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袋式按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646749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包含有一气阀总成、至少一充气泵浦、至少两个与气阀总成连通的第一气袋组及第二气袋组、以及一与气阀总成连接的控制器,经由控制器的控制令前述充气泵浦及气阀总成产生特定的时序作动,进而对各气袋组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切换;而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是透过气阀总成内的主气道将连接于各气袋组的分气道予以并联,并透过气阀总成内各阀体的启闭而使各气袋组于交替消涨时,可利用压力自然平衡的原理让高压状态的气袋组直接对低压状态的气袋进行空气补充,以节省充气泵浦因作动而产生的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为一种以气袋的消涨来对依靠者产生按摩效果的系统,特别 适合实施于依靠物中,例如汽车座椅、航空座椅、床垫、按摩设备或其 它的寝具产品上。
技术介绍
气袋式按摩的技术,是将气袋组埋设于椅垫、按摩设备或其它的寝具 产品中,并透过一可对气袋组进行空气补充的充气泵浦,来造成气袋组消 涨的效果,通过由气袋组于座椅内的消涨,而适当的产生对依靠者局部推 抵的压力,以产生按摩的效果,当然有关气袋组消涨的方式以及所呈现按 摩力道的轻重,还需透过一控制器对充气泵浦的进行时序控制而达成。若气袋组的设置数量为复数个时,于各气袋组与充气泵浦的间还需设 置一气阀总成,再经由控制器的控制令前述充气泵浦及气阀总成产生特定 的时序作动,进而对各气袋组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切换,以使各气袋组以消 涨的方式于座椅上呈现按摩的效果。由于各气袋组的充气需仰赖充气泵浦的运作,充气泵浦的运作又需消 耗不少能源,而座椅气袋式按摩技术的施作往往不适合施作于能源供应有限环境中,例如车用座椅因车辆所能提供的电力能源有限,因此,气袋 式按摩技术的实施会造成车用电力很大的负担,或者仅能设置少量或膨涨 效果较小气袋组来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先前技术气袋式按摩于施作上有电力能源消耗过多的问题,本 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袋式按摩系统,以使得气袋式按摩在能较为节省 能耗。本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包含有一气阔总成、至少一充气泵浦、至少两 个与气阀总成连通的第一气袋组及第二气袋组、以及一与气阀总成连接的 控制器,经由控制器的控制令前述充气泵浦及气阀总成产生特定的时序作 动,进而对各气袋组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切换,其特征在于该气阀总成内设有一主气道,该主气道的前端是供前述充气泵浦所提 供的空气导入,前述气阀总成相对于第一气袋组及第二气袋组设有第一分 流阀及第二分流阀,前述各分流阀与所对应的气袋组相导通以形成并联与 主气道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第一分流阀开启而使充气泵浦经主气道对 第一气袋组充气至饱和时,令充气泵浦停止充气并开启第二分流阀,第一 气袋组内的空气行经第一气道、主气道、及第二气道补充至第二气袋组后, 关闭第一分流阀的进出气口,再启动充气泵浦,以将第二气袋组充气至饱 和,以令第一、第二气袋组得以交替消涨。据此,利用已充气饱和的气袋组透过空气因压力平衡的原理,将所容 置的部分空气导入未充气的气袋组中进行初期充气;待未充气的气袋组获得初期充气后再透过控制器令前述充气泵浦作动来进行后期的充气动作, 以令充气泵浦于初期充气的过程中不需作动而节省能耗,各气袋组在实施 上可埋设于依靠物中,前述依靠物是指座椅、按摩设备、寝具产品其中之其次,气袋式按摩系统可进一步包含至少一支撑单元,该支撑单元是 由一设于气阀总成内与主气道导通的支撑阀、 一设于气阀总成内与支撑阀 导通的单向阀、 一埋设于座椅内与单向阀导通的第三气袋组, 一用以对支撑单元进行空气的排放与封止的排气阀,当空气进入第三气袋组的后可透 过单向阀与排气阀的封止作用而令空气留存于第三气袋组中。据此,当本专利技术实施于座椅、床垫、按摩设备或其它的寝具产品上时, 利用空气留存的作用使第三气袋组于保持膨涨的样态,以呈现特定的凸起而提供长时间的支撑效果;除此,由于支撑单元内的支撑阀亦与主气道导 通,因此在前述第一、二气袋组交替消涨的过程中,第三气袋亦可因压力 平衡原理而接收来自第一或二气袋所输出的空气。本专利技术相较于先前技术的功效,是利用压力自然平衡的原理让高压状 态的气袋组直接对低压状态的气袋进行空气补充,以节省充气泵浦因作动 而产生的能耗。