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多功能康复护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830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下肢康复、护理和治疗的多功能架。现有技术中的下肢被动康复架受功能局限,只能电控操作,易产生副损伤,且重量重,装拆贮藏不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大腿、小腿和足长度调节器,可电动、可手动,也可主动锻炼。设有无级调节的抬高支撑架,支架部分透X线,易拆脱,便于肢体临时固定、搬运、拍照。(*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保健用器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人体下肢康复、护理和治疗的多功能架。它适用于不同性别、身高、体格的下肢患者。现有技术中的下肢被动康复训练器的结构及使用如图1所示,其一端用夹板固定在床上或其它支架上,人体的下肢安放在主机上,脚底顶住底踏板,通过机构带动做下肢伸张弯曲运动,主机架可根据下肢长短和踝关节活动范围进行调节,膝关节伸屈角度可通过改变档块的位置来实现,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操纵操作器。但该下肢被动康复训练器由于其结构的限制,还存在以下不足(1)下肢抬高度与体位难以调节,不能适应某些下肢手术的特殊体位要求,如卧位的屈髋伸膝;(2)单纯电动控制使用不当时,容易产生副损伤;(3)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来说,大小便不方便;(4)不能做膝关节僵直矫形;(5)不能代替石膏、夹板做肢体的临时固定,以对患者进行搬运;(6)重量较重,装拆、贮藏不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装拆方便、功能多、既能电动操作又能手动操作的下肢多功能康复护理架,以达到使患者下肢尽快康复的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由膝板、踝板、足底板、托架、支撑架、电控动力系统和手控动力系统这七大部分组成,其中患者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择电控操作或手控操作。膝板、踝板和足底板上分别设有大腿长度调节器、膝活动调节杆、小腿长度调节器和足底板主板伸缩调节器,以适应不同身高、体格的下肢患者。大腿板与小腿板及小腿板与足板之间均用铰链连接。托架由活动臀垫板、滑槽箱和可在滑槽箱内滑动的滑动车组成,活动臀垫板上的滑板可在滑槽箱内滑动,滑动车与足板连在一起,活动臀垫板与大腿板连在一起。在滑槽箱上安装有支撑架,可做高度无级调节,以达到抬高患肢,作为体位等各种常规或特殊需要,并作活动起点不一的髋、膝联合活动。同时,在踝板上安装有踝活动调节器,以进行髋、膝、踝三大关节的综合活动,或作固定踝关节的髋、膝活动。 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技术中下肢被动康复训练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及总体结构简图。图3为本技术手动时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时的结构立体简图。图5为本技术足底板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足底板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滑槽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膝关节强力训练用撑压杆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电路图。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2所示,该下肢多功能康复护理架主要由膝板Ⅰ、踝板Ⅱ、足底板Ⅲ、托架Ⅳ、支撑架Ⅴ、电控动力系统Ⅵ及手控动力系统Ⅶ这七大部分组成。患者的下肢即安放在膝板Ⅰ、踝板Ⅱ和足底板Ⅲ上,通过动力系统Ⅶ的运动,使膝板Ⅰ、踝板Ⅱ和足底板Ⅲ作相应的运动,达到下肢康复、护理和治疗的目的。图3描述了本技术的结构及手动时的工作过程。