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艾灸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9229 阅读:3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艾灸治疗仪,是一种中医灸疗器械。由一台微机控制下的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构成,完成艾条施灸于人体时自动上下移动以调整被施灸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先选定的最佳值。它具有自动施灸、自动消烟除灰、自动报警等功能,而且一台微机可控制数个灸头,节省人力、物力、清洁环境、施灸精确,是中医灸疗治病的理想器械。(*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艾灸治疗仪。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医疗器械。针灸是祖国医学传统的治疗方法,灸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灸”总是以人手持艾条在患者的一定经络、穴位上施治,在治病的同时还存在有以下缺陷1.废时废力,一位医生只能给一位病人治疗,长时间持艾条不能离开,而且较累;2.室内空气污浊,艾条燃烧时冒出的烟充满室内,影响医生的健康,加重患者的病情;3.艾条灰为患,一则艾灰需不断吹去,污染室内卫生,二则艾灰如万一落在病人肌肤上还会发生灼伤。针对上述问题,许多医务人员都在研究艾灸仪。为此我们请中国专利局审查部门检索服务处进行了检索,共检出四篇相关文献,其中CN-2043494U A61B 17/36公开了一种“无烟自动艾灸器”,它是由一台可逆电机经齿轮减速后带动一丝杠旋转,在该丝杠上有带艾条夹具的螺母沿导轨在丝杠的作用下徐徐下降,其设计下降的速度为2~3mm/分,称之与艾条燃烧后缩短的长度相一致,其理论上设计为艾条的燃烧点始终与人体皮肤保持一定的距离,故称为自动艾灸器;另外还设计有内外罩,在两罩之间为一间隙,艾条燃烧时的烟可经此排出;在艾条的下端有灰刷和接灰盘,可起到清洁的作用,故称“无烟自动艾灸器”。但该“器”并没有真正起到自动的作用,而仍需人工按动电扭以调节艾条与皮肤之间的距离,一个“死”的速度下降,而不能保证病人所得到的施灸温度是否恰到好处,因为仪器夹持艾条下降的速度定死了,但艾条的燃烧速度却可因生产厂家、原料、粗细、温湿度的不同其燃烧速度发生变化,燃烧快则仪器相对地下降慢得不到足够的灸温,反之则可能发生灼伤。本专利技术旨在以病人施灸部位实际感受到的温度为基准而设计的一种具有艾条可自动上下移动且自动消烟除尘的非人工控制的艾灸治疗仪。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由电机、齿轮、丝杠、导轨、艾条卡、吸烟除尘装置,关键在于用一台微机和其设置的专用程序控制下的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并以此来完成艾条施灸于人体时可自动上下移动以调整被施灸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先选定的最佳值,另一个关键在于,位于艾条下方、相当于人体表面上方有一温度传感器16;微机通过以下程序完成对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的控制1.主程序初始化、开中断、扫描、温度显示;2.中断服务程序启动A/D转换、检测施灸点温度、发控制信号或报警信号;电器部分由传感器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报警器及报警电路组成;机械部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是这样的,电机1经齿轮2连接齿轮3,后者连接丝杠6,在丝杠6上有一螺母5,其上有艾条卡,通过支杆19和导轨套20连接导轨18,丝杠6下端有一齿轮8连接齿轮艾条导向套9,后者连接一除灰板12,除灰板的下方有护肤网13,后者的周围有贮灰盒14,另有一吸烟环位于齿轮艾条导向套的周围,整个上述装置安装在一外壳15内,有支撑架17将它们连接在机座上。微机至少可以控制1套如权项1所述的整套灸疗装置,而多则不限。主程序中的温度是标准温度和实测温度。中断服务程序中施灸点温度的检测,采用四次采集A/D转换值,求出实测温度的平均值送显示。中断服务程序中控制信号和报警信号的发出是经微机对标准温度和所采集的四次实测温度的平均值进行比较,若在允许范围内略高或低于标准温度,则发出控制信号使电机正转或反转;若超出标准温度范围或艾条熄火则发出报警信号。传感器电路由温度传感器、经反相放大、A/D转换,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流信号输入微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由微机发出的信号,经输出接口芯片(PIO)、光电隔离、驱动,使电机正转或反转。报警电路经微机、PIO、驱动,使报警器报警。电机采用步进电机。艾条从艾条导向套中央穿过。艾条导向套通过齿轮8在丝杠6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旋转,除灰板与其同步旋转。