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医针灸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艾灸滚筒。
技术介绍
艾灸既能用于治疗疾病,也可防病保健,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作用。传统艾灸分为四类:艾柱灸、艾条灸、温针灸、器械灸。艾柱灸、艾条灸和温针灸这三种灸法操作较为繁琐,耗时长。借助于各种灸疗器具施治的器械灸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易于推广普及。按摩灸是指用手或借助灸疗器械实施一些按摩手法操作的同时进行艾灸的一种灸法,是艾灸和按摩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法。如传统的太乙神针、雷火神针,以及近代出现的实按灸、压灸、运动按灸法等,名虽不同,但实际上都具有艾灸和按摩的特点。现存文献中最早见于明初朱权之《寿域神方-卷三》,其云:“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结腹内觉热,汗出即差。”此时的艾条灸用于按摩灸,即艾条隔纸按压于穴位,隔纸仍为减少患者痛楚。艾条灸出现后,医家在制作艾条时于艾绒中加入相应药物,加工成药物艾条。嘉庆十八年(公元1539年)在《神农皇帝真传针灸图》一书中,首次提到了掺入药物的艾条灸,名为火雷针,后又命名为“雷火针”,“雷火神针”。古人称“雷火神针”为针,实则为灸,因其操作时类似针 ...
【技术保护点】
1.艾灸滚筒,主要包括有单筒把手(1)、滚筒灸孔(4)、凸起(5)、穿艾针(6)几部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表面设置有滚筒灸孔(4)、凸起(5);所述的滚筒内部设置有艾条针架(7)、磁片(9),用来固定穿艾针(6);所述的单筒把手(1)设置为圆柱形,把手横轴位于滚筒两侧的中心用来滚动滚筒。
【技术特征摘要】
1.艾灸滚筒,主要包括有单筒把手(1)、滚筒灸孔(4)、凸起(5)、穿艾针(6)几部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筒表面设置有滚筒灸孔(4)、凸起(5);所述的滚筒内部设置有艾条针架(7)、磁片(9),用来固定穿艾针(6);所述的单筒把手(1)设置为圆柱形,把手横轴位于滚筒两侧的中心用来滚动滚筒。2.艾灸滚筒,主要包括有单筒把手(1)、滚筒灸孔(4)、凸起(5)、穿艾针(6)几部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艾管(12)的一端固定在滚筒一端的滚筒侧壁(3)上;所述的燃艾管(12)另一端设置有燃艾管封堵盖(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