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35888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本低的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器、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送单元,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光耦,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引脚电连接,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第一光耦第三引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后再分别与RS485收发器的发送使能控制端和接收使能控制端电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第一光耦第四引脚与485通讯电路工作电源电连接,RS485收发器的发送输入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能表
,具体讲是一种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有一种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器、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 送单元,所述RS485收发器的接收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 元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 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光耦和三极管,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 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 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 光耦第四引脚分别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一端和RS485收发器的发送输入端电连 接,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电连接后再分别与RS485收发器的发送使能控 制端和接收使能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电阻的另一端电连接后再与 485通讯电路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三极管 的发射极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上述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为便于理解上述技术方 案,所述第一电阻记为R29,所述第二电阻记为R30,所述第三电阻记为R31,所述第四电阻 记为R32,所述第一光耦记为E2,所述RS485收发器的接收输出端、接收使能控制端、发送使 能控制端和发送输入端分别记为RXD、RE、DE和TXD,所述微处理器工作电源和485通讯电 路工作电源分别记为VCC和V485,所述485通讯电路的地端记为485GND,所述微处理器的 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记为485RXD和485TXD。所述第一光耦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 间电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间电连接光敏三级管,即所述第 一光耦为常用的四脚封装的三极管接收型光耦。由于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内元器件较多,结 构较复杂,所以所述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 器、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RS485收发器的接收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输入 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单元 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光耦,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接,所 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 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后再分别与RS485收发 器的发送使能控制端和接收使能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 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四引脚与485通讯电路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RS485收发器的 发送输入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因为本技术在实现与现有技术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其信号发送单元内元器件较少,结构较简单,所以本实 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的优点。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光耦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间电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 耦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间电连接光敏三级管,即所述第一光耦为四脚封装的三极管接收型 光耦,该类型光耦为市售常用,性价比高,更有利于本技术的实施和性能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中所示,1、RS485收发器,2、信号接收单元,3、信号发送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器1、信号接收单元2和信 号发送单元3,所述RS485收发器1的接收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2输入端电连接,所述 信号接收单元2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单元3包括第一电 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光耦,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 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 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后再分别与RS485收发器1的发送 使能控制端和接收使能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 接,所述第一光耦第四引脚与485通讯电路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RS485收发器1的发送输 入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如图2所示,为便于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阻记为R29,所述第二电阻记 为R26,所述第一光耦记为E2,所述RS485收发器1的接收输出端、接收使能控制端、发送使 能控制端和发送输入端分别记为RXD、RE、DE和TXD,所述微处理器工作电源和485通讯电 路工作电源分别记为VCC和V485,所述485通讯电路的地端记为485GND,所述微处理器的 信号接收端和信号输出端分别记为485RXD和485TXD。所述第一光耦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间电连接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 和第四引脚间电连接光敏三级管,即所述第一光耦为四脚封装的三极管接收型光耦。所述RS485收发器1的型号为UM3085EESA。所述信号接收单元2同现有技术,其内设有与第一光耦相同类型的第二光耦,不 加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器、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送单元,所述RS485收发器的接收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光耦,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耦第三引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后再分别与RS485收发器的发送使能控制端和接收使能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四引脚与485通讯电路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RS485收发器的发送输入端与485通讯电路的地端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能表的485通讯电路,它包括RS485收发器、信号接收单元和信号发送单元, 所述RS485收发器的接收输出端与信号接收单元输入端电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单元输出端 与微处理器的信号接收端电连接,所述信号发送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一光耦,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微处理器工作电源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光耦第一 引脚电连接,所述第一光耦第二引脚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光耦第三引脚与第二电阻的一端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永峰刘其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三星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