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全义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8319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6 17: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制备方法,以大豆、猴头菌、糖蜜、有效微生物群为原料配比组合,经密封、常压厌氧发酵,再经压滤、调酸处理制成液态纯生物药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生产中无任何废物废料排放,经压滤机压滤剩余的固态物又可另行用于制作固态纯生物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还在于采用了大豆、有效微生物群和药食两用的猴头菌组合发酵,形成超强的群体连携发酵力,强化了大豆和猴头菌中多类有益成分的生物活性;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药品对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常见疾病均有显著可靠的疗效,甚得药食同源的真谛,长期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能全面大幅提高人体免疫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具体的说是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
技术介绍
食道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区,因食道癌死亡者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贲门癌是胃癌的特殊类型,贲门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各类恶性肿瘤中位居前列。对于食道癌和贲门癌,西医优先采用手术治疗,而不少患者临床准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治疗的较佳时机;但依靠放疗化疗等非手术治疗副作用大且效果甚微,尤其对肝、肾功能的危害更大,治愈率和生存率很低。中医治疗以汤剂为主,其组方复杂,服用麻烦,进展缓慢疗程长,治愈率也不高,而且部分成分还有一定毒副作用,长期服用令人堪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胃溃疡、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常见疾病的液态生物药,达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又无任何毒副作用,而且还能全面大幅提高人体免疫力。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配方如下:大豆12-22%、猴头菌26-52%、糖蜜1-3%、有效微生物群1-3%、水30-50%、合计100%。其制作工艺如下:(1)按配方量取筛除霉变颗粒后的大豆洗净装入容器,再按配方量加入全部水分浸泡8-10小时使之充分膨胀,熟制后(采用煮、蒸或其它熟化手段加工为熟大豆)经压滤机压滤至熟大豆含水率≤20%,压滤过的熟大豆和压滤出的水分分别装入容器中备用。(2)按配方量取糖蜜溶入(1)压滤出的水分中,搅拌至糖蜜充分溶化。(3)按配方量取有效微生物群加入(2)中,搅拌至充分融合。(4)按配方量取猴头菌同(1)压滤过的熟大豆混合后再冷冻至-10℃粉碎并过10目筛。(5)将(3)(4)装入发酵罐并补充前述工序中损失的水分至总量为100%,搅拌混合均匀,在28℃±2℃的温度条件下密封厌氧发酵5天,其间每隔8小时充分搅拌6分钟并释放多余气体后,再行密封保持常压,继续厌氧发酵。(6)将发酵好的物料全部取出,经压滤机压滤,使固态物含水率降到≤6%,再将滤出的液态物用56%的食用冰醋酸调整酸度值至PH≤4.0,即可分装密封,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经压滤机压滤后剩余的固态物将另行用于制作固态纯生物药。本专利技术所述质量配方中的大豆是黄豆或黑豆,所述质量配方中的猴头菌是液体深-->层发酵的猴头菌菌丝体或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所述质量配方中的糖蜜是蜂蜜、红糖或黄砂糖,所述质量配方中的有效微生物群是食品卫生级的EM液体复合菌剂(EM是有效微生物群的英文缩写),国内早已有产品面世如食品卫生级的EM原露等。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势:1、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采用大豆、有效微生物群和药食两用的猴头菌 组合发酵,形成超强的群体连携发酵力,使大豆含有的胀气因子、抗营养因子等缺陷被克服,并强化了大豆卵磷脂、辅酶Q10、异黄酮和低聚糖的生物活性,在大豆发酵过程中又分泌合成了多种酶类、氨基酸、维生素、抗菌肽及其它营养素和生理活性物质;同时也增强了猴头菌中的多糖、多肽、腺甙、酶类等多种有益成分的功效,使得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对食道癌、贲门癌和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消化道常见疾病均有显著可靠的疗效,同时兼有对其它疾病的辅助治疗作用。2、本专利技术的优势还在于采用冷冻粉碎,避免常温粉碎造成的大豆卵磷脂、辅酶Q10、异黄酮、低聚糖和猴头菌中的多糖、多肽、腺甙、酶类等有益成分的损失,有利于提高生物效价和吸收利用率,同时调酸工序也促成了液态生物药的保质期能达到设定要求。3、本专利技术所选原料均属人类常规食品,甚合药食同源的真谛;所生产的产品属纯生物药品,长期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同时还能全面大幅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相应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经济压力。