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20340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竞技训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式竞技中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状的姿势矫正桶体,姿势矫正桶体内设有供上肢放置并沿姿势矫正桶体轴线设置的姿势矫正通道,该姿势矫正通道的一端为上肢进入端,姿势矫正通道上相对设置上肢进入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犯规感应组件,并且姿势矫正通道的进入端与犯规感应组件之间设有得分感应组件,犯规感应组件与得分感应组件之间留有得分间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纠正姿势、训练方便、无需教练目测监督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竞技训练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非接触式竞技中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
技术介绍
空手道亦称空手,发源于琉球王国,是一种由多种武术结合所构成的搏击,其前身是古代琉球武术“手”,融合了传入的中国武术后,又被称为“唐手”,大正年间传入日本,受日本武术影响,成为了空手道,空手道作为一种体育竞技项目,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及传播。目前,空手道的竞技分为接触型及非接触型,其中接触型需接触到竞技对手的身体,并且在竞技没有闪躲的情况下才可得分;而非接触型则为击打在竞技对手身体旁的有效范围内,并且在对手没有闪躲的情况下便算得分。两种竞技形式存在较大的区别,其训练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非接触型竞技由于不能击打到竞技对手,所以在训练过程中,竞技选手上肢所发冲拳的距离及姿势主要依靠教练的目测及经验进行,如若竞技选手较多,则教练的工作强度会比较大,并且也不无时时对每个竞技选手进行关注,使训练的效果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纠正姿势、训练方便、无需教练目测监督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状的姿势矫正桶体,姿势矫正桶体内设有供上肢放置并沿姿势矫正桶体轴线设置的姿势矫正通道,该姿势矫正通道的一端为上肢进入端,姿势矫正通道上相对设置上肢进入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犯规感应组件,并且姿势矫正通道的进入端与犯规感应组件之间设有得分感应组件,犯规感应组件与得分感应组件之间留有得分间距。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姿势矫正桶体及姿势矫正桶体内姿势矫正通道的设置, 竞技选手在进行上肢训练过程中,其出拳时正对姿势矫正通道,并将上肢插入到姿势矫正通道内,如果上肢的肘部没有触碰到姿势矫正通道的壁面,则出拳姿势为正规姿势,反之, 则为非正规姿势,这样使竞技选手可对自己的姿势进行训练调整,无需经过目测便可知晓姿势的正规与否,使训练变的更为方便,同时提高了训练效率;而姿势矫正通道内的得分感应组件及犯规感应组件的设置则模拟了击打过程,即竞技选手的上肢深入到姿势矫正通道内后,其上肢的手部触碰到得分感应组件或进入到得分感应组件与犯规感应组件之间的得分间距内时,得分感应组件会通过提示使竞技选手及教练知晓得分;当竞技选手的上肢深入姿势矫正通道内并且穿过得分感应组件及得分间距并处于犯规感应组件处时则犯规感应组件会对其进行提示,以此实现对竞技选手上肢出击的正确姿势及得分距离进行监控, 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姿势及击打的距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得分感应组件包括有与姿势矫正桶体弹性连接、并可朝向犯规感应组件伸缩的感应体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外并与感应体连接的摆动体;所述的犯规感应组件包括有设于姿势矫正通道内的电源、静导电极板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外并与电源连接的提示灯,所述的感应体朝向静导电极板的端面上设有与静导电极板适配并且接触后构成电源导通的动导电极板。其中,姿势矫正桶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得分感应组件的感应体通过弹性连接绳系住安装孔与姿势矫正桶体连接,感应体为布块,动导电极板通过连接件固定于感应体上, 摆动体通过连接绳与感应体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得分感应组件及犯规感应组件的结构简单、并且加工及装配较为方便。本技术更进一步设置为姿势矫正桶体内的姿势矫正通道的横截面呈圆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姿势矫正通道的横截面呈圆形则是为了使姿势矫正通道内没有死角,有利于竞技选手训练时上肢的插入,同时也能够更为灵敏的感触到竞技选手姿势出现偏差时对姿势矫正通道的碰撞。