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08875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位于通往各层的楼梯间内,二层至三层有贯通的吊物孔,一层有吊物区域并位于一层楼梯的中间,在楼顶屋面板底部固定有电动单轨吊,在二层至三层均有吊物平台,所述二层至三层吊物平台的深度逐层减少。它克服了现有的常规室内吊物孔系统在每个楼层都要靠人力拉、吊物绳索与平台侧面产生摩擦的弊病,又有效降低了设备(或其他物品)受到磕碰的几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对建筑室内吊物方式的革新,更具体地说它是一种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该吊物系统可广泛用于多层工业和民用建筑室内物品的起吊运输,既可独立设置,也可与室内楼梯合并设置(无需另行布置吊物孔)。
技术介绍
控制楼作为直流换流站的重要生产建筑物,通常采用三层布置形式,内部包含运行控制、通信、控制保护、交直流配电、阀冷却、空调及通风等工艺系统,以及运行值班、办公、会议、设备维修、备品贮藏等功能,工艺及其他辅助、附属功能用房包括主控制室、控制保护设备室、交流配电室、直流屏室、交流不间断电源室、换流变接口屏室、通信机房、电气蓄电池室、通信蓄电池室、阀冷却设备间、空调设备间、安全工器具间、二次备品及工作间、 设备检修间、交接班室、会议室、办公室、资料室、盥洗间及卫生间等。控制楼第二层、第三层的工艺及其他辅助、附属功能用房,不仅设备(或其他物品)的种类、数量多,而且荷载较大 (单件设备和物品的重量可达数百公斤),人工搬运十分困难,因此无论是在换流站的设备安装期间,还是在后来的设备运行和维护期间,设备(或其他物品)安装、检修时的垂直运输问题都是一个难题。以往直流换流站控制楼内部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垂直运输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人力搬运方式该方式在建筑施工安装期间,完全依靠人力把设备(或其他物品)通过楼梯从一层搬运至指定楼层,再通过水平运输方式搬运至指定位置;反之,当建筑使用期间设备出现故障时,也是同样采用人力搬运的方式来解决。这是以往工程常用的运输方式,耗费人工多、劳动效率低,如有不慎会造成设备的磕碰、摔坏。(2)室外吊物平台搬运方式该方式在建筑外部设置1个(或几个)室外吊物平台,该平台可为永久建设型或临时搭建型,建筑施工安装期间的设备(或其他物品)通过汽车吊或其他吊装设备从室外地坪吊至该平台上,再通过水平运输方式搬运至指定位置。这是工程中较普遍采用的运输方式,虽然能够较好解决建筑施工安装期间设备 (或其他物品)的运输问题,但是对建筑使用期间设备出现故障时的检修运输问题却无法解决。另外,建筑室外建设永久吊物平台,会影响到外立面的整体效果。(3)室内吊物孔(孔尺寸不变)搬运方式该方式在建筑内部设置1个专用吊物孔(孔尺寸不变),建筑施工安装期间的设备 (或其他物品)通过设于吊物孔上方屋面板底部的单轨吊(电动葫芦)从室内地坪吊至与各楼层齐平的标高处,再依靠人力把设备(或其他物品)用力拉进楼层的装卸平台,卸货后再通过水平运输方式搬运至指定位置;反之,当建筑使用期间设备出现故障时,也是采用同样的搬运方式来解决。这也是工程中较普遍采用的运输方式,能够解决建筑施工安装和使用期间设备 (或其他物品)的运输问题,但是由于设备(或其他物品)的荷重较大,在设备(或其他物品)进出各楼层时,需要靠人力用力拉住,吊物绳索会与上层装卸平台侧面产生强烈的摩擦。(4)电梯搬运方式该方式在建筑施工安装期间,设备(或其他物品)通过建筑内的客货两用电梯从一层搬运至指定楼层,再通过水平运输方式搬运至指定位置;当建筑使用期间设备出现故障时,也是采用同样的搬运方式来解决。这种运输方式在少量工程被采用,能够很好地解决建筑施工安装和使用期间设备 (或其他物品)的运输问题,可以达到节省人力、提高劳动效率的目的;但是由于要在建筑内部设置客货两用电梯,不仅会带来土建投资费用的增加,而且电梯运行还会带来使用成本的增加。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好的运输方式,使沉重的设备(或其他物品)在运输过程中变得轻松便捷,达到节省人力、提高效率、缩短工期的目的?这是许多工程设计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新的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可以有效克服上述四种
技术介绍
所存在的问题。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之所以能够达到方便、快捷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的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位于楼梯间内,二层至三层有吊物孔,一层有吊物区域并位于楼梯的中间,在楼顶屋面板底部固定有电动单轨吊,其特征在于在二层至三层均有吊物平台,所述二层至三层吊物平台的宽度逐层减少。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层的吊物平台为2.9mX6m。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层的吊物平台为1. 