4.本专利技术在生产中无任何废物废料排放,经压滤机压滤后剩余的固态物可另行用于制作固态纯生物药;所述配方在原料种类和重量配比范围内无显著差异,配方的变化只是根据需求量调整液态物和固态物的产出量,不影响治疗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质量配方如下:黄豆12kg、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52kg、蜂蜜和黄砂糖各1.5kg共 3kg、EM原露3kg、水30kg,合计100kg。其制作工艺如下:(1)按配方量取筛除霉变颗粒后的黄豆12kg洗净装入容器,再按配方量加入全部水分30kg浸泡10小时使之充分膨胀,蒸熟后经压滤机压滤至熟大豆含水率≤20%,压滤过的熟大豆装入容器中备用,压滤出的水分及浸泡大豆的剩余水分共同装入另一容器中备用。(2)按配方量取蜂蜜和黄砂糖各1.5kg共3kg溶入(1)压滤出的水分及浸泡大豆的剩余水分的混合水分中,搅拌至蜂蜜和黄砂糖充分溶化。(3)按配方量取EM原露3kg加入(2)中,搅拌至充分融合。(4)按配方量取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52kg同(1)压滤过的熟大豆混合后再冷冻至-10℃粉碎并过10目筛。(5)将(3)(4)装入发酵罐并补充前述工序中损失的水分至总量为100kg,搅拌混合均匀,在28℃±2℃的温度条件下密封厌氧发酵5天,其间每隔8小时充分搅拌6分钟并释放多余气体后,再行密封保持常压,继续厌氧发酵。-->(6)将发酵好的物料全部取出,经压滤机压滤,使固态物含水率降到≤6%,再将滤出的液态物用56%的食用冰醋酸调整酸度值至PH≤4.0,即可分装密封,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经压滤机压滤后剩余的固态物将另行用于制作固态纯生物药。实施例2: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质量配方如下:黄豆和黑豆各8kg共16kg、液体深层发酵的猴头菌菌丝体和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各20kg共40kg、蜂蜜和红糖各1kg共2kg、EM原露2kg、 水40kg,合计100kg。其制作工艺如下:(1)按配方量取筛除霉变颗粒后的黄豆和黑豆各8kg共16kg洗净装入容器,再按配方量加入全部水分40kg浸泡8小时使之充分膨胀,煑熟后经压滤机压滤至熟大豆含水率≤20%,压滤过的熟大豆和压滤出的水分分别装入容器中备用。(2)按配方量取蜂蜜和红糖各1kg共2kg溶入(1)压滤出的水分中,搅拌至蜂蜜和红糖充分溶化。(3)按配方量取EM原露2kg加入(2)中,搅拌至充分融合。(4)按配方量取液体深层发酵的猴头菌菌丝体和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各20kg共40kg同(1)压滤过的熟大豆混合后再冷冻至-10℃粉碎并过10目筛。(5)将(3)(4)装入发酵罐并补充前述工序中损失的水分至总量为100kg,搅拌混合均匀,在28℃±2℃的温度条件下密封厌氧发酵5天,其间每隔8小时充分搅拌6分钟并释放多余气体后,再行密封保持常压,继续厌氧发酵。(6)将发酵好的物料全部取出,经压滤机压滤,使固态物含水率降到≤6%,再将滤出的液态物用56%的食用冰醋酸调整酸度值至PH≤4.0,即可分装密封,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经压滤机压滤后剩余的固态物将另行用于制作固态纯生物药。实施例3: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质量配方如下:黑豆22kg、液体深层发酵的猴头菌菌丝体26kg、红糖1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配方如下:大豆12-22%、猴头菌26-52%、糖蜜1-3%、有效微生物群1-3%、水30-50%、合计100%;其制作工艺如下:(1)按配方量取筛除霉变颗粒后的大豆洗净装入容器,再按配方量加入全部水分浸泡8-10小时使之充分膨胀,熟制后经压滤机压滤至熟大豆含水率≤20%,压滤过的熟大豆和压滤出的水分分别装入容器中备用;(2)按配方量取糖蜜溶入(1)压滤出的水分中,搅拌至糖蜜充分溶化;(3)按配方量取有效微生物群加入(2)中,搅拌至充分融合;(4)按配方量取猴头菌同(1)压滤过的熟大豆混合后再冷冻至-10℃粉碎并过10目筛;(5)将(3)(4)装入发酵罐并补充前述工序中损失的水分至总量为100%,搅拌混合均匀,在28℃±2℃的温度条件下密封厌氧发酵5天,其间每隔8小时充分搅拌6分钟并释放多余气体后,再行密封保持常压,继续厌氧发酵;(6)将发酵好的物料全部取出,经压滤机压滤,使固态物含水率降到≤6%,再将滤出的液态物用56%的食用冰醋酸调整酸度值至PH≤4.0,即可分装密封,成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和消化道疾病的液态生物药,其特征在于:其质量配方如下:大豆12-22%、猴头菌26-52%、糖蜜1-3%、有效微生物群1-3%、水30-50%、合计100%;其制作工艺如下:(1)按配方量取筛除霉变颗粒后的大豆洗净装入容器,再按配方量加入全部水分浸泡8-10小时使之充分膨胀,熟制后经压滤机压滤至熟大豆含水率≤20%,压滤过的熟大豆和压滤出的水分分别装入容器中备用;(2)按配方量取糖蜜溶入(1)压滤出的水分中,搅拌至糖蜜充分溶化;(3)按配方量取有效微生物群加入(2)中,搅拌至充分融合;(4)按配方量取猴头菌同(1)压滤过的熟大豆混合后再冷冻至-10℃粉碎并过10目筛;(5)将(3)(4)装入发酵罐并补充前述工序中损失的水分至总量为100%,搅拌混合均匀,在28℃±2℃的温度条件下密封厌氧发酵5天,其间每隔8小时充分搅拌6分钟并释放多余气体后,再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全义庞昌红
申请(专利权)人:胡全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