数据就可重构完整图像。P帧为前向预测编码帧,在I帧或P帧的参考帧中找出P帧“某点”的运动矢量和预测残差,取预测残差和运动矢量一起传送。在接收端根据运动矢量从参考帧中找出该块的预测块并与差值相加以得到该块的重建值,从而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帧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输入视频的待编码I帧进行下采样,以降低输入视频的原始分辨率得到对应的多个子帧;b)从所述多个子帧中选择一个子帧作为基础子帧进行帧内编码,并获得重建的基础子帧;c)通过所述重建基础子帧对剩余的子帧进行帧间预测编码,并获得对应的重建非基础子帧;以及d)将所述重建基础子帧与所述重建非基础子帧合成得到原始分辨率的重建I帧,以作为下一待编码帧的参考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帧编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对输入视频的待编码I帧进行下采样,以降低输入视频的原始分辨率得到对应的多个子帧;b)从所述多个子帧中选择一个子帧作为基础子帧进行帧内编码,并获得重建的基础子帧;c)通过所述重建基础子帧对剩余的子帧进行帧间预测编码,并获得对应的重建非基础子帧;以及d)将所述重建基础子帧与所述重建非基础子帧合成得到原始分辨率的重建I帧,以作为下一待编码帧的参考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cl)利用剩余的子帧与所述重建基础子帧进行差值预测,以得到对应的残差;以及 c2)对所述残差进行变换、量化、反量化、反变换以及差值预测补偿,得到所述重建非基础子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cl包括计算所述剩余子帧的均值;分别将每个剩余子帧与所述均值进行相减,以得到对应的各子帧第一残差;以及将所述均值与所述重建基础子帧进行相减,以得到对应的第二残差; 所述步骤c2包括将所述第二残差进行变换、量化、反量化、反变换,并与所述重建基础子帧进行相加,以得到第一重建非基础子帧;以及将各个所述第一残差与所述第一重建非基础子帧分别相加,以得到所述重建非基础子帧。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将所述待编码I帧中的每一个像素划分到4个子帧中,形成水平和垂直分辨率减半的左上、右上、左下、右下的4个子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I帧编码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所述基础子帧进行帧内预测、变换及量化之后进行熵编码;以及输出对应的压缩码流。6.一种I帧编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帧编码装置包括下采样模块,所述下采样模块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东魏旭梁利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