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6437742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雨量测量技术领域,公开了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由计数记录单元(1)、印刷线路板(2)、干簧管(3)和外壳(4)组成,计数记录单元(1)与干簧管(3)直接焊接在同一块印刷线路板(2)上,干簧管(3)触点中心位置与外壳(4)外壁的距离小于3mm。按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技术方案,减短数据连接线90%以上,大大降低了数据连接线带来的隐患,方便安装运输。无外接的连接线,使传统方式遭雷电影响而损坏的可能性消失。零电抗保护了干簧管,延长了其寿命。无有形雨量输入接口,设备更加牢固、可靠,便于设备微型化,简化设备加工工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方式,方便维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雨量测量
,尤其涉及翻斗式雨量测量。
技术介绍
目前,翻斗式雨量测量装置都采用单个干簧管或干簧管组件通过数据连接线联接至终端。有些雨量观测站点因为地理位置的影响,雨量测量装置和终端距离较远,需要拉很长的数据线,产生许多不稳定因素:数据线过长容易遭受雷击或雷电感应,特别是在空旷的野外,可能导致接口损坏;数据线越长,等效电感越大,较大的感应电抗会导致干簧管触点因打火而加速老化。外接的引线是雨量测量装置的薄弱环节,实际使用中,常常是老鼠等动物啮咬的目标。老化的外皮可能导致绝缘下降,与外界短路,导致错误信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雨量测量装置中引线使用中的不稳定因素,提供了一种免引线的雨量测量装置,可以极大的减少雨量测量装置使用过程中数据线过长测试不准确,线路老化引发危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由计数记录单元、印刷线路板、干簧管和外壳组成,计数记录单元与干簧管直接焊接在同一块印刷线路板上,可以免去计数记录单元与干簧管之间的引线。作为优选,所述干簧管触点中心位置与外壳外壁的距离小于3mm,以此避免外壳影响干簧管的工作。作为优选,还包括翻斗,翻斗上设置有磁铁。按照本技术的实施技术方案,减短数据连接线90%以上,大大降低了数据连接线带来的隐患,方便安装运输。无外接的连接线,使传统方式遭雷电影响而损坏的可能性消失。零电抗保护了干簧管,延长了其寿命。无有形雨量输入接口,设备更加牢固、可靠,便于设备微型化,简化设备加工工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方式,方便维护。 附图说明图1 为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实施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图2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由计数记录单元1、印刷线路板2、干簧-->管3和外壳4组成,计数记录单元1与干簧管3直接焊接在同一块印刷线路板2上。干簧管3触点中心位置与外壳4外壁的距离小于3mm。下雨时,雨水落入翻斗6里,当雨水量累计到0.5mm时,翻斗6翻动一下,同时带动翻斗6上的磁铁5翻动,干簧管3内的两个簧片被磁化而互相吸引接触,使两个引脚所接的电路连通。计数记录单元1记录1个0.5 mm的雨量。当外磁力消失后,两个簧片由于本身的弹性而分开,线路断开。按照本实施例,减短数据连接线90%以上,大大降低了数据连接线带来的隐患,方便安装运输。无外接的连接线,使传统方式遭雷电影响而损坏的可能性消失。零电抗保护了干簧管,延长了其寿命。无有形雨量输入接口,设备更加牢固、可靠,便于设备微型化,简化设备加工工艺,提高成品率。降低生产成本,简化了安装方式,方便维护。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专利的涵盖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由计数记录单元(1)、印刷线路板(2)、干簧管(3)和外壳(4)组成,其特征在于:计数记录单元(1)与干簧管直接焊接在同一块印刷线路板(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免引线雨量测量装置,由计数记录单元(1)、印刷线路板(2)、干簧管(3)和外壳(4)组成,其特征在于:计数记录单元(1)与干簧管直接焊接在同一块印刷线路板(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青刘林海许伟强周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文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