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511754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衔铁;接触系统包含动簧片;该支撑部件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磁路系统装于其中的一个腔体,接触系统装于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推动卡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中;推动卡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中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卡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中与动簧片相接触;所述推动卡与衔铁为弧形面接触。采用该结构后,推动卡与衔铁、动簧片之间无固定连接,消除了原有技术的卡装过程容易产生塑料屑而污染继电器的弊端,同时具有零件加工性好、容易装配的特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推动卡与衔铁、动簧片之间无固定连接的电磁继电器。
技术介绍
电磁继电器作为具有隔离功能的自动开关元件,广泛应用于通讯、汽车、自动控制、家用电器等领域,是最重要的控制元件之一。电磁继电器是机械动作元器件,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实现输出量的阶跃变化, 因此需要将机械能由磁路系统传递到接触系统,通常是利用一个塑料材质的推动卡来实现机械能的传递。图1即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该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线圈1'、轭铁2'、衔铁3' 和铁芯4';线圈Γ则包含有线圈架1Γ、绕组12'和线圈引出脚13';接触系统包含带有动触点51'的动簧片5'和带有静触点61'的静簧6',其中,静簧6'为一个或二个;推动卡8'连接在磁路系统与接触系统之间,用来实现机械能的传递;支撑部件为基座 7',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分别装在基座7'上,基座7'对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起支承作用。该结构的电磁继电器,推动卡8'的两端是分别卡装在衔铁3'和动簧片5'上;卡装过程容易产生塑料屑,污染继电器;且零件加工复杂、不易装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电磁继电器,其推动卡与衔铁、动簧片之间无固定连接,消除了原有技术的卡装过程容易产生塑料屑而污染继电器的弊端,同时具有零件加工性好、容易装配的特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线圈、轭铁、衔铁和铁芯;接触系统包含动簧片;该支撑部件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磁路系统装于其中的一个腔体,接触系统装于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推动卡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中;推动卡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中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卡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中与动簧片相接触.所述推动卡与衔铁为弧形面接触。所述的磁路系统为卧式结构,磁路系统的铁芯呈水平设置。所述的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上、下腔体,磁路系统装于上腔体,接触系统装于下腔体。所述的上腔体设有前侧开口,所述的下腔体设有后侧开口。所述的推动卡的一端设有向端外凸出的圆弧状头部,所述衔铁的接触面设为向面外凸出的圆弧状,推动卡的圆弧状头部与衔铁的圆弧状接触面相接触。所述的推动卡的另一端设有向端外凸出的圆弧形,推动卡的圆弧形的另一端与动簧片相接触。所述的推动卡的圆弧状头部的边缘大于隔板的通孔的边缘。所述的通孔的轴线设为竖直方向并垂直于铁芯。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将支撑部件设置成框架结构,具有相分离的两个腔体,用来分别装入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在中间的隔板上设置一个四周封闭的孔。将推动卡装入这个孔中,推动卡在平行于隔板方向被限制在孔内,但垂直隔板方向可以自由滑动。在衔铁的推动处设置为圆弧状,与推动卡相应的圆弧状头部直接接触,保证衔铁动作过程推动卡始终垂直隔板方向滑动,减小滑动摩擦力。推动卡另一头穿出隔板,直接与动簧片接触,实现机械能由衔铁传递到动簧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将支撑部件设计为框架结构;且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分别装于两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推动卡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中;推动卡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中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卡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中与动簧片相接触;所述推动卡与衔铁为弧形面接触。这种结构的电磁继电器,推动卡与衔铁、动簧片之间没有卡装(或其他固定方式),只有相接触,因而,消除了原有技术的卡装过程容易产生塑料屑而污染继电器的弊端,同时具有零件加工性好、容易装配且不会掉落的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不局限于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磁继电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构造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构造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2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线圈1、轭铁2、衔铁3和铁芯4 ;接触系统包含动簧片5和静簧51 ;该支撑部件6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S卩,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上腔体61、下腔体62 ;磁路系统装于其中的一个腔体,即,磁路系统装于上腔体61,接触系统装于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即,接触系统装于下腔体62 ;所述的上腔体61设有前侧开口以及上开口,用来便于安装磁路系统,所述的下腔体62设有后侧开口,用来便于安装接触系统;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63 (即上腔体61和下腔体62是由隔板 63隔开的)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64(周边封闭是指通孔64的周边没有开口通向其它的空间);推动卡7沿着通孔64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64中;推动卡7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即上腔体61中与衔铁3相接触,推动卡7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即下腔体62中与动簧片5相接触;所述推动卡7与衔铁3为弧形面接触。所述的磁路系统为卧式结构,磁路系统的铁芯4呈水平设置。所述的推动卡7的一端设有向端外凸出的圆弧状头部71,所述衔铁的接触面31设为向面外凸出的圆弧状,推动卡的圆弧状头部71与衔铁的圆弧状接触面31相接触。所述的推动卡7的另一端72设有向端外凸出的圆弧形,推动卡的圆弧形的另一端 72与动簧片5相接触。所述的推动卡的圆弧状头部71的边缘大于隔板的通孔64的边缘。所述的通孔64的轴线设为竖直方向并垂直于铁芯4。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是将支撑部件6设置成框架结构,具有相分离的两个腔体,即上腔体61和下腔体62,用来分别装入磁路系统和接触系统,在中间的隔板63 上设置一个四周封闭的孔64。将推动卡7装入这个孔64中,推动卡7在平行于隔板63方向被限制在孔64内,但垂直隔板63方向可以自由滑动。在衔铁3的推动处31设置为圆弧状,与推动卡相应的圆弧状头部71直接接触,保证衔铁3动作过程推动卡7始终垂直隔板 63方向滑动,减小滑动摩擦力。推动卡7另一头72穿出隔板,直接与动簧片5接触,实现机械能由衔铁3传递到动簧片5。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电磁继电器,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线圈、轭铁、衔铁和铁芯;接触系统包含动簧片;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件为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磁路系统装于其中的一个腔体,接触系统装于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推动卡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中;推动卡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中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卡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中与动簧片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继电器,包括磁路系统、接触系统、推动卡、支撑部件和外壳;磁路系统包含有线圈、轭铁、衔铁和铁芯;接触系统包含动簧片;其特征在于该支撑部件为框架结构; 该框架结构设有两个相互隔离的腔体,磁路系统装于其中的一个腔体,接触系统装于其中的另一个腔体;在两个腔体之间的隔板上设有一个周边封闭的通孔;推动卡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滑动套在所述通孔中;推动卡的一端在所述其中的一个腔体中与衔铁相接触,推动卡的另一端在所述其中的另一个腔体中与动簧片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卡与衔铁为弧形面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路系统为卧式结构, 磁路系统的铁芯呈水平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艺青谭忠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