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与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644632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其包括:设定操作流程所需的部门。设定这些部门参与操作流程各自所需标准操作时间。设定这些部门各自进行更改操作所需延伸时间。依据这些部门所需标准操作时间与一底限日,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判断这些部门有无进行更改操作。若这些部门其中之一有进行更改操作,则依据进行更改操作的部门所需延伸时间重新调整各部门的完成日。依据重新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发出通知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时程控管方法,且特别有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的开发操作流 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及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一项产品从研发到量产,往往需要公司内多个部门分工协力才能完成。举例 来说,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就需要多个不同领域的部门共同来完成,其中包含了机 构、电子、布线、模具等部门,接着还必须将不同部门的成果整合,才能作试产与 评估,最后达到量产上市的目的。在开发的过程中,各部门开发的工作可说是环环相扣。除了一部份各部门能 独立完成的工作外,很多开发的工作都得承接另一个部门的开发成果。因此,往往 一个部门设计上的更改或工作上的延迟就会牵动到多个部门,像是机构上一个开孔 位置的改变,布线的设计就可能要设法避开开孔而做设计上的更动。然而,在开发 的过程中总是难免遇到诸如此类的更改。因此,为了让产品能在时限内完成,管理 者就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掌控各部门的工作时间,并随时因应各部门的修改,而 做适当的时程控管。现有的开发操作流程,首先,为了因应产品上市日期或是客户要求交货的时 间会设定一个底限日。接着,部门管理者间通过会议的方式,决定各个部门的的完 成日,并人工计算与确认各部门的完成日不会超过底限日。当在电子产品的开发过 程中有部门修改了设计时,产品管理者或是其他人员无法于第一时间评估其影响程 度。上述的流程是通过人为计算时间与会议的方式,来做时程上的管控,再将讨论 后的结果个别地以电子邮件等方式来通知相关的人员,管理者需要经由不断地追踪与确认才能对时程作精确的管控,因此,管理的动作繁杂。此外,若是有些人员因为某些缘故没有参加到会议,或者有些人员是在中途 才加入开发的过程,此时,这些人员就得通过人为询问的方式或是主动要求电子邮件的转寄,才能得到时程控管的信息。对于开发人员来说,除了专注开发外,还得 花费时间在确认时程的排定上而成为额外的负担,因此,信息流通的管道不够明确。 另外,当相关开发部门越多或是开发过程中修改的次数频繁时,时程表的更 迭次数也会相当可观。如此一来,就会耗费人力在重复地作调整的动作以及传送信 息的工作上,因此,时程控管的效率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能自动对操作流程的时程作有效 率的管控。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可执行上述之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 法的各个步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其包括设定 操作流程所需的部门。设定这些部门参与操作流程各自所需标准操作时间。设定这 些部门各自进行更改操作所需延伸时间。依据这些部门所需标准操作时间与一底限 日,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判断这些部门有无进行更改操作。若这些部门其中之一 有进行更改操作,则依据进行更改操作的部门所需延伸时间重新调整各部门的完成 日。依据重新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发出通知信息。本专利技术再提出一种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用以存储一电脑程序。电脑程序用 以载入至一电脑系统中并且使得电脑系统执行上述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的任 一步骤。以电脑系统来执行操作流程时程控管的各个步骤,因此可减少人力的耗费, 并有较佳的效率。此外,在有更改操作时,可自动地发出通知信息给相关人员,便 于相关人员掌控时程变化。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 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的流程图。图2A 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操作流程的时程范例。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依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的实施例。