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505740 阅读:5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其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设置在建筑大楼的每层楼,用于采集每层楼每个房间配设的楼宇智能设备能耗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上,其包括Zigbee远程节点,每幢建筑大楼布设有一个对应的所述Zigbee远程节点,所述Zigbee远程节点用于将从数据采集器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发到所述Zigbee中心节点;所述Zigbee中心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所述建筑能耗分析系统用于实时分析和精确诊断每幢建筑大楼的能耗,将结果传输给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显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建筑能耗不断攀升,已占全国能源消耗将近30%,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发达国家要高出2-3倍。而另一方面,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石油价格日益高涨。这引起了社会及政府对能源利用率的高度关注。国务院近期发布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规定,所有公共建筑内的单位,包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个体工商户,除特定用途外,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沈摄氏度,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高于20摄氏度。有关部门要据此修订完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有关标准,并加强监督检查。但是,建筑能耗的监管及节能改造首先需要进行建筑能耗检测分析,需要对建筑中所有房间的温湿度、电量等信息进行采集和处理。目前,国内外信息采集的主要方式有 有线和无线两种。在有线方式中,其综合布线的工程量大、成本高,对既有建筑进行综合布线还存在诸如损坏外观等其它难以解决的问题;无线方式主要有WLAN、CDMA/GSM,但也存在组网不灵活、运行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如何为建筑信息采集提供一个较为完美的方案, 成为能耗诊断的一个关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Zigbee无线拓扑结构、数据中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设置在建筑大楼的每层楼,用于采集每层楼每个房间配设的楼宇智能设备能耗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上,所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包括Zigbee远程节点和Zigbee中心节点,每幢建筑大楼布设有一个对应的所述Zigbee远程节点,所述Zigbee远程节点用于将从数据采集器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发到所述Zigbee中心节点;所述Zigbee中心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端、客户端,所...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模块、 Zigbee无线拓扑结构、数据中心;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设置在建筑大楼的每层楼,用于采集每层楼每个房间配设的楼宇智能设备能耗的数据信号;所述数据采集器连接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上,所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包括 Zigbee远程节点和Zigbee中心节点,每幢建筑大楼布设有一个对应的所述Zigbee远程节点,所述Zigbee远程节点用于将从数据采集器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转发到所述Zigbee中心节点所述Zigbee中心节点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传输到数据中心,所述数据中心包括服务器端、客户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建筑能耗分析系统,所述建筑能耗分析系统用于实时分析和精确诊断每幢建筑大楼的能耗,将结果传输给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显示;所述Zigbee远程节点和所述Zigbee中心节点是基于竞争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布局;所述基于竞争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如下1)簇头选择机制基于竞争机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在簇头选择时,将剩余能量高于网络平均能量设定值的节点成为候选簇头,定义节点竞争为候选簇头的条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楼宇能耗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Zigbee无线拓扑结构是采用无线传感网传输协议,所述无线传感网传输协议包括应用层、网络层、媒体接入层及物理层,所述应用层包括传感器接口管理模块、应用配置模块、应用支持子层,所述传感接口管理模块通过传感器服务接口与传感器设备进行交互,用于进行传感器状态、参数控制操作, 所述传感数据接口用于接收传感器设备的传感数据;所述应用配置模块用于配置是否动态加载应用支持子层,以及配置子层的功能参数;所述应用支持子层包括信息数据库、时间同步模块、安全策略模块,用于跟传感器接口管理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对传感器而来的传感数据添加应用层协议帧头,发送至网络层数据服务实体;所述网络层包括网络层安全管理、路由管理、拓扑控制、网络层信息库,所述拓扑控制模块通过网络层管理实体接口接收网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远静乐浩成陶沁沁王彬王哲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