附图说明图l: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样态示意图2:本专利技术的气阔总成剖视示意图3:本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的接配示意图4 图6:本专利技术的作动示意图7:本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包含支撑单元的接配示意图8:本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包含支撑单元的剖视示意图9:本专利技术的气阀总成分解示意图10:本专利技术的气道体与阀室体立体剖视图ll:本专利技术的气道体、阀室体、止逆阀室体立体剖视图一;图12:本专利技术的气道体、阀室体、止逆阀室体立体剖视图二。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O气阀总成ll主气道lll第一气道112第二气道 12排气阀 13第一分流阀 131第一气嘴 132第一输气管 14第二分流阀 141第二气嘴 142第二输气管 15泄压单元 16支撑阀17单向阀 171第三气嘴172第三输气管 18支气道 20充气泵浦 31第一气袋组 32第二气袋组 33第三气袋组 40控制器 41操作端 50支撑单元 60压力检测单元 101气道体 102阀室体 103止逆阀室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列举出适于本专利技术实施的方式,并配合 图式说明如后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样态示意图,图中揭示出该实 施包含有一气阀总成IO、 一充气泵浦20、 一第一气袋组31、 一第二气袋 组32以及一控制器40,并且还可配合一第三气袋组33而实施。经由控制 器40的控制,可令前述充气泵浦20及气阀总成10产生特定的时序作动,进而对前述各气袋组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切换。此外,各气袋组是埋设于依靠物中,前述依靠物是指座椅、按摩设备、 寝具产品其中之一,而此图式是以汽车座椅作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的说明。其次,如图所示,控制器40上还可进一步设置一操作端41供使用者 进行相关的操作,而操作端41可直接设置在控制器40上;或者,可设置在一分离于控制器40的遥控器上,而供使用者以无线控制的方式来对控 制器40进行的操作图中未揭示。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是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气阀总成剖视示意图及本 专利技术气袋式按摩系统的接配示意图,图中揭示出气阀总成10内设有一主 气道11,该主气道11的前端是供前述充气泵浦20所提供的空气导入。气 阀总成10相对于第一气袋组31及第二气袋组32设有分别并联于主气道 11的第一气道111及第二气道112,且第一气道lll、第二气道112与主 气道11并联的通路上分别设置第一分流阀13及第二分流阀14,通过由第 一分流阀13及第二分流阀14的开启或关闭,可控制主气道11是否得以 与第一气道111或第二气道112导通。上述气阀总成10于第一分流阀13及第一气道111的输出端设有第一 气嘴131,于第二分流阀14及第二气道112输出端设有第二气嘴141,而 第一气袋组31、第二气袋组32则分别透过第一输气管132、第二输气管 142连接于第一气嘴131及第二气嘴141,以令前述第一气袋组31透过第 一分流阀13及第一气道]11与主气道11导通,第二气袋组32透过第二 分流阀14及第二气道112与主气道11导通。而本专利技术最特殊之处在于,可利用已充气饱和的气袋组透过空气压力平衡的原理,将所容置的部分空气导入未充气的气袋组中进行初期充气-,如图4所示,透过第一分流阀13的开启以及充气泵浦20的运作,可 使空气自主气道ll、第一气道111进入第一气袋组31中,令第一气袋组31充气至饱和而呈现膨涨的状态,以发挥第一气袋组31的按摩效果;如图5所示,当欲对第二气袋组32进行充气时,可令充气泵浦20 停止充气并将第二分流阀14开启,此时,由于第一气道111与第二气道 112的间是透过主气道11的连接而呈并联的状态,因此,第一气袋组31 内的部分空气即可透过空气压力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袋式按摩系统,包含有一气阀总成、至少一充气泵浦、至少两个与气阀总成连通的第一气袋组及第二气袋组以及一与气阀总成连接的控制器,经由控制器的控制令前述充气泵浦及气阀总成产生特定的时序作动,进而对各气袋组进行充气与泄气的切换,其特征在于:该气阀总成内设有一主气道以及并联于主气道的第一气道、第二气道,该第一气道、第二气道分别连接第一气袋组及第二气袋组,并分别设置第一分流阀及第二分流阀,以分别控制第一气道、第二气道与主气道的导通;该主气道的前端是供前述充气泵浦所提供的空气导入;第一分流阀开启而使充气泵浦经主气道及第一气道对第一气袋组充气至饱和时,令充气泵浦停止充气并开启第二分流阀,第一气袋组内的空气行经第一气道、主气道、及第二气道补充至第二气袋组后,关闭第一分流阀的进出气口,再启动充气泵浦,以将第二气袋组充气至饱和,以令第一、第二气袋组交替消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淇闳
申请(专利权)人:乃群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