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874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它包括有:一壳体,具有一灌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腔室内具有一蒸发部,蒸发部具有多个导流体,该导流体间隔排列,导流体之间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一板体,对应盖合壳体,并封闭腔室;一管体,具有一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壳体,并该第二流道连通蒸发部;至少一散热组件,串通于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散热组件共同构成冷凝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增加环路式热管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的压力驱动;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使用烧结毛细的制程,可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尤指一种不需任何毛细结构即可增加环路式热虹吸结构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的压力梯度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子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制程技术的进步,并且在市场需求的趋势下,电子设备逐渐走向轻薄短小的形态,但在外形尺寸逐渐缩小的过程中,功能及运算能力却是有增无减。例如在家用或商用计算机及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在实际运作时,其内部便有多项电子零件产生热量,其中又以执行运算的电子晶体或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最大,此时散热片配合风扇所组成的散热器提供散热功能即扮演保护电子组件的重要角色,使电子组件能维持在正常工作温度以发挥应有的功能。而水冷技术其仅开始被广泛的运用在个人计算机上,但未被用及其他诸如通讯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虽然水冷技术看似省去体积庞大的散热片,但其实是将系统内热源的热块集中到工作流体中,然后在通过热交换器统一与空气做热交换的动作,因为管路长度可自行变更,所以热交换器的位置也较为弹性,也让热交换器(散热鳍片)的设计不会受到空间上的限制;但是水冷系统需要一个泵来推动工作流体的流动,而且还需要一个储水箱,所以整个系统仍有泵可靠度问题、管路泄露问题等,但因为个人计算机内的蒸发组件散热量不断增加,所以水冷式散热技术虽然不尽完美,仍然是目前市场上热管理与控制的最佳选择之一,不过,这是因为个人计算机的体积较庞大,而且外部也较无空间上的限制;但在通讯机箱及家用或工业用的热交换机/器上就不同了,上述该项装置目前皆朝向轻薄短小的特性发展,其整体空间有限根本就无法使用水冷的散热技术,所以目前仍然是使用热管或直接以小型的散热器来做转移,然后无法再使用散热鳍片来做热交换动作,有鉴于此,业界无不积极寻找热通量更高的散热技术,以应对接踵而来的庞大散热需求。另外,传统技术也可透过热管、均温板等散热组件做为热传递组件使用,而制造热管及均温板时是通过于其内壁成型一烧结体作为毛细结构使用,其主要制程是先将铜质颗粒或粉末填充于该内壁内,再将其金属(铜质)颗粒或粉末压密压实,最后送入烧结炉内施以烧结加工,令该铜质颗粒或粉末形成多孔性质的毛细结构,使之可通过该烧结体的毛细力,但却也因该烧结体,令热管及均温板的体积存在一定的厚度而无法有效薄型化。另外,蒸汽室(Vapor Chamber)是使用烧结的芯或网络或沟槽等结构,进而产生毛细力现象驱动热管或蒸汽室(Vapor Chanber)中的汽水循环,但该项结构的制造方式相当麻烦,增加制造成本,故甚为不当。此外也可运用传统环路式热虹吸装置作为热传组件使用,虽然该传统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可达到热传效果,但由于主要应用毛细及重力驱动汽、液循环,因为易受到重力驱动的限制,除此之外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整体热阻较高外,环路式热虹吸装置的侧倾角度限制也较高,设计应用时限制增加。因此,目前市场上所有的个人计算机和通讯模块都使用热管散热器解决方案,但-->是散热管有载热量限制,必须使用多根进而造成成本较高的缺点,且同时该散热热阻也不一定可以达到CPU散热热阻要求。再者,选择适当的散热芯相当重要,该散热芯必须要能够保持冷凝液的流速及保持足够的毛细压力以克服重力的影响。综上所述,传统技术的热管或蒸汽室存在如下缺点:(1)加工不便;(2)无法实现薄型化;(3)成本较高;(4)耗费工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结构,它可以增加环路式热管的汽液循环,降低热阻的压力驱动;另外,它无需使用烧结毛细的制程,可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具有一灌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腔室内具有一蒸发部,蒸发部具有多个导流体,该导流体间隔排列,导流体间隔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一板体,对应盖合壳体,并封闭腔室;一管体,具有一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壳体,并该第二流道连通蒸发部;至少一散热组件,串通于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散热组件共同构成冷凝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散热组件为散热鳍片组或散热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工作流体为纯水、甲醇、丙酮、R-134A中的一种。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流体为一长条状肋条,该长条状肋条间隔排列,所述第一流道形成于长条肋条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流体纵向间隔排列。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的导流体为圆形、椭圆形、矩形、三角形、波浪形、十字形、或V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于导流体间设置第一流道,使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流道产生过热汽,建立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高压,于冷凝部前通过适当的减压设计,产生低压端,形成驱动汽水循环的压力,即不需要任何毛细结构即可驱动工作流体于壳体及管体中传递热量,并且大幅度提升热传递效率及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5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6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三;-->图7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四;图8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五;图9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六;图10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七;图11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八;图12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九;图13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图14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一;图15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二;图16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三;图17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四;图18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五;图19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六;图20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七;图21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八;图22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十九;图23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图24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一;图25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二;图26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三;图27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四;图28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五;图29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六;图30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七;图31为蒸发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十八。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体现本技术原理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的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包括有:一壳体10,具有一灌有工作流体的腔室11,腔室内具有一蒸发部,蒸发部具有多个纵向间隔排列、呈长条状肋条的导流体12,导流体12之间形成至少多个第一流道13,第一流道13的前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供汽泡逸出的自由区域14;一板体20,对应盖合壳体10,并封闭腔室11;一管体30,具有一第二流道31,管体30两端连接壳体10,并且该第二流道31连通蒸发部;一散热组件(可为散热鳍片组或散热器)40,串通于管体30外部,管体30及散热组件40共同构成冷凝部。本技术于导流体12间设置第一流道13,使与热源接触的第一流道13产生过-->热汽,建立驱动汽水循环所需的高压,于冷凝部前通过适当的减压设计,产生低压端,形成驱动汽水循环的压力,即不需要任何毛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具有一灌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腔室内具有一蒸发部,蒸发部具有多个导流体,该导流体间隔排列,导流体间隔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一板体,对应盖合壳体,并封闭腔室;一管体,具有一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壳体,并该第二流道连通蒸发部;至少一散热组件,串通于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散热组件共同构成冷凝部。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具有一灌有工作流体的腔室,腔室内具有一蒸发部,蒸发部具有多个导流体,该导流体间隔排列,导流体间隔形成至少一第一流道,该第一流道至少一端为自由端并连接一自由区域;一板体,对应盖合壳体,并封闭腔室;一管体,具有一第二流道,所述管体两端连接壳体,并该第二流道连通蒸发部;至少一散热组件,串通于管体外部,所述管体及散热组件共同构成冷凝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驱动环路式热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为散热鳍片组或散热器。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安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