此领域具有通 常知识者可以电脑程序的形式实现下述诸实施例,并利用电脑可读取存储介质存储 此一电脑程序,以利电脑执行之,让时程的控管以电子自动化的方式完成。其中, 操作流程例如为印刷电路板开发流程或是电子产品开发流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的流程图。以下就本实施 例的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所进行的步骤作介绍。请参考图1,首先进行步骤 SllO,设定操作流程所需部门。例如以开发印刷电路板为例,其所需开发所需的部 门包括机构部门、电子都门、布线部门等。因此使用者可以于步骤SllO中将操作 流程所需部门一一输入电脑中。再来进行步骤S120,设定各部门所需标准操作时间。标准操作时间可以依据 各部门在操作流程中的工作量作设定。使用者可以于步骤S120中将每一个参与操 作流程部门各自标准操作时间一一输入电脑中。于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110 与S120可以预先完成。例如,预先设定一数据库,此数据库记录着针对某一特定 操作流程所需的部门别,以及每一个部门参与此操作流程所需的标准操作时间。每 次执行本实施例的时程控管程序时,时程控管程序可以读取数据库的记录,因此可 以改善重复输入数据的不便。接着进行步骤S130,电脑计算各部门所需标准操作时间与底限日,以自动决 定各部门的完成日。步骤S130包括S132与S134两个子步骤。步骤S132用以设定 底限日。底限日可设定为交货日、产品预计上市日期等不希望延宕的时间。使用者 可以于步骤S132中将开发产品的底限日输入电脑中。在步骤S134中,电脑计算操作流程顺序、标准操作时间及底限日来自动决定 各部门的完成日。详细地说,电脑为依照流程中所需部门的操作顺序(所需部门与 操作顺序由步骤S110提供),从开始开发的日期为基准,依序累加标准操作时间, 将各部门的完成日一一计算出来,并确认最后接手的部门的完成日不会超过底限 曰。在上述步骤完成后,进行步骤S140。步骤S140判断是否有部门进行更改操作。 如果没有则重复进行步骤S140。如果有部门更改操作时,则会进行步骤S150。步骤S150设定更改操作部门所需延伸时间,由于有些更改操作无法在该部门的标准 操作时间内完成,因此需要延伸时间来进行操作的更改。电脑在执行步骤S140时, 可以依据各部门所输入的更改操作通知来判断是否有部门进行更改操作。于其 他实施例中,电脑可以依据所开发产品设计文件的修改日期来自动判断是否有部门 进行更改操作,并且由该产品设计文件中所记录修改者信息获知哪一个部门在进行 更改操作。接着,在步骤S160中,依据延伸时间调整各部门的完成日。由于各部门的开 发需依一定的顺序,因此当有一部门需要延伸时间进行更改操作时,相关的其他部 门需要等待此部门更改操作的完成,才能接着进行开发工作。所以,这些相关部门 的完成日都要跟着调整才能符合整个操作流程。电脑在执行步骤S160时,可以从 各部门于步骤S140所输入的更改操作通知撷取出此进行更改操作部门所需的 延伸时间。于其他实施例中,此进行更改操作部门所需的延伸时间可以于步骤S110 或S120预先设定完成。例如,预先设定一数据库,此数据库除了记录着针对某一 特定操作流程所需的部门别,以及每一个部门参与此操作流程所需的标准操作时间 之外,还记录每一个部门进行更改操作所需的延伸时间。每次执行本实施例的时程 控管程序时,时程控管程序可以读取数据库的记录而获知进行更改操作部门所需的 延伸时间。图2A 2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说明操作流程的时程范例。请同时参考图1与 图2A,首先设定操作流程所需部门包括部门A、部门B与部门C (步骤SllO)。再 来则依据各部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包括:设定该操作流程所需的多个部门;设定每一该些部门参与该操作流程相对应的一标准操作时间;设定每一该些部门进行一更改操作所需的一延伸时间;依据每一该些部门所需的该标准操作时间与一底限日,决定每一该些部门的完成日;判断该些部门有无进行更改操作;若该些部门其中之一有进行更改操作,则依据进行该更改操作的该些部门其中之一所需的该延伸时间重新调整每一该些部门的完成日;以及依据重新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发出一通知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包括设定该操作流程所需的多个部门;设定每一该些部门参与该操作流程相对应的一标准操作时间;设定每一该些部门进行一更改操作所需的一延伸时间;依据每一该些部门所需的该标准操作时间与一底限日,决定每一该些部门的完成日;判断该些部门有无进行更改操作;若该些部门其中之一有进行更改操作,则依据进行该更改操作的该些部门其中之一所需的该延伸时间重新调整每一该些部门的完成日;以及依据重新决定各部门的完成日,发出一通知信息。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流程的时程控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决定各部门 的完成日的步骤包括设定该底限日;以及依据该些部门于该操作流程的顺序、每一该些部门相对应的该标准操作时间 与该底限日,决定每一该些部门的完成曰。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操作流程之时程控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发出通知信 息的步骤包括判断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协淳叶家明何政勋黄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