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本质安全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72973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太网交换机电源电路,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煤矿行业具有本质安全特性的以太网交换机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供电源采用3.3V输入,采用高效的DC/DC电源方案将3.3V转换成系统需要的1.2V的工作电压,负载能力能达到5.0A,电源转换效率能达到90%以上,该电路的关键在于:包括DC/DC降压芯片(IC)至少一个前级滤波电容(C1)、后级滤波电容(C5)、电阻反馈网络(R1、R2)、补偿网络(R3、C4)以及软启动电容(C3)组成结构简单、效能高的交换机电源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一种1.2V安全的以太网交换机电源,能降低交换机的整体功耗,提高交换机的本质安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换机电源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以太网传输速率的提高和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发展,使以太网全面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成为可能。以太网网络具有数据处理速度快、数据处理容量大、接入点多等优点,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于各种现场通信的场合中,于是,针对不同行业对交换机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主要涉及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在煤矿行业环境中应用的安全问题。目前,煤矿工业以太网本质安全型交换机出现采用3. 3V直流电源供电,但交换机内部主要工作芯片的工作电压还包括1.2V,且工作电压上的负载电流很大,因此在交换机内部必须配备低压转换的电路,实现3. 3V电压转换1. 2V电压的功能。现有实现低压转换的方案中,一是存在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二是大多电路结构复杂,外围器件多等缺点,影响交换机的本质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1. 2V本质安全型的交换机电源电路,该电路高达90 %以上的转换效率能降低交换机的功耗,提高交换机的本质安全。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依赖选用高效、结构简单的电源方案和电源设计,本技术的创新就在于高效、电路结构简单。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本质安全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电源,连接在3.3V直流主供电源的输出端和1.2V直流负载输入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降压芯片(IC)至少一个前级滤波电容(C1)、后级滤波电容(C5)、电阻反馈网络(R1、R2)、补偿网络(R3、C4)以及软启动电容(C3),其中:所述降压芯片(IC)的电源输入端VIN以及使能端EN连接3.3V电源,GND端直接接地,在所述电源输入端VIN与接地端GND之间跨接有前级滤波电容(C1),所述电容采用小封装的贴片陶瓷电容,所取容值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所述降压芯片的电源输出端VOUT1、VOUT2与接地端GND之间跨接后级滤波电容(C5);所述降压芯片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本质安全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电源,连接在3. 3V直流主供电源的输出端和 1.2V直流负载输入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降压芯片(IC)至少一个前级滤波电容 (Cl)、后级滤波电容(C5)、电阻反馈网络(R1、R2)、补偿网络(R3、C4)以及软启动电容(C3), 其中所述降压芯片(IC)的电源输入端VIN以及使能端EN连接3. 3V电源,GND端直接接地, 在所述电源输入端VIN与接地端GND之间跨接有前级滤波电容(Cl),所述电容采用小封装的贴片陶瓷电容,所取容值满足本质安全要求;所述降压芯片的电源输出端V0UT1、V0UT2 与接地端GND之间跨接后级滤波电容(C5);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出端VOUT还与所述电阻网络(R1、R2)连接,Rl跨接于所述降压芯片的输出端VOUT与反馈输入端FB之间,R2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厚明吴耀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迈威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