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34807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域名解析系统将URL解析到IP地址过于单一的解析方式,并完美地提供了对服务组合、服务或数据迁移的支持,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名字解析系统。此外,SIDMS的本地条目更新机制解决了名字系统映射条目膨胀的潜在问题;多层缓存机制则保证了名字系统的低解析时延。本地映射条目更新机制和分层缓存机制充分体现了SIDMS系统的高扩展性。当前互联网面临的两大问题:在动态和移动网络环境下服务不中断的问题和融合网络中间件问题均可以通过SIDMS名字系统得到很好的解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网络资源
,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
技术介绍
DNS是当前互联网中运用最广泛的名字系统。它为互联网用户提供了最基础的域名解析服务,其适用于从负载均衡到服务发现等多种应用。本质上,DNS是一个全球化的分布式数据库。其存储的域名条目有约4亿条,所有的存储记录大概有几十亿条。当前DNS 的平均查询时延小于100ms,平均查询次数为1.3次,提供了用户级可满意的系统解析性能。同时,除了 HTTP和SMTP应用,新出现的应用期望利用普适的DNS基础设施,比如反垃圾邮件系统将利用特殊的DNS记录,PKI (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期望存储认证信息到DNS,同样的互联网电话、RFID期望使用DNS为其提供服务发现功能。可以预见,未来的诸多应用期待使用DNS或者类DNS系统的负载均衡或者服务发现功能。但是,DNS并不是完美无缺的。第一、可靠性问题 DNS的可靠性性问题,特别是在抵御DoS攻击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2001年1月, 因简单的手工配置错误,所有带有微软的域名不可达。2002年10月DNS的root服务器受到DDoS攻击。2009年5月19日,国内DNS服务器受到大规模DDoS攻击,导致大部分电信网络瘫痪。造成DNS的不安全性因素主要是由DNS的系统设计引起的,首先,DNS过多的依赖于顶层域名服务器,顶层域名服务器在域名解析中扮演了比一般域名服务器更重要的作用,一旦顶层服务器发生故障,其对系统的影响很大;其次,DNS高度依赖于手工配置,手工配置错误将给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巨大隐患。第二、面向主机的解析模式需要向面向资源的解析模式过渡 数据的获得和服务的接入是当前互联网最主要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的移动和复制越发频繁,这就给当前以主机为中心的域名解析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用户关心的是数据本身而不是数据或者网络服务所在的位置。基于当前的DNS域名解析方式, 当一个网页从一个主机移动到另外一个主机时,将会出现断链现象。HTTP重定向或者动态 DNS可以部分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并不彻底和高效。除了以上存在的痼疾之外,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DNS面对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服务已经力不从心,到目前为止,DNS依然无法很好地支持诸如服务或数据迁移、服务组合等互联网应用需求。同时,由于传统互联网架构原始设计的不足,如IP 地址的双重语义(即代表主机身份又代表主机在网络中的位置)导致对多家乡、移动性支持存在严重缺陷。因此,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地提出一种有效措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能有效地支持面向资源的名字解析模式,同时,SIDMS为移动互联网中数据或服务的动态迁移提供了高效的解决方案。此外,由于SIDMS采用了分阶段映射解析方式和多层缓存机制,在减小解析时延的同时也降低了维护系统的开销(即减小了映射服务器查询条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映射服务器和解析器,其中,映射服务器,用于按照DHT之一的chord算法组成逻辑环拓扑,完成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 解析器,用于完成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优选的,其资源映射注册方法包括 当终端或者服务节点需要发布它拥有的资源时,使用SHA-I —致哈希函数生成该资源的160位服务标识(SID); 节点向所在的解析域内的解析器发起注册请求; 解析器接收到注册请求后检查其维护的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数据库,如果映射条目已存在,则进行检查更新; 如果不存在,则生成向最近的自治域内的映射服务器发起的注册请求,并由后者利用chord算法根据SID将注册信息转发到目标映射服务器,生成要发布的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条目。