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日本鳗鲡标本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固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6529160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日本鳗鲡标本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固定方法,利用尼龙单丝鱼线通过背部背鳍前方,分别穿入肌肉内,并从体两侧穿出且末端加硅胶垫片后用扣具固定,使脱落式卫星标志连接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上方,双连接线外有空心硅胶管支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标志保持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类标志
,特别是涉及。
技术介绍
标志放流技术是用于研究鱼类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洄游、资源量变动等的重要手段。第一类是标志体积较小,可直接注射于水生动物体内;第二类是用生物染料进行浸泡或注射水生动物;第三类是标志体积较大,需要用一定的连接固定装置悬挂于水生动物体外。 第三类标志主要用于大中型水生动物洄游习性的研究,可以获得比常规标志更多的水生动物及环境信息,受到了国内外科研人员的青睐。在众多的标志技术中,脱落式卫星标志是一种最新发展起来的水生动物标志技术,该标志通过连接装置挂于标志动物体表,可记录的标志动物的洄游路径,以及相应栖息环境水深、温度等生态环境条件,到达预设时间后标志与连接装置脱离上浮至水面,通过卫星通讯将标志所存储的数据上传。脱落式卫星标志因其相关特性已被广泛运用于金枪鱼、鲨鱼等洄游性鱼类的研究中。日本鳗鲡为一种洄游性鱼类,但目前其生殖洄游习性,产卵场位置及产卵的生态环境条件仍存在较多的空白,运用脱落式卫星标志研究日本鳗鲡的洄游习性、产卵场的位置及产卵场生态环境条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脱落式卫星标志属体外标志,标志体与标志动物需通过特定的连接装置固定于标志动物体,连接装置对标志的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连接装置一般有锚标和预埋体两种,但这两种连接装置一般针对个体较大的水生动物,如鲨鱼、金枪鱼和鲟鱼等所设计,连接装置的体积较大,且连接装置固定于标志对象处的创口较大,会对标志对象产生较大的损伤。日本鳗鲡身体为棒状,肌肉层较薄,常用的连接装置无法有效地将标志固定于标志对象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标志保持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丝鱼线的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背鳍前方垂直穿入,穿过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2)在单丝鱼线的穿出端加第一硅胶垫片后用第一单孔扣具夹紧固定;(3)将单丝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入第二硅胶垫片、空心硅胶管、第二单孔扣具和双孔扣具后,接着穿过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环,然后再依次穿过双孔扣具、第二单孔扣具、 空心硅胶管和第二硅胶垫片;(4)将单丝鱼线的另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步骤(1)的穿孔处再垂直穿入,穿过日本鳗鲡标本的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另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5)用持针钳夹紧穿出的单丝鱼线的末端,拉紧单丝鱼线使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环与空心硅胶管贴紧,夹紧双孔扣具固定,再夹紧第二单孔扣具,在体侧穿出的单丝鱼线末端加第三硅胶垫片,拉紧单丝鱼线后用第三单孔扣具夹紧固定。所述的单丝鱼线为尼龙单丝鱼线。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标志对象-日本鳗鲡细长蛇形体态的特征,利用尼龙单丝鱼线通过背部背鳍前方,分别穿入肌肉内,并从体两侧穿出且末端加硅胶垫片后用扣具固定,使脱落式卫星标志连接于日本鳗鲡背部上方,双连接线外有空心硅胶管支撑。该连接装置不易导致标志的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下面说明对体长69 75cm,体重0. 70 0. 86kg的10尾日本鳗鲡标本进行标志固定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将尼龙单丝鱼线1的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背鳍前方垂直穿入,穿过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2)在尼龙单丝鱼线1的穿出端加第一硅胶垫片2后用第一单孔扣具3夹紧固定。(3)将尼龙单丝鱼线1的另一端分别穿入第二硅胶垫片4、空心硅胶管5、第二单孔扣具6和双孔扣具7后,接着穿过脱落式卫星标志8的连接环9,然后再依次穿过双孔扣具 7、第二单孔扣具6、空心硅胶管5和第二硅胶垫片4。(4)将尼龙单丝鱼线1的另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步骤(1) 的穿孔处再垂直穿入,穿过日本鳗鲡标本的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另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5)用持针钳夹紧穿出的尼龙单丝鱼线1的末端,拉紧尼龙单丝鱼线1使脱落式卫星标志8的连接环9与空心硅胶管5贴紧,夹紧双孔扣具7固定,再夹紧第二单孔扣具6,在体侧穿出的尼龙单丝鱼线1末端加第三硅胶垫片10,拉紧尼龙单丝鱼线1后用第三单孔扣具11夹紧固定。至此脱落式卫星标志8已通过本连接装置与日本鳗鲡标本连接固定,如图 1所示,使脱落式卫星标志8固定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上方。不难发现,本专利技术针对标志对象-日本鳗鲡细长蛇形体态的特征,利用尼龙单丝鱼线通过背部背鳍前方,分别穿入肌肉内,并从体两侧穿出且末端加硅胶垫片后用扣具固定,使脱落式卫星标志连接于日本鳗鲡背部上方,双连接线外有空心硅胶管支撑。该连接装置不易导致标志的脱落,使标志保持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日本鳗鲡标本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丝鱼线的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背鳍前方垂直穿入,穿过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2)在单丝鱼线的穿出端加第一硅胶垫片后用第一单孔扣具夹紧固定;(3)将单丝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入第二硅胶垫片、空心硅胶管、第二单孔扣具和双孔扣具后,接着穿过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环,然后再依次穿过双孔扣具、第二单孔扣具、空心硅胶管和第二硅胶垫片;(4)将单丝鱼线的另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步骤(1)的穿孔处再垂直穿入,穿过日本鳗鲡标本的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另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5)用持针钳夹紧穿出的单丝鱼线的末端,拉紧鱼线使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环与空心硅胶管贴紧,夹紧双孔扣具固定,再夹紧第二单孔扣具,在体侧穿出的单丝鱼线末端加第三硅胶垫片,拉紧单丝鱼线后用第三单孔扣具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日本鳗鲡标本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单丝鱼线的一端穿入手术缝合针孔后,用持针钳夹紧,从日本鳗鲡标本背部背鳍前方垂直穿入,穿过背部肌肉后从日本鳗鲡标本的一侧体中部体表穿出;(2)在单丝鱼线的穿出端加第一硅胶垫片后用第一单孔扣具夹紧固定;(3)将单丝鱼线的另一端分别穿入第二硅胶垫片、空心硅胶管、第二单孔扣具和双孔扣具后,接着穿过脱落式卫星标志的连接环,然后再依次穿过双孔扣具、第二单孔扣具、空心硅胶管和第二硅胶垫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涛赵峰庄平侯俊利章龙珍刘鉴毅冯广朋黄晓荣闫文罡段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