7mX6m。本技术充分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与楼梯间的三跑楼梯巧妙结合,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设备(或其他物品)装卸空间(详见图1);在建筑第二层设置了一个净尺寸为的吊物平台,布置在楼梯和吊物孔的侧面(详见图2);在建筑第三层设置了一个净尺寸为1.7m(深)X6m(宽)的吊物平台,布置在楼梯和吊物孔的侧面(详见图3);在吊物孔上方、楼梯间屋面板底部设置了单轨吊(电动葫芦),用于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垂直起吊(详见图4);整个吊物过程已经在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断面示意图中清楚地表示(详见图5)。与常规的室内吊物孔相比,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常规吊物孔在每个楼层处的开口尺寸是不变的,而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的吊物孔在每个楼层处的开口尺寸是变化的。对换流站主控制楼建筑设计来说,第三层吊物平台与第二层相比,整个平台向内缩了 1.2m,为第二层吊物平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装卸空间;第三层吊物平台的上部楼梯间空间则完全敞开又为第三层吊物平台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装卸空间。这正是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的奥妙所在——它与常规的室内吊物孔(孔尺寸不变)相比,在每个楼层都有独立的设备(或其他物品)装卸平台空间,可用单轨吊(电动葫芦)方便地进行设备(或其他物品)的垂直起降,既有效避免了常规室内吊物孔在每个楼层都要靠人力拉、 吊物绳索与平台侧面产生摩擦的弊病,又有效降低了设备(或其他物品)受到磕碰的机率。在其他工程中,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亦可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不与楼梯间合并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一层平面布置图。图2为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二层平面布置图。图3为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三层平面布置图。图4为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四层平面布置图。图5为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断面示意图。图中1.楼梯,2.吊物区域,3.电动单轨吊,4.吊物平台,5.吊物孔,6.货物(或其他物品,或设备),7.吊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情况,但它们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仅作举例而而已。同时通过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参阅附图可知,本技术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位于通往各层的楼梯间内,二层至三层有贯通的吊物孔5,一层有吊物区域2并位于一层楼梯1的中间,在楼顶屋面板底部固定有电动单轨吊3,其在二层至三层均有吊物平台4,所述二层至三层吊物平台4 的深度逐层减少,第二层的吊物平台4为深2. 9mX宽6m,第三层的吊物平台4为深1. 7mX 宽6m。具体说来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包括(仅以三层楼梯举例说明)一个设在建筑物内部的楼梯间;一部通往各楼层的三跑楼梯;一个设在一层的吊物区域;一个设在二层的吊物平台;一个设在三层的吊物平台;一个贯通二、三层的吊物孔;一部固定在楼梯间屋面板底部的单轨吊(电动葫芦)(如图1-图5所示)。建筑施工安装阶段的设备(或其他物品)运输分为以下6个步骤(1)将建筑室外需要运输的设备(或其他物品)通过推车水平运输到一层楼梯间中部吊物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位于通往各层的楼梯间内,二层至三层有贯通的吊物孔,一层有吊物区域并位于一层楼梯的中间,在楼顶屋面板底部固定有电动单轨吊,其特征在于在二层至三层均有吊物平台,所述二层至三层吊物平台的深度逐层减少。

【技术特征摘要】
1.逐层退台式室内吊物系统,它位于通往各层的楼梯间内,二层至三层有贯通的吊物孔,一层有吊物区域并位于一层楼梯的中间,在楼顶屋面板底部固定有电动单轨吊,其特征在于在二层至三层均有吊物平台,所述二层至三层吊物平台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冰吴必华汪志彬王幼军史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