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姿势矫正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该设备专用于空手道非直接接触的上肢训练中;包括有环状的姿势矫正桶体1,姿势矫正桶体1内设有供上肢放置并沿姿势矫正桶体1轴线设置的姿势矫正通道11,姿势矫正通道11开设有上肢进入端12,即供竞技选手上肢插入的开口,姿势矫正通道11上相对设置上肢进入端12的另一端处设有犯规感应组件2,并且姿势矫正通道11的进入端12与犯规感应组件2之间设有得分感应组件3,犯规感应组件2与得分感应组件3之间留有得分间距4。而且姿势矫正桶体1内的姿势矫正通道11的横截面呈圆形,这样设置是为了使姿势矫正通道11内没有死角,有利于竞技选手训练时上肢的插入,同时也能够更为灵敏的感触到竞技选手姿势出现偏差时对姿势矫正通道11的碰撞;当然,姿势矫正通道11的横截面设置呈矩形或菱形也是可行的,只是其角度太多,对训了造成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技术优选前者。上述方案通过姿势矫正桶体1及姿势矫正桶体1内姿势矫正通道11的设置,竞技选手在进行上肢训练过程中,其出拳时正对姿势矫正通道11,并将上肢插入到姿势矫正通道11内,如果上肢的肘部没有触碰到姿势矫正通道11的壁面,则出拳姿势为正规姿势,反之,则为非正规姿势,这样使竞技选手可对自己的姿势进行训练调整,无需经过目测便可知晓姿势的正规与否,使训练变的更为方便, 同时提高了训练效率;而姿势矫正通道11内的得分感应组件3及犯规感应组件2的设置则模拟了击打过程,即竞技选手的上肢深入到姿势矫正通道11内后,其上肢的手部触碰到得分感应组件3或进入到得分感应组件3与犯规感应组件2之间的得分间距4内时,得分感应组件3会通过提示使竞技选手及教练知晓得分;当竞技选手的上肢深入姿势矫正通道 11内并且穿过得分感应组件3及得分间距4并处于犯规感应组件2处时则犯规感应组件3会对其进行提示,以此实现对竞技选手上肢出击的正确姿势及得分距离进行监控,能够及时的纠正错误的姿势及击打的距离。如图1-2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1中,得分感应组件3包括有与姿势矫正桶体 1弹性连接、并可朝向犯规感应组件2伸缩的感应体31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1外并与感应体31连接的摆动体32,摆动体32通过连接绳33与感应体31连接;姿势矫正桶体1的外周面上设有安装孔13,感应体31为布块,得分感应组件3的感应体31通过弹性连接绳34 系住安装孔13与姿势矫正桶体1连接,当竞技选手击打到感应体31时,感应体31变形并且与其通过连接绳33连接的摆动体32受到拉力则会处于姿势矫正桶体1外实施摆动,以此对得分进行提示;犯规感应组件2包括有设于姿势矫正通道11内的电源21、静导电极板 22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1外并与电源21连接的提示灯23,得分感应组件3的感应体31朝向静导电极板22的端面上设有与静导电极板22适配并且接触后构成电源21导通的动导电极板311,该动导电极板311通过连接件固定与感应体31上;当竞技选手击打力距离过长时,将感应体31朝向犯规感应组件2推移,直至感应体31上的动导电极板311与犯规感应组件2中的静导电极板22接触时,则电源21接通,提示灯23发光,此时则表示竞技选手犯规且不得分。如图3所示,在本技术实施例2中,得分感应组件3包括有设于姿势矫正通道 11壁面上的得分传感器35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1外并与姿势矫正桶体1固定连接的得分信号接收器36及设于得分信号接收器36上的得分指示灯37,即竞技选手上肢的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状的姿势矫正桶体,姿势矫正桶体内设有供上肢放置并沿姿势矫正桶体轴线设置的姿势矫正通道,该姿势矫正通道的一端为上肢进入端,姿势矫正通道上相对设置上肢进入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犯规感应组件,并且姿势矫正通道的进入端与犯规感应组件之间设有得分感应组件,犯规感应组件与得分感应组件之间留有得分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环状的姿势矫正桶体,姿势矫正桶体内设有供上肢放置并沿姿势矫正桶体轴线设置的姿势矫正通道,该姿势矫正通道的一端为上肢进入端,姿势矫正通道上相对设置上肢进入端的另一端处设有犯规感应组件,并且姿势矫正通道的进入端与犯规感应组件之间设有得分感应组件,犯规感应组件与得分感应组件之间留有得分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得分感应组件包括有与姿势矫正桶体弹性连接、并可朝向犯规感应组件伸缩的感应体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外并与感应体连接的摆动体;所述的犯规感应组件包括有设于姿势矫正通道内的电源、静导电极板及设于姿势矫正桶体外并与电源连接的提示灯,所述的感应体朝向静导电极板的端面上设有与静导电极板适配并且接触后构成电源导通的动导电极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空手道上肢训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姿势矫正桶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得分感应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统张昕张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