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424767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的本体及组装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金属壳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自其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的狭缝及位于所述狭缝后方的第一螺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自其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狭缝相配合的卡扣部及位于所述卡扣部后方的且贯穿所述金属壳体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有关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改良了金属壳体与金属本 体之间固定配合关系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公开第CN101552401A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所述线缆 连接器组件包括一由基体和盖体相互组装形成的本体、安装于所述本体内的印刷电路板 及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线缆,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遮蔽于所述本体外 围的金属壳体,在本技术中所述金属壳体通过其上设置的四个通孔及外加的四个与 之相配合的螺钉的相互配合进而将所述金属壳体组装到所述本体上。然而,螺钉固定的 方式需考虑本体内元件的让位,多螺钉的结构会增加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难度。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来克服上述技术上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可将所述金属壳体稳固的 卡扣于所述本体上。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 包括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的本体及组装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金 属壳体,所述本体上设有自其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的狭缝及位于所述狭缝后方的第 一螺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自其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狭缝相配合的卡扣部及 位于所述卡扣部后方的且贯穿所述金属壳体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通 过在所述本体的前端上壁的两侧分别设有一狭缝,以及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设置的贯 穿所述金属壳体上下表面的卡扣部,通过所述狭缝与卡扣部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而将所述 金属壳体与本体相互卡扣配合于一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图4是图3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部分立体组装图。图5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图6是图5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去除金属壳体后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设有对接接口的本体1、安装于本体1内的印刷电路板2、与印刷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7、组装至本体1的锁扣装 置3及组装于本体1并部分遮蔽锁扣机构3的金属壳体4。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体1是用金属材料铸造制成的,本体1包括基体11、 与基体11啮合的盖体12及在基体11和盖体12之间形成的收容空间15。该基体11包括第一基部Ila和自第一基部Ila向前延伸的第一对接部11b,第一 基部Ila包括第一主体部110、第一侧壁117及第一后壁113,所述第一后壁113自第一 主体部110的后面向上延伸。第一侧壁113上设有一个半圆形的第一缺口 1130,自所述 第一缺口 1130的前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缺口 1130平行的第二缺口 1131。自所述第一 主体部110上紧邻着第一侧壁117的部位分别形成有一定位孔1170,所述定位孔1170位 于第一主体部110的后端靠近第二缺口 1131的部位。第一对接部lib包括第一面板118,第一面板118设有位于其相对两侧的一对侧 缘114,自所述侧缘114向前延伸分别形成有一凸部116,所述第一面板118包括延伸超 出凸部116前端的末端1180。盖体12包括第二基部12a和自第二基部12a向前延伸的第二对接部12b。第二 基部12a包括第二主体部120、一对第二侧壁122及第二后壁123,第二后壁123上设有 一个半圆形的第三缺口 1230,自所述第三缺口 1230的前方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三缺口 1230 平行的第四缺口 1231。第二主体部120的上表面设有一位于其中间部分的第一通道1202和一个位于其 前部且和第一通道1202相通的第二通道1204,所述第二通道1204较第一通道1202低。 一对第一槽1205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120的上表面的中间部分且和第一通道1202相通。 一对第二槽1206位于第一槽1205前方且同样和第一通道1202相通,一对狭缝1207嵌于 所述第二主体部120的上表面的前部且和第二通道1204相通,自所述第一通道1202的两 侧分别形成有一紧邻着第二侧壁122延伸的且贯穿所述第二主体部120上下表面的第一 螺孔1203。自所述狭缝1207与第二通道1204之间设有一对间隔排列的圆弧形的支撑件 1209,自所述第二通道1204的前端设有一对突出部1211的横条1210。另外,第二主体 部120下表面突设有若干向下延伸但高度不同的台阶121。所述第二主体部120上设有自其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的且位于所述第一螺 孔1203前方的一个狭缝1212,自所述第二主体部120的侧壁上位于所述狭缝1212后方的 位置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与所述狭缝1212相贯通的缺口 1208,所述缺口 1208设置于所 述第二槽1206与狭缝1207相连接的部位的两侧。第二对接部12b包括设有一第二面板124和一对自第二面板124相对两侧向下延 伸形成的呈“L”形状的侧壁125,侧壁125包括前段较宽的部分1250和后端较窄的部 分1251,自所述第二面板124的中间部位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且与所述较窄的部分 1251长度大致相同的凸条1240,自所述较宽部分1250的两侧壁上位于所述凸条1240前 末端的位置分别形成有一定位柱1253,自所述前端较宽部分1250的外表面的后端分别形 成有一用来收容凸部116的缺口部1252。印刷电路板2共包括有两个且分别定义为位于上方的第一印刷电路板20和位于 下方的第二印刷电路板21,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0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的上、下表面 的前端都设有金手指22,两个穿孔23对称排列在印刷电路板2上,自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0和第二印刷电路板21上位于所述前端金手指22的后方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一弧形 缺口 200、210,所述弧形缺口 200、210分别自所述第一印刷电路板20和第二印刷电路板 21的侧表面向内延伸而成。一个可选择的锁扣装置3组装于线缆连接器组件100的本体1上,锁扣装置3包 括一个锁扣件31及一个驱动所述锁扣件31的驱动件32。驱动件32包括一个收容于第一通道1202的主体部321、一对自主体部321的两 侧表面分别向外延伸的且收容于第一槽1205中的终止部323、一对排布于所述终止部323 前方的且设置于所述第二槽1206中的爪形弹性构件322及一个形成于驱动件3232前端的 且收容于所述第二通道1204中的扣合部324。锁扣件31包括一个布置于本体1的第二对接部12b上的锁扣部311、一个连接 于第二基部12a上的啮合部313、一个干涉的收容于第二基部12a的狭缝1207中的耳部 3131、一个呈“N”形的且设置于所述第二基部12a上的连接部312。锁扣部311的后 端设有一对与连接部312相邻的矩形孔3110,连接部312与啮合部313的中间部分相连并 自啮合部313的下边缘先向下再倾斜向上延伸。金属壳体4包括上壁40,自上壁40的侧边向下延伸形成的一对横向壁41及自上 壁40的后端向下延伸而成的后壁42,自上壁40的前端向前延伸形成了一弹性部44,自 所述金属壳体4的上壁40的后端向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的本体及组装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自其两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的狭缝及位于所述狭缝后方的第一螺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自其侧壁分别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狭缝相配合的卡扣部及位于所述卡扣部后方的且贯穿所述金属壳体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对接部的本体 及组装于所述本体上表面上的金属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有自其两侧壁分别 向内延伸形成的狭缝及位于所述狭缝后方的第一螺孔,所述金属壳体上设有自其侧壁分 别向内延伸形成与所述狭缝相配合的卡扣部及位于所述卡扣部后方的且贯穿所述金属壳 体上下表面的第二螺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本体的侧壁上位于所 述狭缝后方的位置分别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与所述狭缝相贯通的以将所述卡扣部组装于其 中后驱动入所述狭缝中的缺口。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狭缝形成于所述本体的 基部的前端且个数为两个,所述卡扣部形成于所述金属壳体的前端且个数与所述狭缝个 数相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孔自所述本体的 基部上靠近所述基部两侧壁的位置形成且贯穿于所述基部上壁的上下表面。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孔自所述金属壳 体上靠近所述金属壳体的侧壁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荣发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