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6195 阅读:4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蝇蛆养殖装置,是幼虫、成虫混合饲养的养殖装置,双层的养殖箱空隙是老熟幼虫化蛹的场所,通过水流将老熟幼虫冲出并收集的方法,干净、方便、省工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家蝇属昆虫纲,双翅目,双裂亚目,家蝇科,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比较常见的一种昆虫资源,由于其繁殖速度较快、原料来源广泛、抗病力强、营养丰富且容易开发,近年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实验证明蝇蛆粉粗蛋白含量58. 80% 63. 89%之间,含脂肪10% 15%,同时还含有18种氨基酸和16种微量元素。在饲料中添加适量鲜蛆喂蛋鸡,产蛋率提高17% 25%,喂鱼增产22%以上,喂猪生产速度提高19. 2% 42%,且节省20% 40%的饲料。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蝇蛆养殖业呈现一种蓬勃发展的势态。各种养殖技术、养殖装置相继出炉,但纵观现有的养殖笼、养殖箱,均存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或是无法摆脱分离、收集的繁重劳动等种种缺陷,这也就阻碍了蝇蛆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致使养殖规模无法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养殖收集融为一体的生态养殖直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蝇蛆养殖装置,包括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层或多层的框架结构,每一层为一敞口的养殖箱,整体结构均有纱网外罩,外罩侧面有一拉链。每层的敞口养殖箱为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留有2cm宽的空隙,外层较内层壁高,并以弧形结构遮盖空隙。每层养殖箱均有安装于框架上的进食管(Φ =如m)、进水管和出水管(Φ = 2cm)。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态蝇蛆养殖装置,是幼虫、成虫混合饲养的养殖装置,双层的养殖箱空隙是老熟幼虫化蛹的场所,通过水流将老熟幼虫冲出并收集的方法,干净、方便、省工省力。并可以根据养殖量的多少,适当留种,整个养殖过程不需要另外设备,如有需要可适当添加种源,防止近缘繁殖导致种群衰退。附图说明附图为本专利技术的总体结构布局图(不包括外部纱网),但并不要受到附图的限制, 养殖箱的数量、大小均可根据具体需要增加或减少。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见附图。本实施例采用矩形不锈钢做框架。有4根立柱和相应的水平横梁组成。每层设有一敞口的水平养殖箱。养殖箱为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留有2cm宽的空隙,外层较内层壁高,并以弧形结构遮盖空隙,每层养殖箱均有安装于框架上的进食管(直径km)、进水管和出水管(直径2cm)。本实施例经使用表明在保障蝇蛆适宜的环境、充足的饲料、全面的营养情况下, 其幼虫、蛹、成虫混合养殖,并各占一部分空间,幼虫主要在养殖箱中取食,成虫飞翔,或在纱网以及悬挂的布条上休息。老熟幼虫则移动到养殖箱双层结构空隙中化蛹。本实施例仅为了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其范围不受所举实施例的局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层或多层的框架结构,每一层为一敞口的养殖箱,整体结构均有纱网外罩,外罩侧面有一拉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单、方便的蝇蛆养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由立柱和横梁组成的单层或多层的框架结构,每一层为一敞口的养殖箱,整体结构均有纱网外罩,外罩侧面有一拉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蝇蛆养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每层的敞口养殖箱为双层结构,外层与内层留有2cm宽的空隙,外层较内层壁高,并以弧形结构遮盖空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蝇蛆养殖、收集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义庆肖婷杨敬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