优选的,其资源映射记录的解析方法包括 服务请求者提出服务请求,发送到本地解析器; 本地解析器将被请求的服务归类,如果是本地服务解析,则查询解析器本身的数据库完成解析过程; 如果是非本地解析,则通过映射服务器完成定位到所请求的服务的目的解析器; 映射服务器根据chord算法完成非本地解析请求的转发和服务标识到目的解析器的映射解析; 目的解析器查询本地数据库,返回最终解析结果,即合适的服务提供者接入标识给服务请求者。优选的,当服务或数据发生迁移时,判定迁移后终端是否还是原来的终端以及是否还属于同一个解析域可。优选的,当判定结果为相同终端,相同解析域时,服务或数据随节点一起迁移,如移动设备上的资源随设备移动而移动,即终端发生移动且移动后还处于同一个解析器的范围内,则系统不需要进行任何更新; 当判定结果为相同终端,不同解析域时,移动后的终端到达了另一个解析域,即处于另一个解析器范围,将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条目从原解析器中删除并在新的解析器上进行注册,并更新映射服务器中服务标识到解析器映射条目; 当判定结果为不同终端,相同解析域时,更新本地解析器上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具体为更新本地解析器; 当判定结果为不同终端,不同解析域时,更新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以及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中SIDMS系统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域名解析系统将URL解析到IP地址过于单一的解析方式,并完美地提供了对服务组合、服务或数据迁移的支持,提供了一种面向资源的名字解析系统。此外,SIDMS的本地条目更新机制解决了名字系统映射条目膨胀的潜在问题;多层缓存机制则保证了名字系统的低解析时延。本地映射条目更新机制和分层缓存机制充分体现了 SIDMS系统的高扩展性。当前互联网面临的两大问题在动态和移动网络环境下服务不中断的问题和融合网络中间件问题均可以通过SIDMS名字系统得到很好的解决。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SIDMS总体架构示意图; 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服务标识注册过程示意图; 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服务标识解析过程示意图; 图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服务或数据迁移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SIDMS),该系统采用分层的名字解析机制解决了现有DNS单纯解析URL到IP地址存在的问题,具体方案是在采用标识映射分离机制的一体化网络架构上,将标识资源的服务标识SID解析到代表终端身份的接入标识AID (对应IP地址代表身份语义),而不是直接解析到资源位置的方式,从而提高了名字解析的灵活性,实现了对数据或资源动态迁移的有效支持,同时由于一体化网络标识分离机制带来的安全、可靠架构,使得SIDMS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甚至从一定程度上完全解决了类似DDoS 攻击这样的恶意攻击行为(因为无法单纯从SIDMS的解析直接获取服务器的位置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映射服务器和解析器,其中,映射服务器,用于按照DHT之一的chord算法组成逻辑环拓扑,完成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解析器,用于完成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向资源的分层名字解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映射服务器和解析器,其中, 映射服务器,用于按照DHT之一的chord算法组成逻辑环拓扑,完成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解析器,用于完成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映射条目的存储、更新、删除、转发和解析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资源映射注册方法包括当终端或者服务节点需要发布它拥有的资源时,使用SHA-I —致哈希函数生成该资源的160位服务标识(SID);节点向所在的解析域内的解析器发起注册请求;解析器接收到注册请求后检查其维护的服务标识到接入标识的映射数据库,如果映射条目已存在,则进行检查更新;如果不存在,则生成向最近的自治域内的映射服务器发起的注册请求,并由后者利用 chord算法根据SID将注册信息转发到目标映射服务器,生成要发布的服务标识到解析器的映射条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其资源映射记录的解析方法包括 服务请求者提出服务请求,发送到本地解析器;本地解析器将被请求的服务归类,如果是本地服务解析,则查询解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冬黄道超张宏科宋飞董平苏伟孙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