膝板Ⅰ由大腿板4和膝板小腿板16、小腿长度调节杆18、膝活动调节杆10和大腿长度调节器2组成;踝板Ⅱ由踝板小腿板22、踝活动调节器25和足板33组成;足底板Ⅲ由主板26、趾板32、软板31和主板伸缩调节器29组成;托架Ⅳ由滑槽箱40、活动臀垫板45和轴承滑动车35组成;支撑架Ⅴ由抬高调节杆36、抬高调节螺钉37及支撑杆38组成;手控动力系统Ⅶ由手动杆7、手动杆长度调节螺钉8、手动绳6和手柄5组成。大腿板4与膝板小腿板16之间铰接,踝板小腿板22与足板33也铰接,膝板小腿板16与踝板小腿板22用小腿长度调节杆18连接,活动臀垫板45与大腿长度调节器2销接,足板33与轴承滑动车35连接,滑板42通过滑板固定销41与滑槽箱40连接,膝活动调节杆10则分别接在大腿板4和膝板小腿板16上。大腿长度调节器2由固定块3、调节螺钉1及大腿长度调节杆46组成,固定块3固接在大腿板4上,松开调节螺钉1,大腿长度调节杆46即可在固定块3中活动,根据患者大腿的长度进行调节,调好后拧紧调节螺钉1。膝活动调节杆10上分别装有两个限位块12及活动块13,松开限位块12上的调节螺钉11,限位块12即可在膝活动调节杆10上滑动,根据患者膝关节的伸屈情况来限位,调好后拧紧调节螺钉11。小腿长度调节器20由小腿长度调节杆18、固定块21和调节螺钉19组成,固定块21与踝板小腿板22固接,松开调节螺钉19,小腿长度调节杆18即可在固定块21中活动,根据患者小腿长度进行调节,调好后拧紧调节螺钉19。踝活动调节器25的两端分别与踝板小腿板22与主板26固接,其上开有滑槽24,松开调节螺钉23,同时固定足板调节螺钉34,踝活动调节器25即可在滑槽24中滑动,这样,患者即可进行踝、膝、髋关节的综合运动;要固定踝关节,而使膝、髋关节运行时,只要将调节螺钉23固定,同时松开足板调节螺钉34即可。这里,也可用套筒的形式来代替滑槽,以此组成踝活动调节器。主板伸缩调节器29由主板滑槽28及主板调节螺钉27组成,松开主板调节螺钉27,主板26即可在滑槽28中滑动。根据患者脚的大小进行调节,调好后拧紧调节螺钉27即可。软板31可用橡胶等柔性材料做成,目的是使脚趾能够活动;若不要脚趾活动,可松开趾板调节螺钉30,趾板32可在主板滑槽28中滑动,将趾板32拉上固定即可将软板31固定。轴承滑动车35可在滑槽39中滑动。将抬高调节杆36,即可将滑槽箱40抬高,以此进行活动起点不一的髋、膝联合运动,以及下肢疾患术前术后的常规肢体抬高;使用时,将抬高调节螺钉37松开,按所需高度调好,再拧紧调节螺钉37。手控动力系统Ⅶ中手动杆7的一端开有一孔,从孔中穿入一连接销,销的一端有螺纹,该连接销穿过活动臀垫板45,然后用螺母44拧紧;使用时,手动绳6的一端勾在牵引钩9上,其长度可根据需要调节,调节时只要松开手动绳长度调节螺钉8,调好后拧紧螺钉8即可,然后握住手柄5,患者就可自行操纵。此外,还可将手动杆7根据患者的左、右腿情况换向安装,这时,只要拆下螺母8,将手动杆7及其上的连接销一起换向穿入活动臀垫板45,再用螺母44固定。当患者将下肢放在该康复护理架上后,将海绵布垫铺在大腿板4、小腿板16、22和足板33上,通过各板块上的板孔14穿系肢体固定扣带数对,便可操纵该康复护理架。板孔14还具有透气及手术或骨折后小腿加压或延长的作用。当需要大、小便时,可将活动臀垫板44上的连接销43拨出,并将滑板固定销41拨出,活动臀垫板45即与大腿板4分离,这时,只要将滑板42推入滑槽箱40内,再放上便盆即可。将活动臀垫板45与大腿板4拆开后,也可在足板33上拆除轴承滑动车35,这时,大腿板4、膝板小腿板16、踝板小腿板22及足板33,主板26、软板31即组成一独立系统,可方便患者在固定下肢的情况下进行搬运,并直接进行拍片检查,因各板的材料均为透X光材料。此外,由于下肢被固定,能维持某些手术要求的特殊体位,并能代替石膏、夹板作肢体的临时固定。当不用而需要存放时,可将滑板42推进滑槽箱40,在足板33上拆下轴承滑动车35,并将抬高调节杆36放平,将手动绳6从牵引钩9上拿出,必要时,也可拆下手动杆7,再拉出小腿长度调节杆18。图4描述了本技术电动时的工作过程。电控动力系统Ⅵ由控制器52、直流电机51、行程开关17和牵引绳47组成,在滑槽箱40的一侧装上带有拼板46的直流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肢多功能康复护理架,安装有下肢长度调节装置,踝关节的角度调节装置,并设有膝关节伸屈角度调节装置,与足板连有一滑动装置,该装置可在导轨内滑动,以带动下肢作伸屈活动,其特征在于:安装有膝板Ⅰ和踝板Ⅱ,板上开有板孔14,大腿板4与膝板小腿板16及踝板小腿板22与足板33之间铰接,滑动臀垫板45与大腿板4连接,踝板Ⅱ上装有踝活动调节器2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