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下岩塞截锥壳体防渗闭气灌浆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30697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水下岩塞截锥壳体防渗闭气灌浆法,属于水下岩塞爆破工程的岩塞体灌浆方法。以一组同轴截锥面及其截得的同心圆确定灌浆钻孔位置和间距、钻孔方向、钻孔深度,使得岩塞周围及其上下口的岩体中,通过灌注以水泥为基材的复合浆液,充填岩体节理裂隙和孔洞,复合浆液固结后,在灌注的岩体中形成连续封闭的形似截锥形壳体的防渗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灌浆效果显著,工艺流程清晰明了,实施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 下岩塞爆破工程的岩塞体灌浆方法,特别是深水下的岩塞体灌浆, 也适用于水下岩塞围岩质量改善固结灌浆,以及水下洞室爆破围岩体的防渗和固结灌浆。
技术介绍
在已建水库或江河湖泊修建引水隧洞时,其进水口留下一段岩体,以这段岩体挡水代替修建进水口围堰,当隧洞施工结束后,将这段岩体一次爆除使隧洞通水并满足设计流量,爆除的这部分岩体称为“岩塞”。由于处在水下,其爆破过程称为“水下岩塞爆破”。对于已建水库修建引水隧洞取水,特别是深水下,采用水下岩塞爆破形成进水口是必选方案。水下岩塞处于隧洞进水口边坡岩体上,一般边坡岩体风化较严重,节理裂隙较发育。由于节理裂隙的连通作用,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开挖药室会产生漏水或大量的涌水,药室爆破时会产生漏气。因此,在开挖药室前,需要对岩塞进行防渗灌浆,以达到岩塞体防水闭气的目的,从而保证岩塞药室开挖施工安全,提高水下岩塞爆破效果。但以往水下岩塞防渗灌浆,一般是在岩塞体内钻几个孔灌浆,钻孔和灌浆位置多根据岩体表面渗水情况布置实施,钻孔分布随机性强,钻孔方向、钻孔间距和钻孔排列不规贝U,灌浆次序也比较随意,灌浆压力基本一致,灌浆后岩塞体内仍然会有漏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水下岩塞截锥壳体防渗闭气灌浆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钻孔布置设计a)在岩塞1轴线向洞内方向的延长线上找到一点P,使该点距岩塞下口3的距离L满足下式:式中:—岩塞下口直径,单位m;—岩塞上口直径,单位m;—岩塞厚度系数,一般取1.1~1.4;b)以岩塞体轴线为轴,以P点为圆锥顶点,各同轴圆锥面与岩塞下口平面和岩塞上口平面截成下口截锥同心圆和上口截锥同心圆;c)使岩塞下口次外层截圆半径大于岩塞下口圆半径0.2m~0.5m,从而保证岩塞体外有两环灌浆孔;d)使岩塞上口相邻截圆之间半径之差d为2.0m~2.5m,即同心圆半径从大到小依次以2.0m~2.5m间距递减,直至最小圆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深水下岩塞截锥壳体防渗闭气灌浆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一)、钻孔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加林高垠金正浩王科峰王剑英朱奎卫蔡云波何国伟张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