所述的除灰板与齿轮导向套呈活动连接,其上方有一钢丝11,它使除灰板始终保持贴近艾条灰的状态。施灸部位的温度可在1~99℃范围内自动调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以微机控制施灸部位实际得到的温度且可自动调节,完全替代了人工持艾条施灸和人工反复调节施灸仪器的劳累,又可消烟除灰,同时设置了报警装置,以防万一。而且一台微机至少可以控制1套艾条治疗装置,多则不限。如图为自动艾灸治疗仪机械部分示意附图说明图1-步进电机 2、3、8-齿轮 4-艾条卡 5-螺母 6-丝杠 7-艾条 9-齿轮导向套 10-吸烟环 11-钢丝 12-除尘板 13-护肤网 14-贮灰盒 15-外壳 16-传感器 17-支撑架 18-导轨 19-支杆 20导轨套实施例根据不同的治疗要求,要设置不同的施灸温度,本系统直接利用单板机的数字键“0”~“9”来设置温度足以满足艾灸治疗的需要,若要改变施灸温度,只要连续键入三个数字,即可。显示器采用单板机上的七位八段显示器,其中前三位为预置的标准温度值,最后三位为实测温度值,正常工作时二者应一致,这样就可以对灸疗温度进行随时观察。采用了精度高、输出线性好、体积小的晶体管温度传感器,工作时将传感器固定在灸头网下,紧靠着受灸部位的皮肤表面。其工作过程是传感器将温度信号变成电压信号,然后将其送入A/D0809芯片的零通道。主机对A/D接口每隔2秒采集一次,并将检测到的温度值送入主机,据此确定有关操作。为了确定精确性和稳定性,采集温度时进行了数字滤波,即取四次的平均值作为一个温度值。该电路经使用测量精度可达±0.1℃。从传感器周期性地采集温度信号,看其是否与所置的标准温度一致,若测得的施灸点温度低于标准温度则步进电机正转,带动艾火下移使灸点温度回升;反之,若测得温度高,则步进电机反转,带动艾火上移,使灸点温度下降;若所测温度与标准温度一致,则电机不动作。该过程每2秒进行一次,这样既准确地保证施灸所要求的温度,又能在改变标准温度时能使电机迅速跟随动作。该电路采用了光电隔离器件,使微机部分与电机控制部分隔开,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步进电机1带动齿轮2传动到齿轮3,齿轮3将动力传到丝杠9,丝杠上螺母与夹持艾条的艾条卡连为一体,当丝杠转动时,艾条随螺母上下移动,从而控制艾火与皮肤施灸点间的距离,控制灸野内的灸疗温度。在人体皮肤接触处设有热敏元件10,将艾火温度传递到电脑控制系统,经对此反馈调节发出指令,控制电机1转动。在灸头处的艾条燃烧部位周围设有吸烟圈,将艾条燃烧后的烟尘吸出排到室外。除尘板随艾条导向套一起转动,可以将艾条灰刮掉。当艾火熄灭和温度太高时应给予报警,当时间到时也应给予报警。电路实现是通过PIOB口输出脉冲信号来控制报警装置。自动艾灸治疗仪安装完整后分灸头、悬臂和控制柜。悬臂可在其导向杆上上下移动,调整好后可定位。悬臂也可伸缩调整,也设有定位装置。烟道设在悬臂中心,由臂内烟道将烟吸到控制柜内的吸烟机内,再由外烟道通出室外。控制柜内设有电源、吸烟机和控制板。在控制柜下部安装有万向轮,可根据需要将仪器移动。在控制柜台面上还设有点火器和灭火孔,设有数字键盘和温度数字显示窗及报警扩音器和各种电路开关、指示灯权利要求1.自动艾灸治疗仪,有电机、齿轮、丝杠、导轨、艾条卡、吸烟除灰装置等,其特征在于由微机及其程序控制下的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并以此来完成艾条施灸于人体时可自动上下移动以调整被施灸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先选定的最佳值,另一个特点在于,位于艾条下方,相当于人体表面上方有一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艾灸治疗仪,有电机、齿轮、丝杠、导轨、艾条卡、吸烟除灰装置等,其特征在于由微机及其程序控制下的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并以此来完成艾条施灸于人体时可自动上下移动以调整被施灸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预先选定的最佳值,另一个特点在于,位于艾条下方,相当于人体表面上方有一温度传感器16;A、微机通过以下程序完成对电器部分和机械部分的控制:a、主程序:初始化、开中断、扫描、温度显示;b、中断服务程序:启动A/D转换、检测施灸点温度、发控制信号或报警信号;B、电器部分由传感 器电路、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报警器及报警电路组成;C、机械部分各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关系是这样的,电机1经齿轮2连接齿轮3,后者连接丝杠6,在丝杠6上有一螺母5,其上有艾条卡,通过支杆19和导轨套20连接导轨18,丝杠6下端有一齿轮8连接齿 轮艾条导向套9,后者连接一除灰板12,除灰板的下方有护肤网13,后者的周围有贮灰盒14,另有一吸烟环位于齿轮艾条导向套的周围,整个上述装置安装在一外壳15内,有支撑架17将它们连接在机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崇桂琴刘兆峰王丽娜苏杭马元梅耀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